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些许思考 |
范文 | 张国强 摘 要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现代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广大投资者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进行经济决策的有力依据。而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必然会误导信息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重者引发经济秩序混乱。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秩序要有条不紊良性循环,就必须从根本上找出导致经济实体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并长期保持高压势态予以严打治理。 关键词 舞弊 信息失真 误导 治理 朱镕基总理主政国务院期间鲜有题词,但是却破例为国家会计学院写下了“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的十六字箴言,可见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整个社会层面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会计信息失真总的来说有主观和客观原因之分,客观因素如会计准则或行业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或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造成的核算结果和披露数据的出入尚可理解;而主观上的因素往往为明知故犯,出于逃避监管大肆圈钱、夸大主要领导经营业绩谋求晋升、达到上级单位考核指标保住年薪奖励、操纵利润偷税漏税等动机,往往由公司高层管理者授意或指使财务人员虚构收入捏造成本、虚开发票、虚报资产评估增值、滥用时间性差异少计成本操纵利润等一系列会计造假现象。 早在2001年,国家审计署就曾对国内1000多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进行了摸底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竟然有近七成的上市公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纵观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与审计史上的知名案例,如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造假,我国的琼民瑶国家买单第一案、银广夏造假事件等等,无一不与会计造假、披露不完整、虚构报表业绩等会计信息失真有关。虚假记载的会计信息必然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造成广大投资者利益受损血本无归、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财政收入锐减,重者甚至会扰乱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时至今日,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已经愈演愈烈,影响之恶劣已经到了不得不保持高压势态予以严厉打击治理的地步。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环境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实际情况分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会计信息“生产者”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性。目前,我国会计从业的门槛较低,尤其是在一线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少之又少,先天性不足再加上后续会计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因此许多从业时间较长的会计工作者并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和理论,而刚入职的会计人员因缺乏丰富的实务经验,又难以驾驭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因此对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全面完整地处理好;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会计人员难以坚持原则切实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而是对管理层的违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出于晋升加薪等利益驱使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 第二,股权融资方式倍受追捧,大多数上市公司背负高资本成本运营。根据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企业的优序理性筹资顺序为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次之,在以上两种融资成本较低的方式尚不能满足企业总体融资需求的情况下,最后才会考虑高成本的股权融资。然而,当下我国绝大多数公司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侧面也暴露出了部分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融资的同时,根本就没有慎重考虑过要回报长期投资者与其共成长,他们的初衷仅仅只是看中了股市中的资本没有期限限制、无须还本付息且能满足其融通大量资金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出于圈钱的目的来发行股票。这无形中就为其在日后背负高融资成本而经营业绩一旦不佳的时候,为逃避监管被贴上ST的标签或被摘牌迫于无奈而会计造假粉饰业绩埋下了一定程度的隐患。 第三,企业如何通过会计计量、确认、报告等程序,产生符合监管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需要的、具有可靠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由具体会计准则进行规范。而我国目前除了基本会计准则外,只颁布了9项具体会计准则,难以行行覆盖面面俱到且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甚至矛盾和冲突的地方,这必然放大了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空间”,使具有违法动机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与缺乏职业操守的会计人员有机可乘。加之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及其与国际准则未完全接轨,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質量。 第四,现行相关法律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舞弊的量刑惩处力度不够,加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的沦丧,利益驱使下导致其铤而走险。 第五,目前,我国仍有相当数量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够健全,造成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实际委托人并不是资产所有者,而是直接由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选择会计师事务所,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审计监督自己的经营成果和管理行为,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公司管理层直接和事务所洽谈支付,如此一来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使原本该独立客观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人员,过多地向作为委托方的上市公司管理者妥协让步,更有甚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丧失底线漠视甚至教唆串通上市公司,为其出具含有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都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如何解决市场经济下会计主体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财税等监管部门要不断梳理完善具体会计准则和各行各业的会计制度,与会计理论比较成熟的西方及国际准则接轨,不断压缩准则和各行业会计制度中的“自由可操纵空间”; 第二,“重典治市”尤其是对面向广泛不特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其会计造假舞弊在定罪量刑上加大惩处力度从重处罚,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绝不姑息手软绝不以罚代法,使那些已经触犯或正在谋划触犯禁令的人悬崖勒马望而生畏; 第三,深入反思并及时改革我们现行的业绩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尤其是国有或集体性质企事业单位与主要领导年薪挂钩的比较单一的财务经济指标考核,在指标下达缺乏科学的数据测算或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指标完成率,势必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或助推其会计造假; 第四,大力推行会计委派制,尤其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对委派会计的晋升薪酬考核及日常办公经费均由派出单位考核负担,最大限度保持委派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独立性。同时继续严格推行领导离任审计制,要对其任期内的经营业绩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以此作为其任期内的主要考核依据,发现问题绝不姑息追究到底,形成不间断的威慑力告诫主要领导在任时把心思放在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上,远离弄虚作假,杜绝唆使会计舞弊; 第五,继续发展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对外披露制度及一系列实施细则,加大对其玩忽职守的责任追究力度,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经济警察”职能; 第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设立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的审计委员会,充分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高度独立性,提高对企业内部的审计频率、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实现对会计系统监督。同时不断完善会计系统内部稽核再监督制度,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作者单位为中建七局) 参考文献 [1] 国内外舞弊审计经典案例[DB/OL].中华文本库. [2] 刘苏锋.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 [3] 吴泵.会计的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