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分析 |
范文 |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式教学新型模式进行研究,并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评价,以此为后续教师的使用提供便利。 关键词:高等数学 探究式 教学方案 1 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教学思路的最根本过程可以总结为问题的提出、解决和理性思维,也可以解释为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针对某一问题使用新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搭建知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阶段为:导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建构。 首先,导入问题阶段。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上,然后根据教学的内容引入问题,并构造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再引出待解决的问题,刺激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其次,分析问题阶段。学生借助自己积累的知识为前提,对给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维解题思路,然后主动了解与问题有关的知识,自己主动的探索发现,研究和分析问题的主要根本,既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也能增加学习分析、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完全展现出来,从中获得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增加学生的合作思想,继而增加沟通能力。最后,解决问题阶段。教师讲解完知识后,经过提问、答疑等方式,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的了解,针对学生不理解的主要问题和知识的重难点能够重点讲解,尽最大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继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探索精神,得出知识的结论,并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2 点评探究式教学模式 2.1 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高等数学不只数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有些专业学生也需要学习,因此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课题引入时就要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而不能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案。如知识点导数的概念,工科和理科学生可以通过引入经典的曲线方程中切线斜率等方式来讲解,了解物理背景下和数学几何中高等数学具有的根本意义;而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在讲解高等数学时就引入经济函数的边际成本,强调数字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价值,让学生知道实际的生产生活是高等数学产生的来源。对遇到的问题要积极面对,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就要求教师多了解专业的具体内容,多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使用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例子。 2.2 灵活使用比较法,发展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所有思维和理解的基础都是比较,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将多个相近、相反的概念、原理、问题等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不同,进而得出结论,提升对概念、原理、问题等的理解。如高等数学中积分知识,各种积分概念都会引用实际问题和问题的计算,最终得到的形式都是和式的极限。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然后不同情况的积分具有不同的应用背景和含义,上升到数学教学中,和式的形式、被积表达式、积分的范围具有不同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新积分知识的学习都与之前学过的积分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继而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丰富教学内容,也增加学生的学习视野,对多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能通俗地让学生理解了积分学的博大精深。 2.3 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在本科生培养上,“应用型人才”是培养的目标,以掌握思想方法为根本目的,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数学软件功能,借助计算机绘图,将抽象的数学表达式用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极限的学习,使用计算机动态操作将具体极限的过程展示出来,并为学生挑选好经典的示例进行操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直观化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4 重视启迪作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学习高等数学时,一般都适用人数较多的大教室,学生也较多,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老师成为课题的主体,使得有些教师只关注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对知识结论或结果的传授与掌握,忽视对知识产生发展进程的展示与探索,导致学生没有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继而没有问题意识。而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刺激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善于揭示矛盾,构建问题情景,采用启发式讲解,并结合使用提问、反问、追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教师可以灵活掌握,随时可以质疑启发。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从实际问题出发,针对其包括的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模型,经过教学过程得出模型,然后再转回利用数学理论给予解决。 3 结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景象,不仅能够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僵化问题得到解决,也能避免老师变成理论知识的直接灌输者。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多的优点,既能增加学生的兴趣,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该教学方法的使用还能促进学生和老师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自己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教师要对课题中学习的题目进行精心的挑选,这样能够在课程中有针对性的讲解,也能确保学生在课题上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并且在教学中要充分联系问题的存在背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许璐.浅谈高等数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的结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5). [2]李传伟.高职学院开设数学实验课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7(05). [3]樊守芳.高等数学实验课的探索与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作者简介:陈创创(1982-),女,江苏南京人,毕业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助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