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煤矿企业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王修华 摘要:安全是煤矿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对煤矿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煤矿企业岗前培训的重要性,研究分析煤矿企业在岗前培训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煤矿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岗前培训 企业管理 安全生产 1 煤矿工人岗前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受到“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 在我国,目前从事煤矿生产的工人,尤其是生产一线的采掘工人,其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使得自身思想松、懒散等。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掺杂这些观念,那么就容易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进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对煤矿工人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如果岗前培训工作不到位,使得没有接受培训或者培训不好的工人仓促上阵,那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就会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造成一些事故,威胁到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对煤矿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岗前培训,一方面提高工人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使煤矿工人能够懂法、熟知安全常识、掌握操作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培训工作者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 岗前培训实践经验及问题 2.1 提高培训教学的实验技能。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实验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实验可以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和行为。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瓦斯检定仪、风表、自救器等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2.2 注重积累实践生产经验。岗前培训质量的高低受传授实际生产经验的多少的影响和制约。在岗前培训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密切结合,进而将理论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实践能力和行为。因此,为了提高岗前培训的效果,培训机构要积极鼓励培训者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和锻炼,同时制定完善的实习计划,通过深入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熟悉矿井中的各个生产系统,不断巩固和强化培训者的实践能力。 2.3 进行岗前培训时,对于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需要加大培养的力度,同时有针对性的增加涉及煤矿安全生产的培训内容。 2.4 在岗前培训过程中,传统的格式化培训模式得到普遍采用,这种培训模式教条、死板、毫无创新意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培训工作的需要。为了进一步适应形势的变化,需要改革创新培训方法。 3 岗前培训实验环节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生产过程中,要求煤矿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并且受到井下“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一方面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岗前培训让他们掌握自我防护技能。 岗前培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通过岗前培训,一方面帮助煤矿工人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例如:为了让煤矿工人直观地熟悉下井用的矿灯和自救器,在培训过程中,需要用真实的矿灯对工人进行实践教育,从矿灯房领取矿灯开始,对矿灯的电池外壳、电缆连接处,以及灯光的光亮程度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有发现问题,需要立即更换,在井下如果发现矿灯存在问题,在井下工作面进行现场维修是绝对不允许的;对于自救器,当煤矿发生火灾、瓦斯爆炸时,自救器的重要性非常明显,根据要求需要在30s内正确佩戴好自救器。然后现场对工人进行示范,同时讲解清楚自救器的佩戴环节、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分组,让受训人员自行佩戴自救器,进行现场演练,在一定时间内,按照要求,让每个学员认真佩戴自救器,根据实践经验显示,这种培训方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将一些常用的技能传授给学员,这些技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受训者的综合素质。培训时传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都会有所运用,这些都能够激发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在培训过程中,一些有用的实验、操作等受某些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不能做,例如:采煤机常见的故障及维护,用于装岩的耙斗机的使用、故障和维护,以及空压机、通风机的维修、操作等。在进行培训时,当讲授这些知识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实物,讲解起来比较枯燥,并且缺乏直观性,而且也不利于学员理解,针对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视频传媒等形式向工人展示相应的培训内容,熟悉相应的培训知识,然后带领他们下煤矿,现场讲解实物,帮助他们进一步熟悉、掌握相应的知识。 总而言之,实验在煤矿工人岗前培训过程中非常重要。通过岗前培训能够让学员直接了解、掌握生产必须的技能,进而帮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安全、顺利的工作。 4 做好岗前培训的改革对策 4.1 在岗前培训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岗前培训的效果。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寓教于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形象思维融入到创设的情景中,能够对学员的视觉、听觉等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培训过程中,避免其受到语言、图像的冲击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高度参与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培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4.2 一体化教学,手把手训练 在岗前培训过程中,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教授课堂理论的同时,配合相应的实验、操作等。在培训过程中,将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一些简单、体积小的设备统统搬到教室,对照实物,边讲边练,进一步提高岗前培训的效果。 4.3 在培训过程中加强交流、互动 在进行岗前培训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培训的效果,达到岗前培训的预期目的。 5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煤矿培训教学进行了简单的陈述,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培训过程中还需各位同仁予以批评指正。岗前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培训时会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并完善培训工作,努力做好培训工作,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同时也是广大煤矿职工的期盼和祈求。 参考文献: [1]郭坤,张继周.采矿高职生专业课教学浅析[J].科技信息,2010(04). [2]康冬梅.浅谈如何提高安全培训效果[J].技术与市场,2011(02). [3]莫庆军.浅谈煤矿企业“三违”人员的教育培训[N].科技创新导报,2012(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