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速铁路票价中的价格歧视及其福利效益 |
范文 | 摘 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在高速铁路在营运方面一直亏损。目前,铁路总公司已经获得了高铁票定价的权力。不少学者呼吁鐵路总公司灵活定价,即通过对早班车和晚班车、不同消费者的车票采取不同的定价来提高利润。本文在高铁定价价格歧视下进行分析,分析其福利效益,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价格歧视 高速铁路 定价策略 一、引言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和投入使用,其票价的变化也对人们生活产生越来越大影响,铁路总公司的票价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前些年,为了居民的便利和福利,高铁票价受到政府的管制,造成了我国铁路票价偏低的现象。事实上,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对同一种商品或服务采取不同的定价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十分常见。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差别定价比较常见,如航空业中针对不同消费实力、消费需求的群体实行灵活定价,货运铁路对于不同运输对象差别定价等等。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在高铁票价定价中实施差异定价、灵活定价。 二、价格歧视及高铁实行价格歧视的可行性分析 (一)价格歧视的定义 简而言之,价格歧视就是同样的一个商品或者服务对于不同消费者却采取了不同的价格。一级价格歧视指生产者知道每一个不同的消费者所愿意为其生产的相同的商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并且按照这种策略定价,来获得最大的生产者剩余,一般来说,一级价格歧视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少的出现。二级价格歧视是指生产者针对消费者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即买得越多越便宜。二级价格歧视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如我们常常说的第二杯半价,第二本半价等等,都是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即生产者利用市场的不完全、市场的分割和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弹性不一样而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差别定价。如购买书本时学生和成人的价格不同,夏季时用电高峰的电费不同等,我国高速铁路实施的主要也是三级价格歧视。 (二)高铁实行价格歧视的可行性分析 1.高铁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基础。要实行价格歧视,在经济学中一般要满足3个条件,第一是市场是不完全的,只有在不完全市场中,生产者才能影响乃至控制市场上面的价格。第二是不同市场之间的商品不能自由流通,即市场分割。第三是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弹性不一致。高铁产业属于国家垄断行业,即市场不完全竞争。另外,我国高铁购票实行实名制,即市场分割。且不同消费者对票价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所以从经济学的基础来看高铁行业满足三级价格歧视条件。 2.高铁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现实基础。我国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弹性差别较大,总的来说,对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商务人士的消费需求弹性较小,而工人、学生等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弹性较大。第二,我国铁路客流量淡季和旺季差别较大,淡季时客流量弹性较大,而旺季如春节、国庆节假期则弹性较小。 3.高铁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国内外经验。从国内来看,航空业在多年的价格管理早已采用价格歧视战略,从国外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其通常采取灵活定价,在基于价格歧视理论下的定价策略更加合理。高铁定价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制定动态定价策略。 三、高铁定价实行价格歧视的福利分析及其合理性探究 (一)高铁定价实行价格歧视的福利分析 在高铁定价的福利分析中,我们为了简化分析,不妨假设高铁的单位可变成本不变,即无论高铁的产量为多少,其平均单位成本保持不变。有MC=ATC且MC曲线为一条直线。但高铁定价不采取价格歧视时,产品市场到达均衡时,应满足边际成本MC=边际收益MR,此时均衡产量应该是Qm,均衡价格为Pm。而无谓损失即整个社会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市场福利)DWL部分。而当高铁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时,此时,均衡产量增加,Qm′>Qm,均衡价格下降,P′ (二)高铁定价实行价格歧视的合理性探究 1.铁路总公司实施价格歧视可以增加总产品供给。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当高铁定价实现价格歧视以后,均衡价格将会下降,均衡数量将会增加,总的社会福利增加了,实现价格歧视后,原来铁路总公司不愿意提供的服务将会增加,如比较早或者比较晚的班次、采用较小的座位、更加便宜的饭菜等等。这在事实上增加了总产品的供给。 2.实施价格歧视可以同时增加生产者和低收入消费者的福利。从生产者即铁路总公司的角度看,实现价格歧视会增加其剩余利润,显著地提高其盈利能力。从低收入者的角度看,原来的一些不愿或者不能负担高铁费用的低收入消费者可以搭乘高铁,这无疑会增加他们的效用。 四、结语 我国现阶段高速铁路建设较快但定价和运营策略较国外和国内航空业较为滞后,我国铁路市场面对广大的具有不同消费需求弹性的消费者,满足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条件。且从福利的角度讲,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可以增加社会总福利、铁路产品的总供给和低收入消费者的效用,因此,铁路总公司实行价格歧视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效应。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张恒(1997—),男,四川南充人,从事资本市场研究。] 参考文献 [1] 崔莹,卢金钟,田佳.我国高速铁路运价差异化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8(10):5-8. [2] 吴昊,程楠.我国高速铁路运价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需求弹性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0):56-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