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二战后英法中小学传统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范文

    摘 要: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和百科全书主义课程理论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在英国和法国有明显的表现。二战后,随着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育理论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目的消除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改革

    不同的课程主义传统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背景。每种课程主义也有自己的特点,在不同的国家被充分体现。二战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课程主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政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改革传统教育。

    1 政府对英国、法国传统教育改革措施

    1.1 二战后英国要素主义教育传统的改革

    中学课程的民主化很难与认为只有未来“哲学王”才有权利高级知识的传统观念协调起来;同样,在有关高层次知识的传统观念十分严格的情况下,要提倡设置与大多数学生的未来职业与社会状况相关的知识课程也是非常困难的。

    《1988年教育改革法》。长期以来,英国学校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要求,课程设置是办学者和学校自己的事情,政府并不干涉。实施国家课程是近年来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1988年教育改革法》明确指出,国家课程应达到两种目的:一是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智力和体力方面的发展;二是为学生将来成年生活中的机会、责任和经验作准备。法案规定了国家课程的核心学科(包括数学、科学和英语)与基础学科(包括历史、地理、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及外语)。为加强国家课程的实施及对国家课程的成绩评定,英国政府设立了“国家课程委员会”和“学校考试与评价委员会”,分别对课程和评价进行管理。

    1.2 二战后法国百科全书教育传统的改革

    1)《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45年,二战结束不久,法国议会就组建一个新的教育改革委员会,任命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为主席、儿童心理学家瓦隆为副主席。该委员会在1947年正式向议会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又称《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一下简称“方案”)。“方案”批评了法国教育的弊端,就各级各类学习的组织、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具体改革意见。“方案”成为战后初期法国教育改革的依据,而且在法国教育史上也是重要的改革文件。该“方案”在中等教育改革主要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是方向指导阶段,在完成初等教育之后,所有学生不用参加考试即可全部升入中等教育机构。在中等教育的前四年,所有学生学习相同的课程,由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天赋、兴趣等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发展方向给与指导。第三阶段是决定阶段,在四年的方向指导性的中等教育阶段结束后,学生分别进入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学习,一类是学术型学校,一类是技术型学校,一类是艺徒制学校。三类学校都是三年制。学生在18岁时结束免费义务教育。

    2)《教育改革法》和《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在戴高乐领导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期间,为了实现法国教育与当时强国发展同步,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1959年1月颁布的《教育改革法》。改法规定6—11岁为初等教育,完成初等教育之后,除了个别不适于接受中等教育的儿童外,其余儿童都可进入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也就是两年的观察期教育(11—13岁),两年后进入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13—16岁),这个阶段分为四种类型,即短期职业型、长期职业型、短期普通型、长期普通型。1959年的教育改革由于不够灵活,难以操作,所以在实践中并未能完全实施。

    同年12月,法国还颁布并实施《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该法规定国家采取“简单契约”的形式,分别给与私立学校财政资助,但要求私立学校必须采用公立学校的生活规则和教学大纲,接受国家监督。1968年,戴高乐政府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移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在中等教育改革中,法国开始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推行能力分組的改革实验。能力分组实验主要有三种类型。在能力分组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个体的了解更加深入,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有了明显进步。

    2 英、法教育传统不同

    2.1 英国教育传统:专门性、个体性、道德性

    英国的传统课程实践可以从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要素主义中去理解。这种哲学从19世纪开始流行,它认为真正的自由教育能够通过几门精心选择的学科来得到最好的实现。这些学科的内在逻辑和一贯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们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呈现,为学习者提供社会统治者所必需的智力技能和道德品性的训练。主要学习音乐和体育。音乐实际上,意味着学习与高层次文化密切相联系的各种事物,然后通过算术、几何、天文、和声的学习能发展人的理智,并能发展对永恒事物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整个20世纪,为英才及大众开设的自由教育课程都限于几种主要的“学术性”学科。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在学科中做出选择。像学生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可以选择科目,每门科目成绩单独记分。在英国,在专业化与个人选择之外,还有第三条重要原则,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道德观。在英国的要素主义传统中,这一道德观演变为英才教育必须培养英才公正、正直、恪守诺言等品质——简而言之,培养智慧而不是聪明。个人主义和专业化的原则是对道德主义的补充。

    2.2 法国教育传统:普遍知识、统一标准、实用性

    法国的百科全书主义课程传统不同于英国要素主义课程传统,英国的教育是通过几门精心选择的学科来实现,而百科全书主义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有价值”知识。早期学习不应分科,因为这可能导致排斥有效学科的现象。所有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和次序中应普遍的学习相同的知识。在整个法国的所有学校的同年级学生都按相同步骤学习相同知识,课程是全国统一的。法国百科全书主义课程传统也不像英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学科中做出选择,而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小学生在各个年级末,必须达到一定的学术标准,达不到标准的被迫留级。毕业考试也不可以选择科目,进行全国统考。百科全书派学者相信可以通过改革和有效的中央政府管理来实现社会进步。而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的组织可以理性思考和理性知识的运用来实现,注重实用性。

    3 结语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与百科全书主义课程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要素主义课程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百科全书主义课程传统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课程理论有自己的特点,在英国和法国得到充分体现。这两种课程理论虽然当时可能存在弊端,但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英]B.霍尔姆斯,M.麦克莱恩.比较课程论[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1.6.

    [2]鄢凤霞.夸美纽斯百科全书主义课程理论[J].智库时代,2017(06):290+292.

    [3]武翠红.传统与变革:英国教育史学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张齐(1995-),女,汉族,黑龙江讷河,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外国教育理论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