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南通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移动源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
范文 | 陈琰 摘 要: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南通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中移动源的工作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移动源;分析;建议 大气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正式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机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废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贡献份额持续增加,我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总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近年来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燃煤锅炉淘汰所带来的氮氧化物减排量,防治移动源废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本文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結果,对南通市移动源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 总体情况 南通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移动源的普查对象为2017年度全市范围内的机动车污染源、非道路移动污染源和油品储运销污染源。机动车污染源包括载客汽车、载货汽车、低速汽车和摩托车。非道路移动污染源包括飞机、船舶、铁路内燃机车、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储运销污染源包括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 根据《南通统计年鉴2018》数据,2017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96.2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44.5万辆,占比73.65%,载货汽车8.1万辆,占比4.12%,摩托车41.32万辆,占比21.06%。载客汽车中小型客车142.2万辆,占载客汽车总数的98.4%,载货汽车中轻型货车、重型货车分别为4.9万辆、2.2万辆,分别占载货汽车总数的60.28%、27.41%。农业机械总动力410.64万千瓦,民航飞机起降2.86万架次。 2 污染物排放分析 南通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移动源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是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计算方法是利用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信息,获取移动源保有量、燃油消耗及活动水平信息,调查油品储运销活动水平信息,根据排放系数核算污染物排放量。 不同类型移动源各类污染物排放占比情况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机动车中,氮氧化物、颗粒物是载货汽车排放量占比最大,分别占机动车排放量的75.7%、85%,挥发性有机物是载客汽车占比最大,占机动车排放量的81.6%;非道路移动源中,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均是工程机械占比最大,分别占非道路移动源排放量的84.38%、77.03%、87.56%;油品储运销环节不涉及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储油库和加油站。 统计三类移动源污染物排放占比,可以看出氮氧化物、颗粒物均是非道路移动源贡献率最大,占比分别达62.06%、83.45%,其次是机动车,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贡献率分别为37.94%、16.55%;挥发性有机物是机动车贡献率最大,占比达56.32%,其次是非道路移动源,占比30.61%,油品储运销环节占比最低,为13.06%。 统计分析不同车型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可以看出虽然重型货车保有量仅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23%,约为小型客车保有量的六十五分之一,但是氮氧化物、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分别占全市机动车排放量的60.64%、42%,是小型客车排放量的7.5倍、13.6倍,小型客车的挥发性有机物贡献率最大,占全市机动车排放量的79.19%。 3 结论 1)三类移动源中,机动车对挥发性有机物贡献最大,非道路移动源对氮氧化物、颗粒物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机动车。 2)机动车中,小型客车的挥发性有机物贡献率最大;重型货车的氮氧化物、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 3)非道路移动源中,工程机械对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的贡献率均是最大。 4 相关建议 1)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加快车船结构升级。要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综合施策、系统推进,着力加快铁路、水运运能升级,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短板,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转移。要加强多式联运主体培育,大力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江海直达运输和江海联运等,降低大宗货物公路运输比重,减少重型柴油车使用强度,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要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全力服务新能源汽车上牌,加强货运超限超载治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大力淘汰老旧营运车辆,严格查处报废车辆上路行驶违法行为,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重塑公路货运行业生态,推进公路货运行业转型集约发展。 2)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一是要加强机动车生产、销售和注册登记等环节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生产、进口、销售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的违法行为。对新生产销售车辆的OBD、污染控制装置、环保信息随车清单等开展抽查核验,抽测道路实际排放情况。二是要推行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执法模式,推进机动车联合执法的常态化、制度化。三是要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要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严格管控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四是要加强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强化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协调与联动机制,加大监督频次,切实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 3)做好油品质量升级。要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停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切实加强成品油经营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油品,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取消普通柴油标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