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鉴往知来:艺术复兴城市之路 |
范文 | 殷媛媛 摘 要:文化一词在拉丁语中的原意为“市民”或“城市居民”。由此可见文化是由人类的聚居而得到发展的,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野蛮生长”以后,当前中国城市也进入了一个转型更新期,无论是城市改造,亦或是城市的更新,都“不仅仅关系到数字和比例,而是要创造一种人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和具有持久活力的城市生活。” 关键词:城市复兴;文化场景 ;文化空间创新 著名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刘易斯所论述的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介质。城市不仅仅是居住生息、工作、购物的地方,它更是文化容器和新文明的孵化器。作为人类文化的容器和改造人类的“文化场域”,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文化的涵容、创造、扬弃与创新建构,形成一种支撑成长的动力。 1 艺术复兴城市的热现象 2000年新加坡制定了《文艺复兴城市》战略,提出新加坡的发展目标是“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2009年,法国提出首都巴黎未来20年的拓展计划,取名《大巴黎》,目标是重塑巴黎,重回昔日的世界艺术中心,成为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环保大都市,而野心勃勃的阿布扎比,启动了预算270亿美元的囊括了古根海姆阿布扎比,阿布扎比卢浮宫在内等五个文化项目……在这一系列动作先驱毕尔巴鄂古根海姆无疑是艺术复兴城市最为经典的案例。1993年毕尔巴鄂市政府决定与古根海姆集团合作,由世界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主持设计古根海姆博物馆毕尔巴鄂分馆。在隨后二十多年间毕尔巴鄂成功的由一座工业城市转型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2 艺术复兴城市的冷思考 大量文献在探讨毕尔巴鄂城市更新的优秀经验时,聚焦于大型文化类旗舰项目为城市带来的直接收益,而无视了毕尔巴鄂政府在“后古根海姆时代”对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全盘考虑的重要作用和依照发展战略推行的一系列文化导向性城市更新措施。古根海姆博物馆只是毕尔巴鄂后续二十多年间城市更新的一个出发点。文化建筑与城市的复兴并不一定能够完美契合,毕尔巴鄂效应也不能被完全复制。 伴随着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城市也进入了一个转型更新期。如果通过现实的发展路径和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呈现和发挥文化的影响力、作用力,是当前城市转型中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3 艺术复兴城市的思维探讨 3.1 战略性整体布局,强化艺术“触媒效应” “触媒”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改变和加快化学反应速度,而自身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触媒效应”即是触媒在发生作用时对其周围环境或事物产生影响的程度。根据20世纪末设计师韦恩和唐·洛干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提出城市设计的触媒效应,城市环境中的各个元素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一个元素发生变化,它就会像化学反应中的“触媒”一样,影响或带动其它元素发生改变。如前所述,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分馆的建设即为毕尔巴鄂城市复兴的“触媒”,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触媒效应”。 然而,城市发展对文化的理解不可过于片面,文化导向型的城市更新既不单纯体现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不局限于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大型旗舰项目虽然可以帮助城市吸引私人投资,发展旅游经济,在最短时间内塑造新的城市形象,但他不是城市发展的万灵丹。城市复兴是一个整体性的布局,应该从宏观角度,统筹协调各方面因素,站在战略性的高度,采用综合性的手段从文化政策框架,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教育体系以及培养文化凝聚力等多个角度全面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多维立体的文化城市形象,这样既能避免单打独斗、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又能保证发展策略的关联度和延续性,从而积极、稳妥、扎实、有序的推进城市发展走向纵深。 3.2 培育文化场景,构建蕴含文化价值观的城市空间 以特里·N· 克拉克(Terry Nichols Clark)和丹尼尔·西 尔佛(Daniel Aaron Silver)为代表的新芝加哥城市学派,提出了“场景理论”,以阐释城市发展的新现象。在克拉克看来,“场景”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包括社区、实体建筑、人群、特色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价值五项基本要素。场景理论指出,由各种城市消费娱乐设施组合形成的特定场景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这些文化价值取向吸引着不同人群前来居住、生活和工作,最终推动城市的更新与区域的发展。这一过程可以被形象地表述为“石子投入水中所产生的涟漪的扩散现象”,即场景蕴含并彰显的文化价值 向外传播,可以吸引创意人群的到来,借由 特色活动,文化价值会进一步向外围扩散,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更多的人群,恰如涟漪不断向外波动扩散,最终驱动这一地区或城市的发展,这正是场景的魅力。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构建城市的文化场景: 3.2.1 挖掘城市历史文脉,激活城市精神母体 地方文脉是地方文化场景营造成功以及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宝贵资源之一,“城市记忆”是被集体感知的文化认同,是生活在这个场域中的人们共同的文化积淀,它可以是一段婉约静雅的昆曲,也可以是街边一顿热辣辣的火锅……城市复兴、城市改造的过程实则是人文关怀的过程,关怀城市公民,本质是寻求城市文化认同,实现公民理想身份,消弭人们的心灵距离。因此应站在传统的内部以历史文脉为主题,以文化创意为主线,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场景,追回那个“活泼泼”的城市记忆,重新激活城市的精神母体。 3.2.2 关照城市美学空间,打造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它的肉体,是城市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公共艺术是植入公共土壤中“种子”,是艺术盛开文化之花,使城市更具鲜明的特色。巴塞罗那被全世界评论者称为世界上最摩登和最有活力的城市,也被赞誉为城市规划最前卫的符号,为什么它能够得到如此高评价?这座艺术之城的魅力得益于她推行了一个半世纪的公共艺术,将城市美学践行到每一个细节。从美国的“百分比艺术计划”,到悉尼的《公共艺术政策》等,都是在强调以审美的维度,打造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象征符号,形成城市鲜活独特的形象。 3.3 创新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在其著名的“钻石模型”中突出了文化的价值--“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城市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它不仅需要文化场景,更需要文化、艺术、产业、空间的整合,发展城市自身的特色文化产业,不仅对整个城市的经济有拉动效应,更会成为一个城市上的名片,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英国著名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领导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的前言中所说:“要达到城市的复兴,不仅仅关系到数字和比例,而是要创造一种人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和具有持久活力的城市生活。”文化、艺术就是植入城市空间的种子,他将引发城市活力的裂变,实现城市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范周.文化产业论纲[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2]卜希霆、刘荣.创意营造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方丹青、陈可石、陈楠.以文化大事件为触媒的城市再生模式初探—“欧洲文化之都”的实践和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