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当前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和解决方法 |
范文 | 申淇全 摘 要 农村是我国的重点发展地区,现代人类愈来愈注重生活环境质量,以往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也得以改善,但是由于农村依靠农业发展、少部分农村人民不具备环保意识,目前农村环境仍存在不少污染问题。本文将围绕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污染问题为基础寻求解决方法。 关键词 农村环境 主要污染问题 解决方法 一、引言 农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国家不仅仅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更注重农村环境是否能得到改善。国家已经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无处不在,并危害着农村居民的生活,如何改善农村环境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将就当前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和解决方法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 二、目前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 (一)空气质量问题和污水治理 我国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多数农作物收获过后需要焚烧沤肥,造成了农村一氧化碳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低。此外,农业副产品的二次加工工厂仅看重眼前利益,不注重环境影响对日后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工厂缺乏相关污水处理措施,常常是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进江河,造成农村饮用水安全隐患,人畜饮用后将造成疾病多发。 (二)垃圾分类处理 目前农村尚未形成垃圾分类的完全体系,不能完全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加重清洁工后续分类工作,不能进行资源的有效回收和再次利用。 (三)牲畜粪便处理 农村畜牧业飞速发展,所造成的牲畜粪便堆积也是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牲畜粪便量大、占地面积广,处理不当,易造成占用储存空间,降低空气质量。 三、农村环境主要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转换理念创新作用农业废物 麥子收获期过后燃烧秸秆在以前是农村生活的常态,但是这种焚烧作用,不仅影响了农村环境空气质量,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城市热岛效应,造成恶性循环。对于收获过后的秸秆焚烧行为国家已明令禁止,如何处理农业废弃物成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中的重点难点。针对此类情况,国家要科学规划和农村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可以开展“知识下乡,创新农业废物再利用”活动,利用废弃秸秆开创第二农业产域,例如利用秸秆制作麦秸杯、席子等,并大力推动农作物废弃品的有效利用,通过包装将废弃麦秸成功推向城市甚至国外,成功实现农产品的完全利用,既解决了农村环境空气污染问题,又为农民增添收益,得到“1+1>2”的良好效果。而针对污水的处理,国家要加大工厂随意排放污水的处罚力度,做到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强制性要求工厂购入污水处理设备并派遣专人定期对工厂污水处理情况进行抽查,从源头截断污染源,改善农村环境空气质量、保证农村饮用水资源安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革命,减少一年生作物的种植,大力发展可持续生产作物,推动农村经济作物产业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培养 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尚未有清楚的认识理解,容易造成各路垃圾“一锅端”的现象。针对此类情况,政府部门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普及,倡导农村居民积极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利用信息平台或农村黑板报,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采用激励制度,对坚持垃圾分类的农户予以奖励,将垃圾分类渗透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强环保理论的宣传,并将回收利用再生产的物品回馈给农民,让农民真实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回收给日常生活带来的益处,真正地将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从生活实际中影响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推动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形成,有利于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解决农村垃圾分类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为农民经济效益着想,利用垃圾分类所产生的效益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益。 (三)注重农村畜牧业粪便处理问题 农村畜牧业发展势头正猛,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数量巨大,如何处理粪便问题成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头等大事。针对牲畜粪便处理的问题,政府应有针对性的开创新型管理措施,不仅仅是治理牲畜粪便,更要利用牲畜粪便,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可以在农村定点收集牲畜粪便,再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牲畜粪便进行集中处理,或将粪便制作成农家肥,埋在农作物下,为农作物提供充足养分,更可以改善农村土壤、为土壤增添肥力,有助于下一季作物的生长,又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此外,农村关于农业发展的基础措施较少,政府应加强对相关措施的及时补充纳入,灵活运用机械设备,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垦,更好地开展农村污染治理工作。 四、结语 农村环境存在的污染问题众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才刚刚起步,弄错环境污染治理征途任重道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国家到个人的共同努力,国家要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并针对性设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的培养,改变传统经济理念仅仅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形式,创作运用经济和环保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利用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在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改善农村环境。 (作者单位为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参考文献 [1] 潘坤,黄杰.农村污染治理中的农民主体性思考[J].农村经济,2018(4):111-116. [2] 成红宇,郭彦波.加强农村污染长效治理 建设美丽乡村[J].河南农业,2017(25):27. [3] 金玲霞.农村污染治理研究——基于环境代际正义的视角[J].老区建设,2017(8):25-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