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数据新闻智能化生产的发展趋势研究
范文 侯颖
摘 要:分析《卫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的数据新闻作品,发现数据在新闻呈现方式和信息表达方面,具有较强的传播效果和认可度。尤其是再造了传统新闻生产的流程,让新闻工作者感叹数据在信息挖掘过程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大量的事实强有力的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也是智能信息处理的黄金时代,数据新闻将推动新闻行业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关键词:数据新闻;智能化生产;发展趋势
1 数据新闻的产生
1.1 数据新闻的生产
在这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自身数据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数据库。大数据时代可以为数据新闻的报道提供海量的数据,因此新闻报道者需要在这大量的资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报道数据。数据新闻的报道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使用数据,而是在数据库中提炼出自己需要的数据来进行新闻的报道,使新闻更具准确性、真实性。数据新闻的报道不同于以文字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它是以数字和图表为主,对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叙述,方便人们阅读的同时,也让人们能够从文章中找到更多的信息点。
1.2 数据新闻迎来的挑战
新闻工作者想要准确报道数据新闻显然要具备更强的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例如一届奥运会的举办,能够产生浩瀚的数据资源供新闻工作者报道,每一位奥运健儿的成绩、各个国家的成绩、一个国家的表现,都是一项项供新闻工作者提炼、整理、报道的数据,这也便成了一项浩大的工程。新闻工作者要想通过把这么多的数据整合发表出一篇详细的数据报道,显然需要拥有优秀的数据整理、数据对比、数据统计等能力,同时,还要有把这些枯燥的数字转化成生动形象的报道能力,这些无一不是对新闻工作者能力的考验。
2 智能化移动应用
伴随智能移动终端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普及,移动新闻客户端凭借其丰富的资讯资源、实时的信息推送和方便的社交互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2016年年底,猎豹移动大数据平台结合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以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欧洲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世界新闻APP市场,结果显示:用户新闻接收渠道日益多样化,用户的阅读时间日益碎片化,用户在移动端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是专门的新闻APP和社交媒体APP。新聞APP作为移动端首要的传播渠道,是新闻媒体重点争夺的领地,各国呈现出各自市场的特色。在新闻生产的智能化方面,“今日头条”的小明机器人、Google的人工智能编辑,都展现出对即时信息,比如体育赛事结果、上市公司财报信息的快速搜集并智能生成新闻内容的能力。在用户界面的智能化方面,类似大数据精准营销,新闻APP基于用户个人信息、工作习惯、生活习惯等全方位信息的分析,可以对用户进行画像,判断用户对新闻内容的偏好,构成用户专属的移动新闻APP界面。个性化新闻应用也可被视为“专属新闻”,这种新闻应用致力于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以算法的方式将新闻精准地推送至受众群体,实现传统大众传媒无法实现的“长尾”传播。互动性更强的新闻应用是将宏观抽象的政治、经济问题转换成与用户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让用户了解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改变与自身的关联程度,比如税收的调整会不会影响日用品的价格等。可以预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大数据服务,是数据新闻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3 数据新闻智能化生产的发展趋势
3.1 引入智能硬件,生产适配场景的信息产品
新硬件的流行率和更替率正W惊人的速度增长,传媒行业本身就是技术变革催生的产物。数据新闻应重视交互式图表的制作,让枯燥乏味的数字“动”起来、“舞”起来,带给读者更强的交互式体验,让其感知信息的同时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智能硬件为数据新闻变更内容生产创造了条件,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及航拍都可应用于数据新闻生产,例如新华网推出的《全视角体验上海迪±尼乐园》,作品W虚拟现实和交互图表两种方式呈现,读者可以点击游乐园地图中的不同主题园区,即跳出园区宏大视角的航拍视频,当视频播放结束后,出现图文并茂的玩乐攻略,设计人员匠屯、独运,作品制作精细,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新闻消费体验和情感共鸣,满足他们个性化的社交分享需求。新终端+新媒体“裂变”化学反应,催生出数据新闻生产的崭新领域一传感器新闻,当读者佩戴可穿戴设备时,数据处理中私实时收到来自他们的心率、运动数据,呼吸频次、心跳速率皆可成为新闻选题的内容。美国路易斯维尔电台WFPL曾发起传感器新闻众包项目,号召肯塔基州群众戴上腕带,贡献自己的健康数据,用于该州群众健康状况的调查报道。试想当记者想要调查一家化工厂对周边居民的危害程度时,仅需要居民佩戴一段时间的手环,即可获取准确的身体健康指数,详实的数据配合科学的分析,揭露污染对于人体机能的具体损害范围,更有力度和说服力。随着可穿戴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硬件可以精确探查人类内心、波动和情绪变化,为生产适配场景的信息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移动时代信息获取呈现碎片化,场景强调覆盖用户移动和碎片化消费,契合并导引新的阅读方式。
3.2 机器人入驻编辑室,释放记者创新活力
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往往需要面对采编人员和新媒体部门“各自为政”的处境,二者并行运营的结果,则加剧了内部媒介资源的争夺。而以数据为导向的现代编辑室工作,则要求团队能够跨背景融合,这反映了结构调整背后的思维转型,即运算转向或向运算转。为此,国外编辑室引入了机器人,利用机器人深度学习的思维结构特征,开发出适用于筛选、写稿、发布、核查等各环节的算法。算法运行的核心,在于将非结构性数据转换为可供解读的叙述性文本。美联社自2013年开始利用Automatted Insights一一家机器人新闻公司技工的技术一来制作财经报道。 AI开发出Word smith智能平台,这一技术创新可以转换任何生僻的数据格式,将其翻译成分析语言,通过算法总结内容的前因后果与数据背后的特点趋势,进而自动生成信息图表、文章和报表等。而NBC、USA Today等媒体利用Visual Revenue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点击网页的规律,来决策如何推送文章,布置于网页的何种位置,为一篇点击量过低的新闻更换标题等等,借助算法的力量,编辑室大大提升了生产效能。
3.3 发展新闻众包平台,与读者建立深层联系
初始阶段的新闻发包平台,指发包方在平台上设置议题,群体将手头的资料上传,媒体利用新闻众包平台收集和分享数据。当前新闻众包平台进入群体创造的阶段,平台邀请用户提出值得调查的新闻选题,并发动其他用户参与调查,或者选择协助选题发起者调查,并为其提供线索。如iRepoort就是CNN的众包新闻平台,该平台声明,不对公众提出的选题及参与撰写的调查报道,进行任何修改、审查和编辑,公众灵感和素材的杂揉,为生产模式变革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路径,将主动权全部交由读者掌握,极大调动他们参与新闻生产和制作的热情,培养读者与媒体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当然,编辑室最后的“把关”还是十分必要的,保障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此外,西方媒体还开启了新闻众筹模式,记者在众筹平台公布调查报道选题,公众选择感兴趣的议题出资赞助,让“没钱调查”的记者实现新闻理想,这样的报道一般具有公益性质,同时打破了一些特殊权利设置的阻碍。
4 结束语
总之,面对种种挑战,数据新闻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要善于运用智能化工具辅助记者内容生产,如引入机器人,搭建数据库,植入服务平台,开发众包平台,使用智能设备,生产适配场景的信息产品等,此外,还应该提升从业者的软实力,建立视觉思维,传递信息之美,以适应全球新传播环境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张帆.我国传统媒体对数据新闻的生产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02:122-128.
[2]禹卫华,吴湛微.数据新闻生产规范化的关键问题与进路[J].编辑之友,2017,08:72-75.
[3]刘高颖.数据新闻生产模式及发展方向研究[J].传媒,2016,12:86-89.
[4]申玲玲.数据新闻生产的难点与创新研究[J].江淮论坛,2015,04:103-1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