标题 |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美声艺术的定位及艺术特征 |
范文 | 摘 要:众所周知,在新媒体力量的强大冲击下,我国的传统艺术传播媒体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瓶颈期,其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唯一的选择便是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将新媒体融合其中。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美声艺术的定位和艺术特征所随着时代形式变化而发生了一些改变。本文将就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美声艺术的定位及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字:新媒体 中国 美声艺术 定位 艺术特征 美声艺术作为一种更具唯美自然魅力的艺术形式,其从最开始传入中国到今天,其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但是且却在短短数十年当中,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成为了社会大众最喜爱和青睐的一种艺术形势,其受关注度非常之高。美声艺术在我国之所以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其不仅仅在于自身的独特魅力,也和我国新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新媒体时代让美声艺术又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与发展前景。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美声艺术的定位分析 1.1 从发展走向定位 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化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传播方式,其成功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商业化变革。新媒体成功打破了美声艺术在物理上的空间概念,只要满足基本的设备条件,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享受到美声艺术的无限魅力。 受到新媒体力量的影响,云音乐的新媒体商业模式已经应运而生,特别是近几年中各种各样的音乐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这些软件几乎成为了所有现代人手机上的必备软件,只要想听音乐,随时都可以打开软件,享受音乐的美好。但是,在這些音乐软件当中,社会大众能够下载或者搜索到的美声艺术资源却是非常有限的。 1.2 从审美特征定位 何为审美,其指的是人们对事物或者艺术之美的一种领悟与欣赏,在新媒体时代,艺术审美似乎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代人能够从在远超出传统美感的范畴之内欣赏到一切关于美好的新事物。近些年,在我国各个电视台或者各类网络媒体当中都出现了非常多音乐综艺类节目,但是,关于美声艺术的传播空间不仅仅没有得到有效拓展,相反却一再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在我国美声艺术的发展速度是要明显滞后于流行音乐的,而且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就在于美声艺术并不符合当今社会大众的普遍审美倾向,美声艺术并不属于大众所关注的焦点。现代人对流行音乐表现出一种独有的偏爱,新媒体时代下音乐多媒体的流行性与交互性的体现导致美声艺术欣赏越来越小众化,也加剧了大众对美声艺术审美需求的断层,即只有少数懂得欣赏经典音乐的人对美声艺术保有持久的热情和关注度,另外为数不多的人则对美声艺术稍有兴趣小有关注,但对绝大部分国民来说,与美声艺术的审美需求仍长期处于为“零”的状态。 1.3 从民族化来定位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一种共通的语言,其是没有国界限制的。比如,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就成功表达出了不同民族风格声乐艺术作品的可行性与完美性。而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要想真正地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就必须要掌握美声唱法,这会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途径。 2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美声艺术特征分析 2.1 美民结合,字韵和谐 何为美民结合,从理论层面来解释,其具体指的是将美声科学的发生体系与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语言、生活以及审美习惯有效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学派。在当前美声艺术特征中所体现出来的美民结合,其主要包含两个关键性内容: 2.2 对高位置判断的认同 在美声科学唱法当中,其强调的是贴着后咽壁吸着唱,其是从气柱的反射方向来获得最高的位置,但是,民族唱法与其是有着显著区别的,是要求的是挂好面罩向下唱,其讲究的是先位置后气息。所以,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有着自己的特色的,要想将二者有效融合在一起,只能是求同存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歌曲的需求,怎么样利于发挥,就选用哪一种唱法。注重美民结合、加速美声的中国化,是发展中国美声的根本需要。 2.3 结合美声特点,中和民族唱法 要充分利用起民族唱法中的十三辙理论,解决关于个别汉字的打开困难的问题。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在歌唱中是很难做好全面打开的。如“言前辙”中的“关、年、线、天、全”等字,如果方法不正确,那么,咬字吐字就会显得特别别扭。只有确保咬字的准确性,才能够在演唱时真正像美声唱法那样充分打开,进而展现出良好的声音效果。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因此,演唱时必须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要根据演唱的具体需求,选用最合适的演唱方法。 2.4 技术理论特征 现阶段,美声唱法因为受到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在无形中影响和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他们会更加偏向于动感音乐,而对于那些比较简单快捷并且具有古典优美韵味的美声艺术却没有什么兴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迎合大众的需求,美声艺术只能从自身做起,适当转变形式,让其更加贴近大众的真实生活,适当降低延长的难度,缩减音乐跨度,创新和优化美声唱法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以便更好地满足大众对美声艺术的认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泱泱大国,这样的一个大国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比拟的。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一个大国要想全面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形势,就必须要为之付出更多的东西。美声艺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势,要想让它和流行唱法或者民族唱法一样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青睐,就必须要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从技术和应用层面共同着手,实现双管齐下,只有这样,美声唱法在中国才会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静寅.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探索与创新——评《中国声乐探索与创新:金铁霖从教50周年论文集》[J].《江西社会科学》,2017 (6) [2]任娟.浅析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J].《读天下》,2017(4) [3]王维平.龙言凤语,乐以道和——评安小梅《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J].《北方音乐》,2017,37(12):78-78 [4]魏雅文 .以《春思曲》为例结合自身声乐演唱浅析"中西合璧"的中国艺术歌曲[J].《发现:教育版》,2017(9) [5]王钧.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评《民族声乐教学新论》[J].《大学教育科学》,2017(4) 作者简介 姜娜(1985-),女,满族,吉林省,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职称:助讲,本科,硕士,研究方向:高等院校声乐、学前声乐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