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国有企业改革关键之年 |
范文 | 樊志娟 王金根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也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在总结过去三十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休整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和改革重点,以进一步实现国有企业的全面深化。尤其是近几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对此我们有必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和重点,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改革关系到以后的整个发展历程,为此我们要理清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重点。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重点。 1 要将政府职能从国有企业中剥离出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企业资产法》规定,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们都要从国有企业剥离出来,要将自主权充分交给企业自身,不干预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经营,还原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这是现阶段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基础。首先,政府要将所承担的职责尽可能地从企业中剥离出来,解除国有企业一直存在的功能泛化的弊端,确保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国有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人事控制以及职位定岗管理模式,要遵循市场规律,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经营者的选拔,这样就切断了官商之间连接的纽带,避免了官商之间的不法勾结。其次,政府职能从企业中的剥离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再也没有丝毫的联系,作为社会大局的主导者,政府仍要给予国有企业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要帮助打消行业之间的垄断,确保国有企业的平衡发展,以确保国有企业不偏不倚的发展和进步。 2 区分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 即便将政府职能从国有企业中分离出来,那也不可否认国有企业这种特殊行业所具有的双重属性,即营利性和公共性,这两种属性同时存在于国有企业之中,只是程度有所不同。鉴于此,我们要明确区分出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这样才有利于后续改革进程的开展。首先,国有企业的营利性。作为企业类型的一种,国有企业必然具有所有企业都具有的特点,即营利性,其股东为全体公民。国有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生产利润的最大化,但其所获得的利润既不完全属于自己,也不完全属于国家,它的利润分配以及营利性表现得较为复杂。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国有企业不应该再以利润分配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而要将企业真正的价值创造能力作为企业营利性的主要表现方式。其次,国有企业的公共性。国有企业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等公共性问题而兴建起来的,它在维护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国家政策执行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深入地认识到这一点,有所侧重,既要保证国家的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同时也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原则。 3 国有企业要实施分类管理和改革 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当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思路应该是将国有企业进行精细化分类,实施分类管理和改革。这突破了传统国有企业“铁板一块”的旧理念,有效解决了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把国有企业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然后再进行分类改革:第一,公共政策性的国有企业,其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竞争的缺陷,保障社会全体公民的利益。这种类型的国有企业数量是十分有限的,但却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其要遵循“一企一法、一企一制”的改革思路。每个企业都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活动,尤其是要对一些经营活动细节进行明确的规范,做到严格管理,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高效运转,才能推进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第二,一般商业性的国有企业,也就是具有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其可作为当今社会的市场盈利导向,占到了全部国有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二,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规章制度来运行。对于这类企业的改革,要彻底实现政企分开,完全不受政府和社会公益性的影响,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以市场化原则为准绳,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不仅提升了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资产管控压力。第三,具有特定功能性的国有企业,既非商业性又非公众性的企业,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样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难点。其改革应该以市场化为主导,并且采用一定的经济政策手段进行补偿。从长远方向来看,这类企业在今后的改革发展过程中能够升级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者。总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国有企业改革,其在实施分类改革思路的过程中要立足国际竞争现状,适时进行战略性调整和布局,采用动态化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现阶段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4 改革国有企业的资产监控体制 深化国有企业资产监控体制改革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保障。面对新的改革形势,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管应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由监管国有企业向监管国有资产转变。国有资产监管必须从“上对下”的从属监管模式转变为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东与董事会的监管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出资人代表的权利,也才能让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完成国有资本的有效运营。 5 结语 总之,在所有类型的经济中,国有企业是最具焦点的经济形式之一,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企业和特殊性质的企业,其承担着繁荣中华的沉重使命,具有特殊的企业文化。只有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与时俱进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和目标,才可以实现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也才可以推动社会的大进步。我们要对此给予重视,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和改革策略,为现代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3-11-16. [2]吕政,黄速建主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刘树成,吴太昌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程恩富.经济理论与政策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