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知识角
范文

    何为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内容

    1、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增长规模的数据管理、满足数字档案馆各项管理与服务需求的基础设施。

    2、开发或应用具备“收集、管理、存储、利用”等功能要求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管理各业务环节的自动化、网络化。

    3、全面推进馆藏数字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优先建立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数据库,逐步进行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转换,积极推进电子文件的接收和管理,建立各类数字档案资源库群。

    4、应用先进技术和相关管理手段,保证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可靠可信和长期可用,减少数字档案对软硬件的依赖性,从而使数字档案具备传统档案所具有的原始性、凭证性和长期可读性。

    5、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针对不同利用对象,通过不同渠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分层共享,方便、快捷满足各类用户利用需求。

    6、配套建设数字档案馆保障体系,确保数字档案馆系统安全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应当具备“收集、管理、保存、利用”四项基本业务功能,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及其数据安全维护等功能。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还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馆藏数字档案信息,特别是由电子文件归档形成的电子档案信息的可靠和可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功能可以根据信息化发展和档案管理的要求而有所侧重并不断拓展。

    1、收集功能要求

    系统应当具备接收立档单位产生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对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和采集重要数字信息资源等功能。

    (1)系统能够根据相关要求接收立档单位产生的各类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并在建立一整套接收机制基础上,保证接收过程责权明确,杜绝安全隐患,从源头上保证数字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

    (2)系统应当提供选择在线接收和脱机接收方式。

    (3)系统应当能够批量导入或导出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靠和可用。

    (4)系统应能对在线或离线接收的档案数据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验证。

    (5)系统应具备目录数据和内容数据等多种信息资源的采集功能。

    2、管理功能要求

    系统能够对所接收的各类数字档案信息进行整理、比对、分类、著录、挂接、鉴定、检索、统计等操作,使无序信息有序化,并实施有效控制。系统应能:

    (l)按照设定的分类方案,将数字档案信息存储到系统中,或根据管理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2)过滤重份数据和重新分类、编号。

    (3)对档案内容进行抽取和添加元数据等操作。目前档案管理都是基于目录数据库挂接方式来实现,将来不排除使用新的技术方法对数字档案进行有效管理。

    (4)辅助人工完成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

    (5)对档案内容数据及其元数据等相关信息建立持久联系,形成长期保存档案数据包和利用数据包。

    (6)对档案类型、数量大小等按照设定要求进行统计、显示或打印输出所需各类档案信息。

    (7)辅助完成馆藏实体档案编目(著录、标引)、整理、出入库房管理等工作。

    (8)定制档案业务流程或进行流程再造。

    3、保存功能要求

    系统能够实现对数字档案长久的安全保存,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长久保存策略的确定,二是存储架构选择。

    3.1 长久保存策略

    长久保存策略包括存储格式的选择,检测、备份和迁移等技术方法的采用等。

    (l)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格式,暂时未制定标准的,选择开放格式或主流格式。

    (2)定期对载体及其软硬件环境进行读取、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根据数据重要程度以及管理和利用的需要,选择在线、近线、离线、异地、异质和分级存储等技术和方式。

    (4)计算机软硬件以及技术或标准规范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重大事件时,为了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可读,应采取迁移等手段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技术处理。

    3.2 存储架构选择

    根据档案数据量和管理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存储技术及其相关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选择存储设备的首要因素。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数字档案馆的数据量和利用并发用户数的需求,以保证数字档案馆合理安全的存储容量和较快的网络传输速度,适当选择采用单一应用平台,配备数据库服务器、文件存储器、备份服务器、备份软件等构成的存储服务平台,以及采用 SAN 、NAS 、 DAS、IP-SAN 或其他形式的存储技术方法。

    4、利用功能要求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应当根据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和网络条件,分别通过公众网、政务网、局域网等建立利用窗口。系统应能实现档案查询、资源发布、信息共享、开发利用、工作交流、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应当:

    (1)能够运用最新检索技术方法满足利用者在各种利用平台对档案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全面的利用查询要求。

    (2)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或特定载体发布档案信息和信息资源共享。

    (3)能够辅助进行档案信息智能编研、深度挖掘。

    (4)能够为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提供在线交流平台、远程指导、远程教育。

    (5)能够辅助开展数字档案的增值服务。

    (6)能够进行档案利用访问量统计、分布分析、舆情分析等相关工作。

    (7)能够对用户、数据项、功能组件进行利用权限的角色授权处理,能够进行门类设置、结构没定、字典定义等系统代码维护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9: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