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的信息组织与数据管理 |
范文 | 李玉红 [摘要]概述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模式;介绍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项目的资源组织框架、元数据方案及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根据项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关于共建共享网络资源信息组织与数据管理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元数据;信息组织;数据管理;教学参考资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3.023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03-0093-03 The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Data Management on Beijing Academic NetLib Teaching Reference Resources Sharing NetworkLi Yuhong (Library,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mode of Beijing Academic NetLib Teaching Reference Resources Sharing Network,presented the resource organization framework,metadata scheme and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of Teaching Reference Resource Sharing Network.Some proposals on resource organization and data management were propsed. 〔Keywords〕metadata;information organization;data management;teaching reference resources 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这些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多元化、多媒体化的特点,数字化资源在网络教学的开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对日益增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重组、存储和利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建设教学资源库也成为了高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展网上教学参考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1-5]。在资源的数字化过程中,信息组织和数据管理是重要的环节和基本工作,只有在良好的信息组织基础上用户才有可能高效存取和利用信息资源[6]。在教学参考资源数据库建设中设计合理的元数据框架、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及著录标引规范、建立合理的数据评价方法,对于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于2004年开始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项目的建设,2009年对外发布提供服务,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一些经验。本文将介绍北京高校“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项目资源组织框架、元数据方案及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希望对从事网络教学参考资源的人员有一些启示。 1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项目概况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项目是由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管理中心组织,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项目负责单位,首都示范大学等6所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共建。以参建学校的教育信息和教学参考资源为主要内容,以学科及课程为主线,充分发挥图书馆擅长管理文献信息的优势,将各学校原生的数字信息资源及相关的教学信息与图书馆的馆藏及网上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从整体上统一揭示,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层次的教学参考服务。项目采用“分布式建设、集中与分布服务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所有参建馆使用相同的系统,按照统一的元数据方案和著录规则进行数据加工,是一种分布建设的方式;各个学校加工的数据经过合并、审核之后,进行联合发布,从而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同时,各个参建馆也可以单独发布自己学校的数据,联合发布和单独发布的数据组织和发布方式可以不同,便于各个学校整合揭示自己的资源,并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加工的数据。 2 资源组织及数据管理 2.1 信息资源采集内容 信息采集是数字资源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建设质量,关系到文献信息能否被有效地发布与利用。教学参考数字资源的建设不只是将馆藏资源进行简单整合,而是围绕学校教学科研用户的需求,对不同文献类型、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文献信息和知识信息的采集,最终构筑一个呈立体网状分布、具有知识相互关联、辐射延伸功能。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主要收集和加工资源内容为参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科研机构、教师的教学科研情况等教学信息;教材、教参、课件、讲义及教学相关的音视频资料等教学参考资料信息。根据要采集和加工的资源,“教学参考资源网”项目建设了教师库、学科专业库、课程库、机构库、教材教参库、精品课程库、教师论著库等7个资源子库。其中课程库着重介绍参建学校的本科生课程设置情况,展示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任课教师、教材教参等情况;学科专业库主要采集参建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学位点情况,以及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计划以及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详细信息;教师库着重采集参建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其教学科研情况,可以全面展示教师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及其发表的著作论文、开设的课程、承担的科研项目等从而反映各学科领域内的师资状况;教材教参库主要采集课程涉及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及与课程相关的各类教学参考资料,在此库中可揭示教参书的馆藏信息和电子图书全文;机构库收集参建学校及所属院(系、研究所)的基本情况、教学科研特色、研究成果以及一些重要学术团体的情况;教师论著库收集教师出版、发表的论著;精品课程库收集全国高校精品课程的基本信息。 2.2 元数据方案 考虑所采集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教学参考信息资源共享网”项目采用描述性元数据方案对数字对象进行组织。根据项目信息资源采集内容建立了7个资源库的元数据方案。元数据方案主要依据国家图书馆《中文元数据方案》规定的核心元素集,并进行适当扩展。主要分为资源信息描述项和上下文关联信息项。以教材教参库为例,建立了图1所示的元数据方案。 2.3 数据加工著录规则的制定 “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采用商业软件CDI CM内容管理软件作为建设平台[7]。系统平台最大优势在于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底层强大的超链接功能,为了充分实现这种功能,在资源加工过程中数据库著录的统一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工过程中要求同一内容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著录的方式要严格的完全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同一内容在不同数据库中的链接,在数据加工时要特别注意相关内容项的统一著录标准。 “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资源组织与加工过程中主要参考的标准与规范为:(1)文献著录标准:GB 3792.1-83文献著录总则、GB 3792.2-85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 3792.3-85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GB 3794.2-85非图书资料著录规则;(2)主题词与分类表: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3)参考标准及书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8年颁布)》等文件的通知、《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科专业设置》(2003年版)、《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上册)、中国国家图书馆元数据标准。依据上述标准与规范建立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标引著录规则》作为数据加工和著录标引的依据。规范规定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项目的总著录原则、著录项目(字段)类型、著录通则及7个子资源库著录规则。 2.4 数据质量管理 为了规范项目数据加工工作,保证项目建设的数据质量,“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根据项目的著录规范和著录工作的经验,制定据质量控制标准和补贴办法进行数据质量的评定和数据加工补贴的分配。在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补贴办法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质量控制标准和补贴办法要起到鼓励参建馆提交数据,使项目的数据量能够较快增长,同时也要能够真正起到质量控制的作用,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2)具有可操作性,质量控制标准的确定,既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又要考虑数据著录的正确性;既要反映数据著录工作量的大小,又要体现收集数据的难易不同。(3)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应可量化,数据质量评定的方法也要具有可操作性。根据上述的考虑建立了以下几方面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 2.4.1 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控制主要从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的正确性两方面进行管理。 (1)数据完整性控制策略。数据完整性评定分为A、B两级,B级为基本合格数据,合格数据标准为必须著录内容,否则无法提交数据。A级为完整数据,要求在合格数据的基础上,按相应标准完整地著录一条数据。此外,提交的电子图书、课件、音视频文件等原文件数量单独统计。图1 教材教参库元数据方案 (2)数据正确性控制策略。从参建馆提交的数据中进行抽查,随机在每个资源库中抽取一定量的数据作为抽检数据,根据著录规则检查各个著录字段著录标引的规范性,得出数据符合规范的数量。根据以下公式,得出数据正确率:数据正确率=规范的数据数量/抽检数据数量。如果数据正确率低于规定的正确率,应将数据退回提交馆进行检查后,再次提交,重新抽检合格后再计算得分。 2.4.2 数据质量的量化评定和补贴 综合考虑数据的数量、完整性、正确性,进行量化评定,根据数据的量化评定结果对发放数据加工的补贴。 2.4.3 数据质量控制工作机制 成立数据质量控制小组具体负责数据质量的评定。数据质量控制小组的组成为:管理中心指派的负责人1~2名,每个参建馆指定的项目负责人1名。参建馆每2个月向中心提交1次数据,由数据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数据抽检和得分评定。 3 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组织与数据管理的几点意见(1)注意制定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建立资源采集、加工和标引统一规范,在统一的元数据框架的基础上,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揭示,构筑一个呈立体网状分布、具有知识关联性, 能够向用户提供智能化访问和服务的知识系统。 (2)数据更新和维护工作要重视,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动态信息的更新,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 (3)加强统一管理和协调,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共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应注意资源建设和利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尤其是在老师的讲义、课件等素材的采集过程中,一定要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才能够将其作品的全文在规定的范围中合理、合法地使用。 4 结 语 优良的数据是数据库质量的根本保证,一个优质的教学资源网,需要有优良的数据来支撑。在教学参考资源数据库建设中设计合理的元数据框架、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及著录标引规范、建立合理的数据评价方法,对于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EB/OL].http:∥www.netlib.edu.cn/zixiangmu/jiaoxueck.htm,2010-09-20. [2]CALIS高校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EB/OL].http:∥reserve.calis.edu.cn/dlib/Default2.asp?lang=gb,2010-09-20. [3]江苏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教学教参服务系统[EB/OL].http:∥202.119.108.47,2010-09-20. [4]徐宁.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系统建设模式探讨[J].现代情报,2007,(5):204-206. [5]赵乃,张红芹.基于Web的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5):43-46,27. [6]冷伏海,徐跃权,冯璐.信息组织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0. [7]CDI CM内容管理软件——软件介绍[EB/OL].http:∥www.cdi.cn/CMS/searcher/searcher.do?method=getContent&contentID;=2c90813f11d4213f0111d43a79e2000e,2010-09-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