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郑卓人针灸学术经验精要
范文 于晓峰
(浦江县中医院,浙江322200)主题词名医经验针刺补泻
郑卓人(1904~1984),浙江省浦江县人。早年曾任承淡安创办的中国针灸研究社副社长,并聘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香港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先生治学严谨,耋耄精勤,毕生致力于中医文献和临床研究,通晓中医诸科,擅长针灸。对《灵枢经》造诣尤深。其治病,以《灵枢》为旨,更能阐发百家,法简而效捷。一生著有《灵枢经白话解》、《针灸歌赋选解》等书。笔者有幸跟师求学,获益匪浅,为光大先师的学术思想,以助后学,现将部分学术经验整理如下。
1治病要调气气至则效速
郑老认为,针灸治病以气为要,这是因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动力,功能的表现。十二经脉,从肺经太阴到肝经厥阴的十二时辰气血流注,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正是经脉之气推动的结果。它沟通了五脏六腑、筋脉骨骼,使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保持着气血阴阳的协调和平衡。因此,针灸治病的机理,就在于调节经脉之气来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目的。故在临床上先师十分重视经气的调动,强调"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刺节真邪》),"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灵枢·终始》)等理论。他认为:"正气和经气互为孪生,正气存内,经气自旺,邪无可干,人体才能百脉无病,脏腑平安,疾无它生。"认识到只有在激发经气的条件下,才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泻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衰,以经取之"、"苑陈则除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之目的。所以在针灸临床上,郑老根据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得气"是经气调动的标志,"得气"如何乃是针灸取效的关键,亦是机体正气盛衰和疾病预后吉凶的征兆。在临床治疗上,对针刺难以得气,特别是效果不明显的病人,又常辅以补益气血之大剂,往往相得益彰,疗效颇佳。
曾治一病人李×,女,60岁,中风失语,偏右瘫痪7月余。曾用针灸和中药治疗3月许,疗效不显。病人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诊脉弦细,重取不应,舌淡胖有瘀点,苔薄少。郑老取风府、曲池、阳陵泉针之,虽用手法催气,但针下松浮,病人毫无反应。遂给予炙黄芪50 g、当归10 g、党参12 g、焦术10 g、乌药10 g、桂枝6 g、桑枝20 g、地龙10 g,每天一剂,共5剂。另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直接灸之,每天一次,每次为60壮,重灸5天。第5天后配以体针,上肢取风池、肩、曲池、外关、神门;下肢取环跳、阳陵泉、昆仑,施以烧山火手法,隔天1次,留针20分钟。第一次针之即有针感产生,且逐日增强,经2个疗程治疗,针刺20余次,即能简单发音,偏瘫改善,且能调理生活。先师认为,偏瘫的发生乃正气不足,络中虚邪贼风,而致气血不畅,肢体枯萎不用。本例病人,久病真元耗亡,气血消尽,大经细络,积虚弥月,荣卫皆空,徒存躯壳,治疗以补气养血,固本复元为先,所以取以关元、气海、足三里直接灸,加用补养气血之大剂,同时取配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清心开窍之穴。由于治疗求本,多日沉疴起于一旦。
2调气重脾胃扶正能祛邪
郑老认为,脾胃之所以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于人体的生长发育靠"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配合吸精微、布精气,以滋养全身器官。人体一身之正气全赖脾胃之气为根本,"胃气败,则正气绝"。所以理论上推崇东恒的脾胃学说,尤其赞同"元气之充足,皆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人以胃气为本","脾胃一伤,五乱互作",以及"病从脾胃所生","养生当充元"的论点。他认为脾胃之气是经脉之气的根本;脾胃虚弱,气血无源,经气无生,百脉空虚,病邪即可乘虚而入。并根据"脾主四肢肌肉"的理论,提出了"胃气不撒,则四肢不用"的观点,认识到脾胃是人体生命之枢纽;犹如机器的供油泵,油干机自停。而惟脾胃之气充足,元气得以恢复,虽痼疾也易康复。据此观点,在临床上郑老除对消化系统疾病外,对一些外感、精神、运动系疾病的治疗上都十分注重脾胃之气的调补。取穴常配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用药上又常在辨证基础上加萱草、陈皮、桔叶之类,以调脾胃之气。
例如曾治一肩周炎病人,女,68岁,自诉右肩关节疼痛活动艰难2年余,虽用针灸和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效果,察形体消瘦,面色欠华,脉沉细紧,舌淡苔薄白。此属气血亏虚,脉络失养,外寒之邪复入而无力祛除之候。取以足三里、阳陵泉浅刺提插补法,又加肩三针温针灸,共针治12次,痛除活动自如。
又治一崩漏病人,经水淋沥不尽15天余,色淡量多,伴畏寒,头昏目眩,失眠纳呆,诊脉沉细如丝,舌淡胖,证属脾气不足,血失统摄之候,取以足三里、血海用浅刺补法,留针20分钟,另隔姜灸气海、归来、隐白各6壮,共针5次而愈。
3针下辨虚实补泻更有度
郑老治病,更善于用针刺来探测辨别正气的盛衰、病邪的轻重、病位之深浅和疾病虚实的转归。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提出了:"进针求得气,气至验针感;得气速迟要辨明,针下感觉更留意。"认为实证病人一般"得气"较速,针感以胀、酸、痛为主,且感传远,针下沉紧,甚至紧涩。这是邪气盛实,正气旺盛,经气调动,正邪交争的必然反映。而虚证病人,一般得气缓慢,针感以麻酸为主,感传相对弱,虽"得气"但针下相对松滑,更有正气大损者有针刺豆腐之感。在针感强弱的反映过程中也有一定规律,一般而言,实证病人针感由强到弱,虚证病人针感由弱而强,顺者为善,逆者为恶。郑老还认为,经脉之气除有虚实盛衰以外,又有重阴和重阳之分,重阳的人,对针的反应很敏感,阳中有阴的人既不敏感也不迟钝,一般的说,针后反应能适时而至;阴多阳少的人,得气较慢,出针后始有反应,或在针过数次后,才会产生反应。就针刺感应而言,如属阳虚阴盛之人,针后施透天凉手法,则针下有寒凉透骨之感;阴虚阳盛之人,施烧山火手法,针下可有温热灼热之感。根据这一点,郑老常常用于临床一些真热假寒、真寒假热之证的辨治,而且得心应手。
曾治一精神病人,男,14岁,由于精神刺激而致坐卧不安,睡倒即起,登高奔走约半小时,复而回家上床再睡。病已2月,求医无效。郑老应诊,察面色潮红,舌淡灰润,脉沉细欲绝。取大椎穴,针1.2寸,施以透天凉手法后,遂问病人针下有否凉感?答曰:凉至骨也。针毕处方:淡附片20 g(先煎)、肉桂10 g、干姜10 g、南星8 g、炙甘草10 g,2剂后诸症减,连服5剂而愈。
郑老根据前人总结的理论,结合古代各种补泻手法,吸精华,补不足。认为补泻手法,不管用何种方式,都以调动扶助经脉之气、祛除邪气为目的。所谓泻即要设法使机体亢进的机能得以复原,使病邪外泄和祛除;所谓补就在于鼓动和扶助脉气,使低下的功能有力祛除病邪。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审察经气的盛衰和顺逆。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的:"逆(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所以他认为一切手法的补泻以迎随补泻为基础,泻实逆其经气,补虚顺其经气,如子午流注针法,母子补泻手法等。都是由此而来。
3小结
调理气机、注重脾胃、针辨虚实这三个方面是郑老针术思想的主要体现,因水平有限,笔者仅在这里作一浅述,未能窥其全貌,有待今后进一步整理发掘,以供同道探讨。
(收稿日期:19990712,齐淑兰发稿)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