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课堂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范文 郝思琪+贾明畅+强琳辉+闫欣+高洪成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新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中,以固体废物热处理为例,在对课程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该课程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分析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高职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提供参考。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new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th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petroleum college, we take the solid waste heat treatment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introduce the teaching design before, in and after the class based on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ode,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oblem existing in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od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fusion.
【關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课程改革;固体废物
【Keywords】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design; curriculum reform; solid waste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0-0090-02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高职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变革与创新。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1]”。
近年来,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对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作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专业课程。课程中,固体废物处理工艺及处理设备的运行较为复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及系统知识的掌握,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对抽象的知识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2]。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本文以“固体废物的热处理——焚烧”一课为例,探究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2 教学总体设计
“固体废物的热处理”一章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其中焚烧处理技术是目前国内固废处理普遍应用的一种处理手段,是一种同时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技术,本节内容共四个学时,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理解。
根据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该节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垃圾焚烧系统的介绍及焚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与防治。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岗位需求掌握焚烧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高解决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问题的基本能力。该部分内容进行的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应用如下。
3 教学过程设计
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
课前,将教学任务及教学计划表上传至教学平台,并上传有关垃圾焚烧危害环境的微视频,引起学生对垃圾焚烧的重视,同时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开展知识拓展讨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本市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讨论,并邀请垃圾发电厂的校友加入云班课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场外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新技能的能力。
课中,通过课前下发的四个学习任务进行讲解。
任务一为焚烧系统的介绍,该部分内容充分运用Flash动画,分别讲授进料系统、焚烧炉系统、空气系统、废气排放与污染控制系统、排渣系统、能源回收系统,让学生进行直观的学习,每一个系统学习后将进入随堂测试,测试通过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系统的学习,并上传国外先进的焚烧技术作为选学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知识的拓展。
任务二为焚烧设备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机械炉排炉、流化床焚烧炉、回转式焚烧炉的仿真动画,结合文字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结合动画为同学讲解该设备的结构及原理,教师进行点评,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表达能力,使学习过程更加灵活。
任务三为焚烧处理技术指标要求的介绍,分别讲解减量比、热灼减量、燃烧效率及破坏去除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由于焚烧技术指标概念性较强,本部分内容以教师板书讲解为主,随后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随堂测试,使学生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任务四为焚烧过程污染物防治的介绍,将对此部分内容设计1~2个课堂小游戏,加深学生对二噁英等有毒气体的理解,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活跃课堂气氛。
课后,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巩固课上所学内容,监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设置答疑区,可以教师为学生答疑,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对于仍没有解决的问题课上由教师给予解答。
课后及时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教,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过程考核,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4]。每节课结束后可調取平台的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掌握情况。
4 教学效果与反思
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这门课程中,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点生活化,加深了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与掌握,平时不发言的学生也轻松地加入了课堂各个环节,实现了教学主体的真正转变[3],教师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微视频的制作技术需要加强,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述知识,课程实践发现,视频时间超过10min,学生不能领会其中的要点内容;制作的视频要具有可观赏性,尽可能关注视频的动态效果、颜色搭配、解说技巧等。
②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课前下发的任务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教学不能顺利实施。
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加强,随着信息化的普及,高职院校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需要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和基本设备的操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设置的项目包括课程的难易程度、作业负担、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活动类型的建议,并及时收取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5]。
5 结语
信息化教学是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三废”污染控制技术作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学科,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需求。因此,高职教学中信息化资源链的形成,会使教师的教学简单化,学生的学习多元化,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邢彦明.现代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01):41-44.
【2】龙来寿,梁凯,李建渠,等.《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03):156-159.
【3】孙嘉伟,傅红琼,李琳,等.基于翻转课堂的病理学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04):33-34.
【4】杨坤,张艳婷. “翻转课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财会月刊,2015(21):104-106.
【5】程斌,周爱斌.信息化网络环境下高职应用型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为例[J]. 化学教育,2016,37(02):42-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