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福与五福 |
范文 | 过年期间,城镇乡村千家万户门上都贴上了大大的“福”字;年画、窗花、中国结等春节饰物上,也都或红彤彤或金闪闪的“福”字;年货市场的“福”字,更是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 古往今来,福是中华民族各式人等共同的憧憬与追求。 福者,祯祥、顺利、幸运是也。一部《辞海》中,关于“福”的词语多不胜数,如:口福,谓享受美食;眼福,谓看到喜爱的东西;福音,谓喜讯、好的消息;艳福,谓与美女喜结良缘;福地,谓幸福安乐的宝地;福气,谓享受幸福的运气;福相,谓生有荣华富贵的表相;福佑,谓得到幸福和保佑;福将,谓战场上屡屡化险为夷逢凶化吉的将军,人们熟知的程咬金、牛皋、李逵等皆是。又如:福运、福分、福态、福祉、福利、祝福、享福、造福、全家福等。 由“福”组成的成语同样不少:五福临门、洪福齐天、福星高照、福祚绵长、福寿无疆、福寿双全、福寿齐天、福如东海、福祺吉祥、厚德载福、后福无量、百福呈祥等。 我们的祖先把福概括成五个方面,称之为“五福”,是哪“五福”呢?伏生《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有美好品德;考终命,谓无疾而终。 汉代学者桓谭《新论》中的五福,与伏生所云基本相同:“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五福又是神名,即赐福之神。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辩证》:“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庑,甚为失序。” 唐朝以来,民间流传有踩五福的习俗。西安钟馗故里欢乐谷山石上雕刻有蝙蝠五只,寓意“五福”,人们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踩踏五只蝙蝠,以求返老还童,五福临门,福如东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踩踏五只蝙蝠,以求福贵双全,五福随行,福寿无疆。 还有“跳五福”的傩舞,又叫“跳钟馗”,化妆成钟馗者由五只蝙幅在前引路,一步一趋,全场分为钟馗降神、钟馗出巡、钟馗镇邪、钟馗赐福、钟馗凯旋等几个段落。 古诗文中,多有“五福”之谓,如唐代陈子昂的《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家膺五福,堂享三寿。”宋人徐玑的《传胡报二十韵》:“五福祥光近,千龄厚泽绵。”张元干的《叶少蕴生朝》:“安舆彩服寿且宁,五福共应南极星。”周必大的《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身全五福仍通贵,造物因公劝善人。”曾丰的《寿林中书》:“从今更觉功名重,正是人间五福人。” (流年/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