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范文

    刘甦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106例糖尿病患者, 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分为访谈组和常规组, 每组53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 访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结果 访谈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94.34%高于常规组的81.13%, 心理症状评分(32.34±2.45)分低于常规组的(50.54±4.31)分, 生存质量评分(69.39±4.98)分高于常规组的(48.18±

    4.36)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可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持续性及有效性, 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糖尿病;自我管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4.09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患病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若不能及时诊治及控制不良, 可引起心脑血管、眼、肾脏、神经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疾病发展的关键。动机性访谈是基于患者为中心, 充分尊重患者的基础上促使患者主动认知自身行为的不健康, 并激励患者对纠正不良行为后的生活质量及疾病康复充满期待, 从而挖掘患者潜力, 达到患者从内心激励自己彻底改变不良行为, 控制疾病的目的[2]。本研究采用动机性访谈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 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分为访谈组和常规组, 每组53例。访谈组男26例, 女27例;年龄45~67岁, 平均年龄(54.32±11.63)岁;病程5~15年;常规组男28例, 女25例;年龄46~66岁, 平均年龄(55.74±11.52)岁;病程5~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及排除标准:全部患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可以配合完成动机性访谈, 且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严重精神障碍、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及患者及家属对谈话不配合的患者。

    1. 2 研究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疾病相关知识告知及健康行为的指导, 药物应用方式及血糖自我监测指导等。访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 具体为:参与动机性访谈研究的护士必须经过培训, 掌握动机性访谈的意义、内容及评价方法。访谈共分为三次, 结合患者的出院指导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①第一次访谈:访谈护士充分评估被访谈患者的一般资料, 充分掌握患者目前对疾病的治疗依从性及患者对健康行为的期望及信心。理解患者对疾病的及焦虑及生活质量下降的抑郁心理。站在患者的角度与患者进行访谈, 访谈过程中注意倾听患者的陈述, 并通过引导及启发的访谈模式逐渐将访谈的焦点引入到自我行为管理的内容上开展讨论, 耐心分析讲解, 与患者共同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对疾病的影响。

    ②第二次访谈:在第一次访谈的基础上, 充分了解患者认知的自我管理行为对疾病的控制程度, 进一步评估患者对自我管理行为的期望及改变不良行为的信心, 倾听并启发患者讲述对促进健康行为的担忧及看法。针对患者的特点及不同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患者梳理个性化的健康促进方式并鼓励患者制定个性特点的健康行为促进计划及目标, 并讲解目标实现后对患者自身及家庭的优势, 促使患者对健康行为促进后取得的效果充满期待并能够努力实施自我管理, 促进健康行为的持续发展。③第三次访谈:与患者共同总结并回顾实施健康行为后取得的成效, 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疾病控制状态等。针对患者目前的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指导及提供护理服务, 适时的为患者提供预防性照顾, 满足患者的需要。

    ④出院指导及随访:出院前再次与患者进行沟通, 确定患者自我管理健康行为信心, 并再次与患者制定出院后的健康促进计划及目标。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 1次/周, 针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及处理, 监督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的能力并督促患者主动实施健康行为。干预后的1个月告知患者到医院复诊, 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促进的持续性进展, 评价动机性访谈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①自制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评价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 总分100分。≤60分为有所了解;60~85分为熟悉;≥85分为掌握。总掌握率=(熟悉+掌握)/总例数×100%。②自制糖尿病心理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 满分90分, 分数越高患者的负性情绪越重。③自制糖尿病健康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 总分80分, 分数越高患者的生存资料越好。全部患者均参与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访谈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94.34%高于常规组的81.13%, 心理症状评分(32.34±2.45)分低于常规组的(50.54±4.31)分, 生存質量评分(69.39±4.98)分高于常规组的(48.18±4.36)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 动机性访谈可明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 促使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增加, 患者主动参与健康行为的促进过程并积极持续进行,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的应用之外,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合理性至关重要。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患者基本在病情控制后出院, 需要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才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3-5]。因此, 动机性访谈护理及延续护理充分保证了患者的疾病指导及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督促及监督, 患者必须要在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后才可以认识到自我管理技能提升的重要性。动机性访谈以患者为中心, 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 对患者进行启发, 引导式的激励, 消除患者对疾病的负性情绪, 使患者积极的参与自我管理计划的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中, 促使患者在充分掌握疾病知识的同时提示自我管理能力[6-8]。

    综上所述, 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可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持续性及有效性, 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丹, 徐土珍, 刘玉慧, 等. 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的meta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9):1040-1045.

    [2] 颜萍平, 汤观秀, 高飞, 等.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15):32-36.

    [3] 刘晓晨, 杨富国, 王卫红, 等. 动机性访谈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16):1-7.

    [4] 梁月新. 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3):390-393.

    [5] 朱颖. 动机性访谈对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指标、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7(17):29-31.

    [6] 黄皿, 谢蓉芝, 李粉玲, 等. 动机性访谈在特诊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临床护理, 2014(7):67-70.

    [7] 宋瑞, 曾洁, 万芳, 等. 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16(16):72-75.

    [8] 杨丽萍, 周敏, 许云. 动机性访谈在糖尿病健康教育领域内的应用现状.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2015(16):107.

    [收稿日期:2019-04-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