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膝半月板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
范文 | 杨修玲 闫凡香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膝半月板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6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及延迟康复组, 各28例。早期康复组于术后立即开始行康复护理, 延迟康复组于术后3个月后开始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早期康复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1.5±5.24)分, 高于延迟康复组的(83.0±3.8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优良率85.7%, 高于延迟康复组的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半月板损伤后早期系统的运动康复护理可最大限度地防止肌肉萎缩, 有利于半月板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 早期运动康复护理;膝半月板损伤;功能障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4.098 Effect of earl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functional recovery of knee meniscus after injury ? YANG Xiu-ling, YAN Fan-xiang. Zaozhuang Municipal Hospital, Zaozhuang 277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earl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functional recovery of knee meniscus after injury. Methods ? A total of 56 patients with knee meniscus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delayed rehabilitation group, with 28 cases in each group.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 and delayed rehabilitation grou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t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Lysholm knee score and knee function recover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 The Lysholm knee score in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91.5±5.24) points, which was higher than (83.0±3.88) points in delayed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cellent-good rate 85.7% in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50.0% in delayed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 Early systematic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fter meniscus injury can prevent muscular atrophy to the maximum exten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meniscus. 【Key words】 Earl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Knee meniscus injury; Dysfunction 半月板具有傳导负荷、稳定关节等作用, 是膝关节功能实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外伤和剧烈运动等是导致半月板损伤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半月板损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是常见的关节内膝损伤之一[1]。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是目前的主要手段, 但术后易出现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及肌肉萎缩等术后并发症。因此, 对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进行科学性的护理对其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半月板损伤患者56例, 对其中28例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护理, 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 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半月板损伤患者56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延期康复组, 各28例。早期康复组中, 男15例, 女13例;年龄18~62岁, 平均年龄(29.85±10.74)岁;发病部位:右膝13例, 左膝12例, 双膝3例。延期康复组中, 男14例, 女14例;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29.97±11.68)岁;发病部位:右膝14例, 左膝12例,?双膝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 均符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18岁, 且≤65岁;③患者术前未经治疗;④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2 排除标准 ①心、肝、肾等器官或造血功能严重障碍者;②精神疾病者;③术后感染者。 1. 3 手术方法 两组均取常规的关节镜术式, 将关节镜头及探勾等器械通过髌骨下前外侧入路与髌骨下前内侧入路置入, 膝关节取直位观察髌上囊、髌股关节面、内测沟, 取膝关节屈曲90°外翻位观察内侧半月板, 取膝关节屈曲15~30°时观察内侧半月板后角、股骨内外髁、髁间窝(包括前后交叉韧带)、胫骨内侧半月板与外侧平台负重区软骨、外侧半月板(膝关节4字位)及外侧沟。通过关节镜头及探勾等器械的探查确定半月板损伤的位置部位和类型, 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1. 4 护理方法 延迟康复组于术后3个月后开始行康复护理。早期康复组于术后立即开始运动康复护理, 具体如下:①在运动康复训练时采用俯卧、仰卧以及四点跪地的姿势训练患者躯干和髌骨关节肌肉的协调性与耐力性[2]。在康复护理期间, 运动训练的定位逐步变得功能化, 且将患者的身体负载逐步增大至身体承受最大值的50%~70%, 以训练患者肌肉的力量和质量。②在这些训练过程中增加一个附加训练, 通过患者身体承受最大值的5%~10%的小负载来训练患者的爆发力(高速重复)和运动控制能力。③针对退化的肌肉实施肌肉疲劳训练以增加肌纤维间的血运, 以增强患者身体负载时肌肉纤维的活性。运动康复训练由专职运动护理人员指导实施, >2~3次/周。④在患者适合步行时或术后4个月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氧步行, 起始5000步/d, 每周增加10%;步行>10000步/d时, 每周增加5%, 12500步/d为上限。有氧步行对患者有三大益处:a.增加患者的总运动量;b.提高患者身体的携氧能力;c.增强患者肌肉脂肪酸氧化能力。 1. 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Lysholm 随访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比较两组Lysholm评分, 评分越高, 膝关节功能越好。采用Molster分级标准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分为优、良、可、差四级。优:>90分;良:81~90分;可:71~80分;差:≤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 早期康复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1.5±5.24)分, 高于延迟康复组的(83.0±3.8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早期康复组优良率高于延迟康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半月板是一种新月形的纤维软骨, 其横断面为三角形, 外厚内薄, 上面稍呈凹形与股骨髁相吻合, 下面为平的和胫骨平台连接[3]。半月板具有保持膝关节稳定、协同关节活动、负载及减震等作用。近年来, 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半月板损伤呈现逐年增加趋势。通常, 半月板损伤的疼痛会长时间折磨患者, 还会引起患者躯干肌功能和结构以及心肺状态的变化[4]。 术后康复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 降低残疾率, 康复退化功能。虽然有证据显示:运动锻炼在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中具有不错的功能恢复效果, 但是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却未达成共识[5]。而且,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的持续时间是过于短暂的, 导致不能够长期的促进人体某些功能的退化。因此, 需要新的运动康复计划提高康复训练效果。在本次研究中, 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内容涉及肌肉的协调性和耐力性以、膝关节的灵活度以及有氧步行等, 结果显示, 早期康复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1.5±5.24)分, 高于延迟康复组的(83.0±3.8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优良率85.7%, 高于延迟康复组的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更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半月板损伤多发现于右膝, 性别上男性半月板损伤比例大于女性, 发病率高峰在20~29岁间。本次研究中的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未对患者的年龄做以限定, 更能显示出该康复计划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是治疗膝半月板损伤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减少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从而提高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锴. 关节镜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4):69-70. [2] 张磊, 郭英萍, 项毅, 等. 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术后的护理与康复训练.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0):164-165. [3] 吴利军.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的临床观察. 医药论坛杂志, 2015, 36(5):38-39. [4] 宋升, 芮永軍, 蔡福金, 等. 半月板损伤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2, 20(4):44-45. [5] 魏小康, 赵金忠. 半月板损伤治疗研究进展.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 33(2):114-117. [收稿日期:2018-12-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