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为新冠肺炎患者筑牢抵御疫情的心理堤坝
范文

    潘锋

    

    生命的救助,心理干预从未缺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担忧、焦虑、恐慌情绪蔓延,侵扰着心理的堤坝,加重了疫情带来的伤害。为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疾控和管理人员等为第一级人群,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教授介绍,在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专家,配合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指导原则中有关公众心理社会支持的内容,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用于指导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为公众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筑心理防疫堤坝。

    四类患者心理特征

    王刚教授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突如其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情境,人们需要对这一来自环境的威胁和挑战有一个适应过程。当人遇到严重的内外环境干扰性刺激时,人体内外环境稳定性就会被打破,比如人的角色突然发生了变化,由普通的健康人变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除了忍受躯体方面痛苦之外,还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源,再加上原有的生活工作规律被打破,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在隔离治疗初期,隔离治疗期,发生呼吸窘迫、极度不安、表达困难期和轻症居家隔离期不同阶段,患者表现会有所不同。

    王刚教授介绍说,隔离治疗初期的患者面对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陌生的环境、未知的结果……所有这些,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有些患者可能一度会出现震惊,不知所措,甚至“麻木”,表情茫然,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整个人呆呆的。有些患者则极力否认,认为是医生弄错了。有些患者会出现愤怒、抱怨,他们觉得自己被命运捉弄了,“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一点小事就要吵架甚至会把怒气无端地发到医护人员和家人身上,他们不但不配合治疗,还会出现各种冲动毁物行为。而另外一些患者则表现为明显的焦虑不安,有对病毒的惧怕,有对亲人的挂念,有对治疗结果的担心,也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患者会处于悲伤、抑郁之中,对治疗态度消极,认为前途无望,整夜难以入眠。

    隔离治疗期的患者在隔离的环境和病痛的折磨下孤独感会愈加突出,患者依赖医务人员的照料,并把恢复健康的希望托付给医务人员,但医生护士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陪伴在患者身边,这就更加重了患者的孤独感。同时,治疗期病情波动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他们会变得十分敏感,听到医务人员低声谈话,便疑心自己病情加重或医生在隐瞒病情,进而沉浸在恐惧之中,甚至因感到治愈无望而放弃治疗;患者也可能出现各种猜疑,变得不信任医护人员,不配合治疗;也有些患者病情稍有缓解便盲目乐观,病情稍有恶化又难以承受。

    王刚教授继续介绍说,发生呼吸窘迫、极度不安、表达困难的重症患者,特别是对于因呼吸窘迫、气管切开而难以表达的患者来说,呼吸困难会导致焦虑紧张,而焦虑又会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濒死感、恐慌等症状,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此外身体的痛苦、目睹病友的离去也容易使这些患者陷入悲观、绝望之中。

    最后一类是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虽然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但居家隔离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并不小。因为不在医院,患者可能担心疾病突然加重而得不到及时救治,因而对身体状况变得异常关注,稍有不适就要去医院检查,也可能由于担心隔离不当传染给亲友,或可能因被他人疏远而孤独无助、委屈,甚至陷入悲观、抑郁情绪之中。患者还可能因为亲友一句不经意的话而觉得被冷落并产生病耻感,也可能怕亲人担忧而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不敢表达,还可能因为医院不接受自己而产生愤怒,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还有患者会觉得既然不用住院就问题不大而不遵医嘱,更有偏激者可能会到处游荡。

    四种常见心理问题

    王刚教授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常见的主要心理问题有情绪反应、认知改变、行为变化和躯体症状。

    王刚教授介绍,患者出现何种情绪反应及强烈程度如何受很多因素影响,表现也差异很大。焦虑是最常出现的情绪性应激反应,是人们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担心等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们的警觉水平,伴随焦虑产生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如果过度或不恰当就是有害的心理反应。

    恐惧是一种遇到灾难时惊慌害怕、惶惶不安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没有信心和能力战胜危险,欲回避或逃跑,过度或持久的恐惧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抑郁可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孤独、无助、无望等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下降等身体不适感,严重时甚至有悲观厌世的想法。愤怒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而引发且多伴有攻击性行为。

    王刚教授介绍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常见的第二个心理问题是认知改变。轻度应激可以使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增强,以适应和应对外界环境变化,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应激反应。但强烈的应激会使人出现意识蒙眬、意识范围狭小,注意力受损,记忆、思维、想象力减退等负面的心理应激反应,常见的几种常见的负面心理应激反应有偏执、灾难化、强迫思维等。

    偏执的患者表现为看问题狭窄、偏激、认死理,平时理智的人变得固执、钻牛角尖,蛮不讲理;也可表现为过分自我关注,注重自身感受、想法、观念等内部世界而不是外部世界。灾难化则表现为过度夸大应激事件的潜在和消极后果。强迫思维的患者在脑子里会反复回想与疫情相关的事情,越想摆脱,越难以控制,导致自己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绝对化思维(非黑即白),选择性关注消极信息,敏感多疑,选择性遗忘等。

    王刚教授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第三个心理问题是行为变化。伴随心理应激反应,人们的外在行为也会发生变化,这是机体为了缓冲应激带来的影响,摆脱身心紧张状态,适应环境需要而采取的应对行为。这种行为变化也是多样的,患者可能出现逃避检查与治疗甚至想要离开医院,摆脱隔离环境等情况;患者时时处处依靠别人的照顾而放弃自己的努力,希望获得别人的同情、支持和照顾,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痛苦;患者也可能出现愤怒、敌意、谩骂、憎恨或羞辱他人行为,甚至可能出现拒绝服药、拒绝治疗,拔输液管、引流管、氧气面罩等情况;少数患者也可表现为听天由命、被动的行为状态、独自哀叹、缺乏安全感和自尊心。

    躯体症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现的第四个问题,即在原有疾病症状的基础上患者可能出现更多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如恶心、呕吐、尿频、失眠、厌食等。王刚教授说,以上都是在患病之后可能会出现的比较常见的反应,但如果持续出现就会影响到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时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自助与疏导方法多

    王刚教授说,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需要心理干预的隔离治疗初期患者、隔离治疗期患者、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这三类新冠肺炎患者,可以积极开展自助心理干预,促进身心康复。对于发生呼吸窘迫、极度不安、表达困难的的重症患者,应当由专业精神心理医生提供辅助心理干预。

    王刚教授介绍,监测和识别自己当下的心理状况是开展自助心理干预的基础,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精神心理问题,需要患者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进行监测、识别和评估。如果能够主动且有效地监测和识别自己在何时、何种情境、有何种情绪反应,就能增强对自身心理状况的掌控能力。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经历、健康知识素养不同,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所处的病程阶段不同,因此患者对心理状况进行觉察、表达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具体的心理自助方法有:一是心理监测,心理监测的内容是在早、中、晚三个时间点,分别用1~5 min时间完成对情绪反应的心理监测。二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心理监测的频率和时间。要避免抱有过高的期望值来进行监测,如果无法完成目标反而会带来挫败、抑郁、担忧等情绪,即使每周能完成1 d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建议隔离治疗期患者每周监测3~5 d。三是对心理健康状况的识别与评估,即在《心理健康状况自助监测表(患者版)》中找到患者能够监测到的具体反应,如果表中并未涉及的反应也可以自行添加,加强和医生、同病房患者和亲友等交流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识别。自助监测表中从0到100是对自己情绪反应进行的主观评分,0表示没有或者很轻微,100表示非常严重,是自己认为最严重的情况。评分没有对错之分,根据自己主观体验进行的评分每个人可能并不相同。

    王刚教授介绍,心理健康状况的自助应对方法很多。首先要正视疫情信息,理性、客观认识疫情的信息可以帮助稳定患者情绪,避免因片面、不实、情绪化的疫情信息引起情绪的波动。具体方法有,患者可回顾自己近1天内接触到的疫情信息,是否关注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危重症病例比例、死亡率、治愈率,治愈、死亡、危重病例的躯体状况等。回顾近1天内是否关注到新冠肺炎的具体危害,对夸大风险、渲染威胁的信息保持一定的质疑,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国家媒体、医生宣传的信息进行对比。

    二要适度活动,宣泄情绪。尽管患者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但仍然需要通过安排一些活动来获得对生活的掌控和愉悦的感受。当出现悲伤和低落情绪时,或因恐慌而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和自己病情变化时,要通过安排更加丰富的活动来防止情绪进一步恶化,这也有助改变消极的情绪。

    具体方法有:患者可回顾自己近期的日常生活,是否存在活动较少的情况,如每天卧床时间多于8 h(特殊的医疗要求除外),活动次数少于3次,长时间看手机等,这时可以安排如每天走2000步、打太极拳或八段锦、读书、听音乐等活动。如果患者觉察到自己情绪发生变化,需要寻找合理的途径来宣泄情绪,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可以每天用5~10 min将当下脑子里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给家人、朋友发微信、语音、视频倾诉,听喜欢的音乐、画画等。如果感到难过、悲伤、绝望,要允许自己通过哭泣的方式来抚慰心灵。

    三要营造安全感,尽管疫情依然很严峻,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但是通过积极关注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安全感,更有力量地与疾病进行“战斗”。王刚教授建议,以下几步可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第一步,当被隔离在家或者住院期间,患者可以尝试观察和关注所处环境中能够带给你安全感的信息,比如严格防控的住院环境,积极响应的医护人员,个人实施的防护措施,国家和社会对疫病治疗的有力物质支持等。第二步是不断重复告知自己这些客观存在的安全信息,不断地暗示能够调整人们对灾难化、绝对化的消极认知。第三步是注意体会当自己完成前面两个步骤的时候,自己体会到的安全感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很轻微的,也可能是强烈的。

    四要保持放松。患者要想使自己保持平静,有不同的简单方式,如深呼吸,从1数到4,然后缓慢地呼出气。正念冥想被证实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手机里有关于冥想的APP,可以每天花点时间练习,回到当下,关注呼吸,将注意力锚定在腹部、鼻腔或者双脚与地面的接触,进行自然而缓慢的腹式呼吸,疏解压力,改善情绪。

    学会接纳,保持人际联系

    王刚教授建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要有接纳心理反应。人们对于突如其来的未知会感到焦虑、恐惧、愤怒、无助,甚至还有人会出现心慌、头昏、胸闷、出汗、颤抖等生理反应,这些都是人们面对重大危机事件时的正常心理反应。当患者开始尝试监测和识别自己心理反应时,也要尝试着接纳自己的情绪、生理反应,允许出现这些反应而不是否认和排斥,接纳已发生的一切。如果急于摆脱自己的焦虑,比如要求医生重新检查,反复上网查阅资料,反复地洗手和清洁,甚至酗酒或者抽烟,建议可选择耐受这种焦虑并等待其自然平復。当反复耐受焦虑后,同样情境诱发的焦虑水平就会减轻,另外也可以选择采用放松技术来缓解焦虑。

    同时保持人际联系,激发内在力量也十分重要。王刚教授认为,虽然患者接受治疗时被隔离在有限的空间里,但内心要和外界保持连接。患者可以回顾自己近期与亲友的联系频率,是否每天少于1次,建议每天至少保持1次与家人或朋友打电话或发微信,从他们那里获取支持,汲取温暖和力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即使是5 min的问候也有支持作用;患者也可以回想自己以往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境或挑战,思考当时是如何成功应对的,是否有一些策略可以应用到现在,调动自身内在资源,增进积极情绪,提升心理弹性。

    王刚教授强调,如果监测到患者心理状况持续恶化,如出现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等且无法通过自我调适得到改善和缓解,应尽快向专业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寻求心理干预帮助。如果经过专业心理评估需要转诊者,应及时进行精神科干预,必要时进行精神科药物治疗。

    王刚教授最后强调,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要靠医务人员的专业治疗,还需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家人和社会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同样也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与诉求以及可能引发的心理、精神问题,从而正确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调适,积极配合治疗,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专家简介

    王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兼任国际双相障碍协会ISBD全球理事/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职,长期从事临床精神药理学和心境障碍诊疗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