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内经》经络体系的再认识
范文 沈志生
(如东县中医院,江苏226400)
主题词《内经》经络学说/历史阴阳学说
《内经》经络体系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由经络血管体系和经络图式体系组成,是经络研究的基础。
1阴阳学说在经络理论形成上的指导作用
1.1阴阳学说与"体表十二分法"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若用"-""+"来表示阴阳,则在外在背者为太阳"+++",在外在前者为阳明"++",在外在两阳之内者为少阳"+";在内在前者为太阴"---",在内在后者为少阴"--",在内在两阴之间者为厥阴"-"。三阴三阳与手足相配则可将体表分为十二部,每部各有其名。而经络也就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命名。
我们知道四肢部位的长骨、血管、神经都呈对称性的纵向分布,且都为1~3条,这就说明采用纵向划分的"体表十二分法"是很科学的,是"十二经脉"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古人采用的是"体表八分法"或"体表十六分法",那么我们看到的将是"八经脉"或"十六经脉","八经脉"显得过简,"十六经脉"又显得过繁;如果古人采用的是横段分法,则根本无法形成经脉理论。
1.2阴阳学说与"经络相贯,如环无端"
《素问·口问》说"阳者在上,阴者在下。"《灵枢·终始》说"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气受气于四肢,阴气受气于五藏。"《素问·调经论》说"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可见阴阳之气的流注是有方向的。故《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如此才有"经络相贯,如环无端。"
2经络的血管体系
2.1血管的分类和定名
《内经》根据血管位置的深浅和口径的粗细将血管分为经脉和络脉。《灵枢·经脉》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说明经脉是深不可见的血管,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浮而常见的血管,孙脉是从络脉分支的血管。
根据体表十二分法在血管前冠以所在部位之名即为经络之名,如桡动脉为手太阴之脉,胫后动脉为足少阴之脉,小隐静脉为足太阳之络等。
2.2血管的功能及其分布特点
《内经》认为血管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其功能及分布用气血多少来表示。《灵枢·经水》说"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脉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说明古人能过"切循"和解剖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认识到动脉和静脉,而且对人体各部的血管粗细亦有所了解。
四肢血管向心性增粗的特点对早期的经络图线和五腧穴的形成很有启发。早期的经络图线,如《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见,呈向心性循行。五腧穴是按照脉气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远到近,向心性排列的五个特定穴,即"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内脏血管与主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紧密相连,此特点在《内经》经络体系中亦有所反映,《灵枢·逆顺肥瘦》说"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灵枢·五音五味》亦说"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
2.3血管与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内经》将血管的功能用"经气"来概括,"经气"又可分为宗气、营气和卫气。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说明宗气是通过心脏的搏动被感知的,它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营气是对血液循环系统营养功能的概括,同时也包括了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灵枢·五音五味》说"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这些与激素"借道而行"的特点是不谋而合的。
卫气是用来概括人体的免疫功能。《灵枢·禁服》说"审查卫气,为百病母。"《灵枢·上膈》说"卫气不营,邪气居之。"《灵枢·痈疽》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与现代医学阐述的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炎症过程很相似。
2.4血管的临床诊治功能
《内经》不但可以根据脉搏的变化诊断疾病,而且通过刺激血管或放血治疗疾病,故《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血络论》说"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灵枢·经脉》说"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灵枢·杂病》说"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按刺之,立已。"都说明刺激血管的具体部位,所刺的血管不只是静脉,也包括动脉。
3经络的图式体系
神经科学认为体表痛点是因为分布于体表的痛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一般认为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的神经末梢。痛点既可以由局部病变引起,又可能是因神经根或神经干受累引起的放射痛,也可是因内脏病变引起的牵涉痛。
《内经》对痛点的认识,更让人叹为观止。该书记载了数百个痛点的部位和名称,并按体表十二分法给其分类、连线,又给连线定了名。因为这些体表的连线是模式图,故笔者称该体系为经络的图式体系。
根据体表十二分法其中某一部有可能分布数条神经,它们痛点的连线与神经就很难一致,即使某一部只有一条神经也因其分出的神经末梢偏移本干,从而导致连线与神经不相一致。至于连线与血管的不一致性,古人是通过络脉来解释的。古人称痛点为气穴,是脉气所发,其下有络脉渗灌。《灵枢·小针解》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连线偏移血管是因为络脉偏移经脉。
经络图式体系是经络的理论模式,其中"经脉流注"理论用以说明血液循环的存在,大大的超出了当时的解剖学水平。直到近代微循环结构的发现,人们才从结构上彻底的认识了血液循环。
经络图式体系中各连线的名称,揭示了"内脏与体表"的相关性,如"肺,手太阴之脉。"便揭示了"肺"与"手太阴部"之间的联系,联系的方式是经络。这种"内脏与体表"的相关性,被用于诊断和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
4经络研究的发展方向
从《内经》经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来看,在体表十二部内纵向分布的所有通道,包括血管、神经、淋巴管都是经络的结构;从功能上来说经络体系是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在内的人体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通道。
如果撇开经络的结构去研究独立于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之外的经络,只能是"水中捞月"陷入经络认识的误区。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在《内经》经络体系的基础上,从研究刺灸的作用机理开始必能发现经络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丰富和发展经络理论,应是经络研究的发展主流。
(收稿日期:19990308,成平发稿)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