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辅导员角色失调与应对策略研究 |
范文 |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队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准确定位和实现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1]但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在角色定位中存在着问题,探讨辅导员角色失调的深层原因,帮助辅导员明确自身定位,充分发挥其教育骨干作用,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定位;角色失调 社会学认为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反映社会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2] 辅导员制度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挫折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高校辅导员工作根据辅导员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角色定位而发生变化,辅导员角色失调也时有发生。 2005年,我国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曾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3]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事多元的,往往面临着“一岗多责”的使命,同时肩负教师、管理人员等多重角色,既要从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开展学生管理。据统计对辅导员角色定位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辅导员角色定位及角色困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角色不清、职责不明确、地位不高、角色冲突,角色压力、管理多重、职业倦怠、工作应付、队伍不稳定等。[4] 1 高校辅导员角色失调表现 辅导员往往面临着“一岗双责”的使命,无法满足多重角色需要造成他们的工作很难开展。他们容易在危急关头陷入困境,不知所措,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种种角色失调的现象。 1.1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中,角色之问或角色内部产生矛盾、抵触甚至对立,阻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5]辅导员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其职业性质要求他们需根据不同形式进行角色转换,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客观条件局限,辅导员的角色冲突现象随处可见。辅导员一方面作为教育者,他们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管理者,则要求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还有相关规定,辅导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扮演朋友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求辅导员要有教师形象要维护学校规章制度,树立权威角色。高校辅导员的多重身份让他们角色冲突,辅导员陷入角色矛盾、工作身心失调。 1.2 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公众或本人不清楚某角色的行为标准,不知道这一角色应做什么、不做什么和怎么做。[6] 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角色交叉的,工作职责边界不清晰,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分内的工作,还普遍兼任院系的其他行政工作。很多辅导员感觉自己主要扮演的是“管理员”、“办事员”、“保姆”等多重不清的角色,外力强加到辅导员身上的职责只会令其不堪重负,如履薄冰,从而消耗辅导员不必要的工作能量。 1.3 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在在角色变迁中,一个人原先的某一社会身分消失了,或被新的角色所取代而体验到的压力,即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7] 高校辅导员在由于扮演的角色多,本来是扮演着管理干部的角色,却被后面的教师角色所覆盖了,本来扮演着教师的权威形象,又要求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多重角色冲突造成了辅导员角色部分或者全部短暂或永久消失。高校辅导员在对每个角色都有涉及,但是很难抓住重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在中途失败告终,造成角色中断。 1.4 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又稱“角色崩溃”,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以至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未退出角色,但是表演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8]在许多高校,辅导员是目前高校承担事务最多、工作负担最重、心理压力最大的群体。辅导员身兼教育、管理和服务三重任务于一身,“五加二”“白加黑”成为许多辅导员的工作常态。[9]高校辅导员在角色扮演中因为各个角色的冲突,遭到角色失败,无法继续进行,停止角色继续前进。因此有部分对辅导员退出了辅导员岗位转为专任教师或者实验室老师等。 2 高校辅员角色失调的应对策略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给涉世不深、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混乱和困扰,意识形态环境的复杂性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2.1 不断充实自己,做好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者角色 辅导员要在工作中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扮演好政治思想领航者。辅导员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做到言行一致,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引领学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通过理论和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 端正对辅导员岗位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知心朋友,是学生的成长成才人生导师。梁启超说过,“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高校辅导员要着力扮演好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平台搭建者的角色,在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发挥及时、迅速的辅助作用。辅导员要强化服务意识,通过解读规章制度、营造学习氛围、开展系列活动、搭建锻炼平台等方式,在事务工作管理中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保障大学生成长成才。 2.3 全面提升自己,实现自我角色的升华 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而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0]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需求理论认为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在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再往上一个层次推进自己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自我实现需要,辅导员应该全面提升自己,实现自我角色升华。 2.4 发挥个人榜样作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了,辅导员可以用自身高尚的品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作风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在辅导员要明确新形式下自己职责,兢兢业业守好一段渠,扎扎实实种好责任田,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树立起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作为与青年学生接触最紧密的高校辅导员,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要不断深入学习、理解、贯彻文件精神,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不断从自身的品德、学识、能力方面提高自己,紧跟时代步伐,保持终身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同时要探求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学生辅导工作,担起时代责任。 参考文献 [1]汪华丽.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失调与自我调适[J].科教文汇,2015(03). [2][5] [6] [7]刘金初,陈成文. 新编社会学教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 [4]古翠英.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现状研究[J]. 读与写杂志, 2017(09). [8]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N].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03-25. [9]朱平,陈勇.《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2016.08. [10]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1. 作者简介 罗文(1992—),女,汉族,四川蓬安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