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民办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培养模式探析
范文 摘要:为发展民办高职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使民办高职院校在稳定中发展壮大,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创建学校品牌,吸引生源。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有一支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校总不能一直高薪聘请资深教师或兼职教师代课,所以必须加强新任教师的培养工作。以探析民办高职院校新任教师的培养机制为目标,探讨从“校内”、“校外”等多方面,摸索构建一套系统性和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民办 高职院校 新任教师 培养机制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特别是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大力扶持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这是国家振兴高等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重要策略手段。为了主动适应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服务,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支持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但是,总体上而言,民办高校,特别是为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民办高职院校还远远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一方面,地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数量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展的质量还有待提高。通常情况下,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而这就必须靠有一支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强大的师资队伍,否则教学质量那就是一句空话。学校总不能一直高薪聘请资深教师,所以新任教师的培养工作无疑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首要任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必须明确培养教师的对象和目标,努力构建一套系统性和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学校不断的稳定、发展壮大构筑坚实的人才基础。
1 民办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培养现状
1.1 民办高职院校对新任教师培养重视不够 民办高职院校对新任教师的培养一般只是安排跟随地方教育厅组织的岗前培训,再就是安排一些针对上课需要的多媒体课室使用方法的简单培训,其他的培养安排就少之又少了。而岗位教育以教育法规、教学理论、学校相关制度的课堂讲解为主,与实践教学技能相关的的内容涉及很少,无法提高新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高职院校教师的课时量一周的标准一般都在10到14节,加上一般都超标安排在20节左右,课时负荷普遍较重。这也造成,新任教师平时忙于备课应付教学,自身根本无暇顾及对教学技能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疏于教学经验的总结。而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重视教师完成的工作量,而疏于考虑培养问题了。
同时,由于民办高校,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办学模式,而不像公办院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所以,民办高职院校对于新任教师培养方面给予的资金支持也是相对较少,重视不够。
1.2 民办高职院校对新任教师培养机制不全 一是新任教师初进大学讲台,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资源,是非常急需学校的帮助的,然而学校对新任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帮助非常有限。有的学校虽然表面执行“导师制”,但缺乏具体措施和资金支持,基本流于形式。民办高职院校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对于“导师”培养其他老师的责任心不强,如果给予激励性的奖励不够是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的。而有的学校干脆连形式性的政策也不提。
二是民办高职院校对于新任教师的考核不利于新任教师的成长。大部分院校对教师进行考核时都采用将其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量化成分数然后相加的办法。而新任教师在这些方面都相对处于劣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付出非常大的精力去备课、设计、思考等但这些内容往往无法量化,致使考核不科学、不客观、不公平。而学院一般都不安排对新任教师的单独的考核。如果再被安排到授课难度大的专业、班级,那就更加糟糕了。
同时,在教师申请科研项目中,存在着偏向高学历、高职称和多成果数量以及论资排辈等现象,而新任教师一般都是职称低、成果少,自然也难以拿到科研项目,势必引起新任教师的不满,从而散失动力。
2 建立系统有效的民办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培养模式
首先,明确一下新任教师,其中一部分是应届毕业生刚走上教师岗位,这部分教师一无教学实践经验,二无企业技能实践经验;还有一部分是毕业一段时间后再进学校任教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但没有教学实践经验,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
民办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对新任教师的培养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给以政策和经费的大力支持,把对新任教师的培养工作当做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来抓,指派专任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有目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
2.1 强化院系教研室在新任教师培养中的功能 学校要强化院系部的教研室在培养新任教师工作中的功能,充分调动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力量,把教研室建设成新任教师培养的摇篮。一是设置专业导师,提高新任教师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课题掌控技巧和教学水平。这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行政命令,必须要出台具体细则,不但要给予专业导师奖励鼓励,而且要对其提出具体要求,使得专业导师对于新任教师的培养并不是助人为乐的自愿行为,而是一种任务和责任。专业导师必须对新任教师尽心培养,相互监督,硬性推动。二是要在教研室内部贯彻落实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制度。利用同一门课程,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等要素,组织相关老师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建设学习型组织,积极倡导友爱和谐的工作环境。三是充分利用建设示范性专业等形式,发挥名师、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新老教师积极参与到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工作中来,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创作新的教学资源资料等,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通过组织开展教学观摩、教学能力竞赛、操作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新任教师的教学技能。
2.2 利用校企合作,强化新任教师培养 当前,一般的校企合作仅是针对学生下企业实习实训而合作建立基地的形式。其实,学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把新任教师培养工作也纳入其中,拓展校企合作内容和模式。一是派遣新任教师寒暑假以及平时闲暇时间下企业实践,提高专业岗位实践技能。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专门安排新任教师先到企业相关岗位实践半年到一年时间,积累技能实践经验,而后再走上讲台。这样,经过企业实践锻炼的老师就比较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和技能的人才,回到学校后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就能轻松把握教学重点,所授知识也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只要新任教师觉得有需要下企业,就可以安排或自行找时间下企业观摩学习,提高实践能力,把握实际工作技能。二是为新任教师安排企业导师。在企业导师的帮助下,迅速深入了解专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把握理论知识在实践应用中转化的难点、重点和技巧。新任教师的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制要坚持执行一定的时间,使得新任教师可以得到长期指导,在两种导师的共同帮助下,新任教师有望能迅速成长起来。三是校企合作还可以共同设计项目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实施效果评估,不但可以促进新任教师的成长,也为老教师提供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搭建平台。校企合作,形成教师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双主体”,真正培养出“双师型”教师。
2.3 加强校-校合作,培养新任教师 新办民办高职院校和有待发展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校与校之间的合作,培养新任教师。一是组织安排新任教师到合作的资深高职院校、示范性院校学习,向模范教师、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二是学校还可以组织新任教师到合作院校进行进修,学习和工作。三是邀请合作院校名师、模范教师到本校为新任教师开展培训。总之,充分利用兄弟院校资源,积极为新任教师培养创造条件。
2.4 加强校-政合作,为新任教师培养创造机会 学校要加强校政合作,积极充分利用政府资源为新任教师培养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一是争取政府对高等院校新任教师培养的专项资助经费的支持,为新任教师培养筹集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争取多与政府合作,搭建新任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平台,满足新任教师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
总之,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培养,必须打好“校内”和“校外”两个战场,要积极“走出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创建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和发扬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为新任教师的成长给予足够的精神和物质支持,这样才能培养出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切实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2010年7月21日).
[2]张婷.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3(6).
[3]乔树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8(11).
[4]孙蓓雄.“双师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作者简介:余伦臻(1979-),男,广东湛江人,管理学硕士,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