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治理对策 |
范文 | 摘 要 当今企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会计,但同样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会误导企业领导的决策,影响国民经济的秩序。本文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对治理这种现象提出了微末建议。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信息失真 原因分析 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人员或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等形式向企业领导、投资者、债权人或者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大众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企业开始弄虚作假,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使得公众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信任度下降,甚至出现信任危机。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一)会计报表失真 会计报表是企业的会计人员根据一定时期(如月、季、年)的会计记录,按照既定的格式和种类编制的系统的报告文件,会计报表的基础就是日常的会计账簿。但是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有些企业会计人员在设置会计科目和账簿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设置,造成账证和账实之间严重不符。此外,会计报表失真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人为原因,有的企业为了应付审计检查,虚报列表分析数据,吸引公众眼球。有的企业为了偷税漏税编制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报税。种种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管理秩序。 (二)原始凭证失真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有时候有些人员出于某种目的,会故意伪造一些会计凭证,也有的人员出现凭证填列不规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这些有意无意的因素都会造成原始凭证信息与经济事实不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三)资产和费用失真,收入和成本不符 企业资产失真的主要表现为资产治理混乱,资产不清、账实不符,企业资产账面上的财务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实际的数额。企业费用失真主要表现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信息失真,有些人员会将自己的费用计入公司费用导致企业账实不符。还有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做账时经常隐藏收入、多列支出,通过各种方式形成收入低、成本高的账面亏损,从而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二、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危害 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是各种经济利益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但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比皆是,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损害 会计信息是投资人和债权人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策,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利益甚至失去资金,会对市场失去信心,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稳定性,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信息失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国家往往根据市场上收集的会计信息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失真的会计信息会给国家提供错误的数据,导致国家发现不了市场经济中的漏洞和隐患,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完善市场经济政策,导致市场经济秩序遭受破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会计信息失真损害了国家利益 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往往是某些领导或个人为了谋取私利,利用职务之便虚报企业利润,捏造数据,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内部造假和腐败成风。还有一些是为了偷税漏税,最终分割了企业和国家的利益,造成国家税收减少,损害了国家经济利益。 (四)会计信息失真削弱了国家法纪的权威 很多企业的领导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指使财务会计人员伪造票据、贪污企业资产、挪用公款等,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其影响的不仅是会计人员的正常工作,还损害了会计人员的公众形象和信誉,而且有可能导致国家财会监督失控,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制度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首先,在制定法规制度的过程中,政府单位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争取更多的税收,而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指使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这是根本利益上产生的矛盾。其次,我国的会计体系还不健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因素,如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会计准则释义的不准确都有可能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为会计事项的确认和报告带来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了有利空间,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 会计的职业素养通常包括会计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会计事务变得越来越复杂,会计核算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的会计人员知识老化而又不能及时更新,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准确,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操作性或原则性失误,导致会计信息不实,出现失真现象。另外,在日常工作中,有些财会人员容易被环境左右,不能坚守自己的立场,缺乏财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盲目听从领导的命令,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核算。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为了利益和他人同流合污、弄虚作假,损害了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违背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财会人员自身缺乏职业素养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三)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中,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外部的监督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看到的往往是企业想让外部看到的,所以外部的监督管理难以取得实效。而企业又往往不重视内部的监督,缺乏必要的监督意识和控制手段,缺乏約束力和威慑力,导致会计工作不严密,行为不规范、手续不健全等也没人纠正,日积月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在会计服务市场也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各个会计服务机构存在竞争关系,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取得业务赢得利益,会出具虚假的财政报告,扰乱了市场秩序。作为社会财会监督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本身尚且不能坚持公正、客观、独立的原则,会计信息失真也是在所难免。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国家应根据实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制定完善的会计法规制度,修订实施细则,减少会计准则中的不确定性,对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不确定项目作出必要的规定,用更先进、科学的计量方法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减少人为判断出现的失误,使会计法规制度更具有操作性,能够用来解决实际的会计问题。另外,在信息化的时代建立会计信息网络系统,通过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目前,国家出台了一些减税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高新科技,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国家可以在这些政策制度上继续完善和推广。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 企业应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管理,保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选拔业务能力突出,素质高、有职业操守的优秀人员担任会计工作,保证企业日常会计工作正常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专家讲课等方式,使会计人员能及时掌握最新会计法规和制度,学习新的会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形势。会计人员还应重视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最新的会计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观念,不断进步,使日常的会计工作更科学合理。另外,企业和国家财政部门还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际的案例让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弄虚作假的危害性,增强财会法律意识,做到自重、自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行使自己的权利,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真实的会计信息。 (三)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首先,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内部审核制度,督促会计核算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狠抓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保证企业日常经济活动顺利进行。企业还应加强对内部的审计力度,对会计信息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最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和监督,保证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国家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行政部门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对财务资料的审计,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国家还应发挥社会监督的优势,鼓励社会大众对发现的失真会计信息进行举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进行通报,并纳入失信企业名单,对企业作出相应的处罚。 (四)加大执法和惩罚力度 之所以会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是很多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弄虚作假,给他人和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面对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姑息和迁就。国家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核查企业会计信息,严惩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对直接责任人和制造失真信息的个人也应追究法律责任,对其他的企业和会计人员形成震慑,让他们不敢重蹈覆辙,维护财经法纪的权威。 五、结语 国家要从根本上认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通过完善制度和法规,修正操作规范,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管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作者简介:秦晶晶,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参考文献 [1] 张清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治理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1):137. [2] 陳少兰.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的分析[J].财会学习,2017(13):85-86. [3] 赵莉.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69-27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