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内外成品油物流配送研究现状综述 |
范文 | 摘 要:成品油作为石油消费的主要形式,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成品油消费市场的扩大,形成了成品油配送网络。成品油物流配送作为石油销售的重要一环,将炼油厂、油库,加油站连通起来,并保证了成品油的畅通流转。近年来,成品油物流配送费用逐步增长,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成品油炼制与销售价格统一的前提下,加强成品油物流配送管理并优化现有的系统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节约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成品油;物流管理系统;配送管理 1 国内研究现状 1.1 成品油物流系统研究现状 徐梅等人对我国成品油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成品油物流系统中引入信息手段等发展建议。马根萍等人提出国内成品油物流体系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成品油二次配送,油库布局不完善,信息化建设不足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和建议。谢晨斌等人以中石油南京分公司为例,分别从加油站和油库管理、车辆调运和油品监控等方面分析了成品油配送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专门配送中心,细化配送中心职能的解决办法。于长镇对成品油物流管理体系的物流节点布局、运输方式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刘鹏从成品油配运输特点的角度分析,提出了节约成本,运转高效的成品油配送方案。他们的研究是对石油企业建立并优化成品油配送系统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改进成品油配送体系的策略和实施建议,缺乏定量分析和系统规划。 1.2 物流网络模型研究现状 随着成品油配送网络的不断完善,对成品油物流配送的研究逐渐深入,建立成品油物流系统模型,优化成品油二次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加。中国石化公司实现了基于ERP系统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通过物流管理信息化优化了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有效的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配送运费。宋洁蔚等人提出了成品油配送中时间窗的问题,建立了整数规划模型,从而合理的安排成品油的运输,不但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有效地避免了运油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李庆元,梁业章等人提出了VMI模式下成品油物流配送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取得了良好的优化结果,但是未对该模式下数据的准确性和油品供应能力进行具体分析。张峰建立了成品油物流配送多目标优化复合模型,从物库存成本、缺货成本、订货成本和运输成本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物流配送进行了优化,该模型对物流配送的整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蒋胡民等人以中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成品油物流配送体系为例,优化了成品油二次物流配送模型,建立了成品油一、二次物流系统模型,进行模型推理及演算,形成了“油库和资源”双集中的物流配送体系。 1.3 成品油二次物流研究现状 在成品油二次物流配送优化方面,白鹭以天津石油分公司为试点,引进国外SCM管理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和ERP、GPS、GIS、电子签封、电子提单等系统进行了紧密集成,建立了完整的物流优化管理平台,提升了成品油配送管理水平。魏巧云等人结合成品油二次配送需求的特点,建立了成品油需求预测模型以中石化某销售公司为例,计算了加油站对油品的需求量、运输车辆需求量。该预测模型为为成品油的主动配送提供了模型研究基础。仲志栋分析了成品油二次配送系统中各机构的功能,提出了信息化解决方案。二次物流系统的建成与优化,改变了现有配送模式,基于加油站销量与库存进行需求预测,自动产生补货计划,由被动配送变为主动配送,实现运输调度优化,提高运输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成品油市场全面对外资开放,以BP、埃克森美孚、壳牌公司为代表的跨国石油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国外石油公司普遍采取上下游一体化综合管理和分模块优化的模式,包括从下游的需求预测开始一直到原油开采和炼制计划进行整个供应链的综合管理和优化。BP石油公司是集原油开采、炼制和销售以及相关能源产业于一身的综合性国际超大型能源公司,经过多年先进经验的积累,其成品油物流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BP公司努力实现标准化和高效的操作程序,形成快速的商业化决策机制,大量采用了DPO、IMOS等物流优化模块和信息技术,从而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业务流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成品油物流运营系统,从市场需求预测开始一直到成品油零售配送实现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计划和优化系统,实现了上下游数据的整合和一体化,总部可以即时监控和查看全球每一个交易和相应的物流数据。 壳牌(SHELL)是国际著名的石油上下游一体化大型能源公司,在物流运作方面,SHELL以企业整体利益第一作为业务驱动,为优化物流调度和运行系统,SHELL不断引进业务先进的业务优化系统和模块,目前已在供应链各个物流操作环节引进了优化模型和系统,信息技术和优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SHELL已基本实现了供应链层面的全局优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物流作业和管理效率,实现了物流管理各环节的有效监控。SHELL公司的一次物流优化系统已实现如下的功能:1)进行物流网络优化;2)按月滚动计划优化;3)资源配置和运输优化;4)四种运输方式同时优化。埃克森美孚公司采用了上下游一体化综合管理,采用统一的平台管理统筹不同单位,不同业务的运转,成功实现了对全球多个加油站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国外成品油配送的研究水平较国内成熟,主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优化库存管理、车辆调度、运输线路和配送中心选址等。MirHassani等人在不确定需求量的情况下,根据成品油实际业务流程,建立了库存和运输费用最小化模型,该模型将多个炼油厂、多个配送中心,多种运输方式对费用的影响考虑进来,对此进行了运算和验证。PierreGuyonnet建立了从炼油厂,售,配送一体化的集成模型,并用模型对运输费用进行了计算。Ross主要研究成品油配送中的车辆调度和配送中心的选址,其中对成品油配送中的运输距离和费用进行了评估。Dempster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石油配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随机规划数学模型。 成品油物流管理系统在国际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各大石油公司都在各自下属企业分批实施了成品油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管理信息化及与相关系统的集成成为公司加强内部管理、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费、减少跑冒滴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孙丽华.石化企业成品油物流优化信息化建设探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2,29(5):620~624. [2]梁业章,陆琳.基于VMI的成品油物流配送设计[J].物流技术,2014,33(7):157. [3]王强.成品油二次配送管理与优化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1):218. 作者简介 赵文勇(1967-),男,辽宁抚顺人,工程师,抚顺石化公司营销调运部副总工程师,研究方向:运输管理、油气储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