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清洁能源的发展及建议
范文 刘翠侠
摘 要:本文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清洁能源对于保护环境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入手,首先描述了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生产方式,分析了清洁能源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农村地区发展清洁能源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合理利用能源,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村;清洁能源;发展模式;
清洁能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种能源分类,而是指利用清洁技术通过清洁生产的方式,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产生较小污染甚至不产生污染的一类能源或能源技术。由于我国发展清洁能源起步较晚,清洁生产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清洁能源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落后的用能方式,不仅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对生活环境产生污染,而且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直接的危害。因此,在中国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显得愈发重要。
1 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现实意义
农村地区能源短缺和消费结构畸形发展,导致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村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环境质量下降与经济社会发展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农村地区人们缺乏环保意识,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导致农药、化肥的不正确使用和垃圾等随意堆放,使得大气、地下水、土壤等受到了严重污染,加之砍伐、植被破坏等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污染向乡村转移也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乡镇企业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也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点;除此之外,农村地区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落后的发展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用能污染也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建设以和谐发展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能顺利进行。
2 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2.1 与清洁能源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
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我国清洁能源相关的配套法律规范还不完善。目前清洁能源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政策、部门发展规划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环境气候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等来调整。与清洁能源相关的政策、规定大多散见于可再生能源或者新能源有关的政策规范中。
2.2 农村清洁能源发展情况
近年来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有较大改变,使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农户越来越多,辅助能源以电为主。但对于中部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仍以薪柴、秸秆等为主要生活用能源。我国农村地区地域性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在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 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主要模式
能源的生产消费过程主要包括能量的生产、供应、消费和废弃物处理四个环节。不同的能源发展模式对这四个环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归纳,我国农村地区的清洁能源发展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分散式、集中式和循环式。
3.1 分散模式:自给自足
分散式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农村地区普遍采用的传统的能源发展方式。相对城市而言,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人口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事业缺失,资源也相对贫乏。
分散式能源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农户单独安置产能设备,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秸秆气化炉、沼气池。产能设备重在维护,减缓设备老化,防止事故发生而造成二次污染。如何防治二次污染是清洁能源分散式发展模式中的难点。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已经开始进行村庄改社区,集中居住,居住条件由过去的平房搬迁楼房,造成传统的分散式发展模式受到挑战,分散式能源模式只能适合于过渡阶段。
3.2 集中模式:规模化生产
集中式发展模式是指产能中心与用户之间通过传输网络连接起来,能源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相分离。这种模式中生产与供应环节相对独立,其中生产环节通常采用现代化大工厂的组织方式实现能源的集中生产,获得能源生产的规模效益和管理优势。清洁能源用户不需要考虑能源的产生和维护。集中式能源发展模式,可以实现能源的生产、服务的规模经济。比如通过大型养殖场实现沼气集中供气模式,新农村社区的中心村可以运营大规模集中式秸秆气化站等。
农村清洁能源的集中化表现在对能源的现代大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利用上,即集中化、技术化和装备化。集中化就是将农村清洁能源集中到一起,集中处理、加工、转换、传输和使用;技术化就是农村清洁能源利用不再是顺手用材、靠天吃饭,而是借助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实现可清洁能源的有效转化和贮存;装备化就是农村清洁能源的转化、贮存、传输和使用往往需要一定装备和工具。农村清洁能源集中化、技术化和装备化需要新型农民和新型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3.3 循环模式:生态经济
当前在农村适宜采用循环式发展模式的清洁能源主要是沼气和秸秆气化,这两种清洁能源本质上都属于生物质能,可以采用循环式发展模式的重要原因在于原料本身的自然属性。生物质能的循环发展模式,涉及能源的生产、供应和消费全链条。该模式的能源生产端即可以采用分散式又可以采用集中式。与庭院经济相配套的户用沼气池的推广应用可以看做是分散模式与循环模式结合的典型,是目前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最成功的模式。
4 针对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建议
农村清洁能源的发展既要考虑到新农村的发展要求,又要照顾到清洁能源发展的自身规律。清洁能源发展的难题是如何保证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具体到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实际情况,是还需要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政策、标准和法规才具有可操作性,在此提出清洁能源政策建议如下:
1)清洁能源的集中化建设必须纳入规划。太阳能、微型风电、微水电、沼气和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的集中化建设必须纳入国家绿色能源的建设规划,并报请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避免无序建设和盲目发展。避免出现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破坏和能源利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2)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培训。在开发利用农村清潔能源上,要协调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农村群众对清洁能源建设缺乏认识、缺乏技能的现状,应该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将清洁能源利用的新产品、新成果信息深入到村、组、农户,让清洁用能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农民利用清洁能源的自觉性。
3)加强农村清洁能源服务体系的建设。我国农村清洁能源基础设施落后,不同地区发展模式并不一致,甚至同一地区存在多种模式共存的现象,不同能源种类所采用的发展模式也因地而异。我国农村清洁能源在科研、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社会化服务等方面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发展体系。
4)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基础建设。目前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都在进行以“集中居住”为主要形式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改造。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应该借机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展生态循环模式的清洁能源工程,实现清洁能源由自给自足的分散模式跨越到以生态循环为特征的循环模式,促进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
5 结语
农村清洁能源的发展由小规模分散式向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集中式发展模式以及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将是清洁能源可能的发展路径。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治理农村污染,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徐礼德,仝允桓.中国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分析及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7).
[2]白小元.中国清洁能源的战略研究及发展对策[J]. 数字化用户,2017,(2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