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馆藏古籍建设探讨 |
范文 | 翁和永 〔摘 要〕文章在说明古籍资源建设应是县市级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基础上,结合义乌市图书馆古籍资源建设的实践,阐述了县市级图书馆开展古籍资源建设的一些具体工作方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古籍资源;资源建设;实践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01.040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1-0157-03 Dis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Books Stored in Library ——Taking Yiwu Library as an ExampleWeng Heyong (Yiwu Library,Yiwu 322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building,the ancient resources should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a county library,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s of the ancient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Yiwu Library,this article elaborated a number of specific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ancient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county libraries. 〔Keywords〕public library;ancient resources;resource development;practice 古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籍资源的建设是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目前,在县市级的公共图书馆中,因古籍藏量少,专业人员缺乏等,古籍工作得不到很好开展,而资金短缺更制约了古籍资源的建设工作;在盛世收藏的影响下,收藏市场上,古籍文献却受到收藏者的一路追捧,近几年,其交易价格不断上涨,加剧了图书馆古籍资源建设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我馆积极应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开展古籍资源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购置线装古籍1 713册、再生古籍352册。笔者将近几年我馆在古籍资源建设工作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做个总结,供同行们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求得更好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完善我馆古籍资源建设工作。 1 古籍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济的增长促使文化的需求向着高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前,躺在图书馆少有人问津的古籍文献,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文化需求的变化,逐渐地热门起来。图书馆必须根据用户对古籍文献需求的变化,在重视古籍管理和读者查阅工作的同时,做好古籍资源的建设工作,搜集更多古籍文献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做好图书馆古籍资源建设工作,不仅仅是图书馆古籍部门工作,而应是各部门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因此,全馆必须统一认识古籍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惟有此,才能更好地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展古籍资源的建设工作。 1.1 古籍资源建设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 古籍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史料上,也体现在学术上和艺术上,是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近年来,非遗工作和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促使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古籍保护工作,同时,民间的古籍收藏也掀起了热潮,古籍的价值已被社会所认同。保存古籍是整个社会的工作,图书馆虽不是单一的保存机构,但无论从政府的投入、保护古籍的条件、专业人员的聚集度及古籍的收藏量和利用效益等几方面而论,它都是最重要的保存机构之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类文明本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对古籍的保存更是公共图书馆的天职。有条件的县市公共图书馆不仅要保护好已有的馆藏古籍,也有责任有义务开展古籍采购,做好古籍资源建设工作,让更多的古籍得到保护和利用[1,3]。 1.2 古籍资源建设可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古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在古籍资源建设过程中,参与古籍资源建设的人员,受其所含的文化熏陶,可不断地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古籍的价格较高,不同版本的古籍,其价格差别很大,工作人员在古籍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认真做好古籍的版本鉴定工作。古籍的版本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工作人员必需多识别不同的古籍,多比较不同的版本才能掌握。古籍资源建设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版本比较的实践平台,通过实践,使工作人员的版本知识得以检验和丰富,从而使工作人员的版本鉴定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古籍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3]。 1.3 古籍资源建设能提升图书馆品位和形象 古籍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献资源,存世的古籍只会越来越少,但它们记录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结晶,它们的价值不仅得到社会认可,还早已被世界认同,古籍资源的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图书馆的品位和形象。作为图书馆特种资源的古籍,其使用也存在着特殊性:传世过程中的毁损,造成了古籍资源的稀少性,古籍资源越少,读者使用越不方便;年代久远,版本复杂,造成了文献信息的不准确性,为了考证事实,读者常常要查阅大量的古籍,鉴于此,古籍资源的服务效果更依赖于藏量,增加古籍藏量为提高图书馆古籍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古籍的利用率虽小,服务面却很广,不仅服务当地读者,一些省外的甚至国外的专家学者也要到地方图书馆查阅古籍资料。古籍利用者的身份较为特殊,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他们的服务可以说是高层次的服务,图书馆通过提高服务层次和拓展服务面,并通过他们的宣传,在社会上更能树立起图书馆的形象,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的品位和知名度,并以此吸引更多的读者。 我馆的前任馆长陈亚文先生喜好收藏,了解市场上的古籍交易行情,也深知古籍资源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性,在他的重视下,我馆很早就开展了古籍资源建设,到2003年以后,由于经费得到了保障,古籍资源建设开始了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工作历程。 2.1 争取经费为古籍资源建设提供保障 本馆原有古籍藏量45 000多册,库房面积100平方米,古籍排架较为拥挤,无保护设施。由于场地、设施、技术等多种原因致使部分古籍出现破损,为此,图书馆专为古籍保护事项,邀请了市财政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到图书馆调查和座谈并统一了意见。2001年始,市财政每年下拨图书馆2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古籍保护和修复。2003年,图书馆在该项目中划拨出部分经费用于古籍的搜集和购买,当时的古籍价格较现在便宜,清晚期的普通版本价格为30元/册左右,每年可入藏古籍200册左右。在开展古籍资源建设的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让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古籍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古籍资源建设经费成了财政上单列的项目支出,在2005年,市财政下拨该项经费的名称改为古籍维护与购置,但没有增加额度,还是2万元。2007年,随着古籍文献的价格增涨,局限了古籍采购的数量,2008年,我们要求财政增加古籍资源建设经费的额度和增加古籍鉴定经费。在前期的工作成效的影响和古籍资源建设的各项成本增加的事实下,相应地增加古籍资源建设经费也成了共识,得到了该年度相关的经费:古籍采购费10万元,古籍鉴定费2万元,古籍修复费2万元。2009年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各方都在压缩支出的情况下,我馆得到古籍资源建设的经费还维持了2008年水平,只是在相关项目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古籍采购费8万元,古籍鉴定费1万元,古籍复制与维护费5万元。这点经费对于许多图书馆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一个县级图书馆来说,以专项经费的方式保证了古籍资源建设日常性地开展,数量虽小,却有特殊的意义。 2.2 配置专门人员为古籍资源建设提供支持 古籍资源建设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采购中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古籍定价的随意性更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保管和利用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有视古籍为家庭珍宝的习惯,做好保管和维护工作,利用过程中须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用户的利用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古籍资源建设必须配置合适的专门人员,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工作。首先,根据古籍工作的特点在馆内挑选适合的人员进入相应的部门。其次,根据馆内古籍工作人员配备所存的缺陷,有的放矢地引进人才。我馆针对馆内古籍工作人员在专业性和年龄结构上存在的不足,在2008年,特为古籍部门招进2名专业对口的年轻人才,1名本科生(历史专业),1名研究生(中文专业)。在配置好相关人员后,重点做好人员管理和培训工作。在制度规约的前提下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树立起工作的责任心;平时要求工作人员进行自我思想检查,提高自身思想素养,从思想根源上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做好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业务水平。馆内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让有工作经验的馆员,将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定期地召开业务讨论会,会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完善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结构;采取邀请相关专家进馆开展讲座和短期授课的方式,开展业务学习。与馆内学习相结合,我们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到上一级图书馆和有关高校馆学习取经,并积极派人参加各类学习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各类业务学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保证了古籍资源建设工作顺畅地开展[2]。 2.3 利用市场为古籍采购提供方便 市场上古籍交易的一般方式有:收藏者之间的交换或买卖、社会上收购、古籍商店中购买、网上交易、拍卖等。图书馆的藏书是国有资产,不可能拿去交换;古籍采购时的经费使用需遵从财务制度,要凭正式的税务发票付款,因此,我馆不便到收藏者中购买或去直接收购;网上古籍因看不到实物,鉴定起来更加困难,也不敢去交易;拍卖方式可以采取,我馆也想尝试,每次拍卖行寄来古籍拍卖目录,我们都仔细查阅,但到目前止,一方面是没找到很适合的书,另一方面是我馆缺乏拍卖经验,所以也一直没采用。我馆新添的古籍都是在古籍商店中采购所得。在我市古玩市场成立以前,古籍商店缺少人气,品种偏少。2006年成立古玩市场后,古籍书店搬入其中,品种明显增多,为我馆采购古籍提供了许多方便。一般古籍价格较高,甚至昂贵,按照有关规定,采购大宗物品需两人以上在场。在版本鉴定与估价过程中,采购人员会反反复复地与书商进行交涉,需要跑多个来回,因此,在当地采购,馆里可省下不少人员外出的费用。 2.4 制定方针、制度,合理使用经费 古籍类目繁多、版本复杂、价格昂贵,采购古籍要有的放矢,不能随意购买。我馆虽然有一定的采购经费,但相对古籍资源建设而言,这笔经费实在是杯水车薪。对于一些善本,还无力采购,再者,小规模的古籍商店里也很少有善本出售,我们的采购目标基本上是面向普通古籍。开始几年,我们只为增加馆藏,采购古籍也显得随意,只要馆里没有且价格适中就会购进,古籍价格涨高以后,我们就精打细算起来。根据几年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为使有限的经费支配更加合理,我馆确定了以下几点基本的古籍采购方针制度:(1)作者、版本、印刷、印鉴、内容等涉及本地域的古籍作为重点采购对象,地域范围为金华地区;(2)品相好、不缺卷、清中期(道光)以前的版本;(3)品相好、不缺卷、与馆藏古籍同书名但版本不同的古籍;(4)有一定代表性的版本;(5)以本地采购为主,如外地有确实需要的古籍,报请领导批准后可外出采购;(6)古籍采购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同行;(7)采购价格昂贵的古籍必须事先报请领导,邀请有关专家的鉴定和论证,通过后方可采购;(8)经费使用需符合财务制度,采购经费凭正式的税务发票付款,鉴定经费的支出要有鉴定凭据,鉴定凭据中注明被鉴定古籍的书名、鉴定费及鉴定人的签名。 2.5 规范采购程序,确保古籍采购质量 我们与书商几年合作下来,书商基本上了解了我馆需求的古籍类型,有适合我馆要求的,会主动与我们联系。我们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书店里,先以书名与品相选个大概,结合店主的推荐,经过查重程序,从中挑选出想购的古籍,再鉴定它们的版本,版本不能确定的,我们会同当地的有丰富经验的收藏者商榷,必要的就请专家来帮我们鉴定。版本确定后还要检查是否缺册、缺卷、缺页等,而后甄别真伪。最后同书商进行讨价还价,遇到价格昂贵的古籍,要报请馆领导,批准后方可采购。 2.6 掌握市场价格行情,杜绝采购经费的浪费 古籍的定价比较繁琐,市场上只有大概的价格或说是价格区间,古籍定价时难免带有随意性。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采购对象,古籍的市场价格都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如果市场价格区间不大,经过讨价还价后,基本还能定下交易价格,如果价格区间很广,还要通过网上查询或与拍卖行里同类古籍的拍卖底价作比较,再定一个浮动幅度小的价格区间作为讨价还价时的参考,书商开价与我们心理价位相比实在太高的,就只好放弃。有1套《丹溪全书》30卷,12册,光绪版,版18cm×27cm,书25cm×15cm。丹溪乃义乌人,我馆很想收藏,书商第一次开价2.4万元,经还价后要2万元,与我们心理价位相差悬殊。恰巧,当时我们请了韦力先生来馆指导工作,就请他给以鉴定和估价,他认为:这套书的市场价也就5 000元左右,在义乌交易,其价格可适当上浮。我们把韦力先生的鉴定与估价结果告诉书商后,书商还是不肯跌价,我们就暂时没买。半个月后,书商还没法把书高价卖出,就又联系我们,最后双方让步,连税款以1万元的价格成交。 3 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馆的古籍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将不断地总结和学习,完善古籍资源建设的方法,将我馆的古籍资源与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名城相符合,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与经济大市名声相匹配。 参考文献 [1]翟云仙,陈剑光.略谈古籍采访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01,(2):28-29. [2]杨晏平.浅谈我馆普通古籍采访工作中的若干问题[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4,(1):9-. [3]张研.论古籍保护与利用在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中的价值[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1):37-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