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蓝色 中国品牌与国际化接轨等 |
范文 | 看到那些老照片,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央电视台节目,就会发现当时的中国真是一片蓝色。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清一色的“蓝”。很少看到其它的色彩,这也形成了中国当时的特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农业稳步而快速的发展的同时,我们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工农业了,发展科技产业,才是未来国家实力最有竞争力的标志。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992年10月12日到1819,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年,柳传志49岁,联想公司已经到了第10个年头。人们说大器晚成,这点用在柳传志身上一点都不为过。这位四十岁才出来创业的科学家。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将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品牌送出了国门,我们中国不单是手工和制造业的大国,我们的科技和计算机技术,也在迅猛的发展。中国第一台486微机、第一台586奔腾机、第一台686奔月,都诞生在联想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厂商,当之无愧地成为民族TA的代表。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柳传志不太愿意提及那段经历,因为“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我们心里特别高兴。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这使得我坚决地想跳出来。” 怎么将自己的研究和科学变成真正能服务于大众的产品,让这些技术物有所用呢,带着这样的理想。1984年。在世界的东方,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个人电脑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I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 到1987、1988年,柳传志已经学会了做贸易,联想代理的ASTPC,一个月能销好几百台。打通了销售渠道以后,柳传志要自己生产。“因为我们是计算所的人,总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做。我们决定到海外试试,海外没有计划管着你。就这样,我们把外向型和产业化并作~步跨了。” 1988年,柳传志和几个热血汉子来到香港,手里只攥了30万港币,因此,他们到香港也只能和在国内一样,先从做贸易开始,通过贸易积累资金了解海外市场。接着联想选择了板卡业务,然后打回国内,为联想PC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成功以后,柳传志胆子越来越大,敢往上做了,从进军海外开始,他制定了一个长远战略目标,以及分几步去实现。 1994年,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4年后。联想生产了自有品牌的第一百万台个人电脑。 1999年,联想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人民币,连续二年位居全国电子百强第一名;销售联想电脑147万台,连续四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在亚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第一;联想集团是国家120家试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集团之一,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2004年时联想已然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这一条脉络清晰地发展轨迹好像一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缩影,直到2004年12月联想宣布收购IBM全球台式电脑及笔记本电脑业务。国民才真正知道了我们的科技公司有这样的实力,柳传志真正为我们民族科技企业在国际上扬眉吐气了。 回望当年那一片片统一的蓝色服装,到今天联想的蓝色LOGO,虽然都是蓝色,但是意义非常的不同。今天的蓝色,是国际的蓝色,是中国企业同国际产业接轨的蓝色,这个蓝色一定会发展下去,再次成为中国自己的蓝色。 绿色21世纪的新兴企业——代表企业:阿里巴巴:1999年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跻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纵观21世纪以来,中国的企业正从传统的工业、农业、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企业管理,品牌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已经向国际化发展,并趋于成熟,逐渐参与到全球化经济体中,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新世纪的年轻人,怀揣着开放的思想,自主研发创业的理想,先进的管理构想和领先世界的梦想,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开始了创业。 2007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不难看出,中国的领导人越发开明,国家更加开放,这是中国五千年来最大的繁荣与开放。 这一年,马云的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价总市值膨胀到近700亿美元。阿里巴巴成为了继亚马逊之后全球最大的网络商务平台。 关于阿里巴巴,我们看到的是简单创新的商务模式,却似乎又有种一夜暴富的神秘感。在看到那个其貌不扬充满激情的领导人时,神秘感便又加重了。 1999年,在互联网上摸爬滚打了几年以后,马云回到杭州,在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18位创业成员神情肃穆地围绕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快速而疯狂地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在这次“起事”的会议上,马云和伙伴共筹了50万元本钱。并按照惯例进行了全程录像,马云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在这次会议上马云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从这天开始,马云开始铁下心来做电子商务。 尽管只有50万创业资金,但马云首先花了1万美元从一个加拿大人手里购买了阿里巴巴的域名,并细心注册了aljmama.corn和aIibaby.com。他们没有租写字楼,就在马云家里办公,最多的时候一个房间里坐了35个人。他们每天16-18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日夜不停的设计网页,讨论网页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马云不断的鼓动员工,“发令枪一响,你可不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他又告诫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阿拉巴巴就这样孕育、诞生在马云家中。1999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直至逐渐被媒体、风险投资者关注,并在拒绝了38家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资商之后于1999年8月家接受了以高盛基金为主的500万美元投资、于2000年第一季度接受了软银的2000万美元的投入,从而由横空出世到气贯长虹。直至成为全球最大网上贸易市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并逐步发展壮大为阿里巴巴集团成就了阿里巴巴帝国。 从1995年接触网络到1999年阿里巴巴问世,马云用了5年的时间,经历了2次失败才获得了第一阶段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马云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1999年,在全球皆为“COM热”而疯狂的时代浪潮之中,在以雅虎、eBay、亚马逊三大巨头为主流的互联网格局下,“另类”的马云却高喊“只抓小龙虾”的口号,高举“做中小企业救赎者”的大旗,开拓一个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新领域——中小企业B2B。从此,在雅虎、eBay、亚马逊之后,世界互联网版图上又多出了一个崭新的“第四种模式”——阿里巴巴模式。在企业家马云之前,习惯了全盘西化、大规模进口欧美经济模式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世界新经济的大舞台上如此扬眉吐气过。 时至2009年。马云传奇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中国的新兴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未来的企业走向,那是高科技,绿色的,是和谐的,是要达到共赢、服务的,这也正是马云的理想。就像他自己说的:“当我老的时候,坐在电脑前面,也许我的阿里巴巴平台已经可以提供我们想做的任何事了。”未来的中国企业,有着一条光明的绿色的道路,我们会走好这条道路,为中国经济真正引领世界经济大潮作出贡献。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