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医辨证论治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临床观察 |
范文 | 张穗洪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特发性性早熟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表法把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论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血清黄体生成素(LH)等激素水平以及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的FSH、E2和LH等激素水平以及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00%)(P<0.05)。结论 在儿童特发性性早熟中采用中医辨证论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以及缓解临床症状。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特发性性早熟;临床疗效;激素水平 中图分类号:R5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9-0046-02 近年来,由于滋补食品以及含有激素类物质食物的食用增多,进而导致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临床发病率升高,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1-2]。在患病过程中女患儿会出现乳房增大、月经早潮以及阴道内分泌增多等症状,而男患儿主要出现睾丸增大、阴茎增粗以及夜间遗精等症状。而目前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或西药治疗在目前医学上仍存在争议,据相关研究表明[3],中医辨证论治儿童特发性性早熟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特发性性早熟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特发性性早熟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表法把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男患儿40例,女患儿60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8.51±2.11)岁,病程6-28月,平均病程(23.18±5.07)月;观察组男患儿42例,女患儿58例,年龄4-9岁,平均年龄(8.07±2.34)岁,病程5-29月,平均病程(24.15±5.44)月。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经过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的相关检查并确诊,LH>15IU/L,LH峰值/FSH峰值>0.7,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的卵泡均>4mm,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性早熟,存在先天性遗传疾病、心理与情感障碍的患儿。本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开展。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舌脉象和中医症状表现进行患儿中医辨证分型:a、肝郁化火型。主症:舌红绛、舌苔呈黄、脉象弦、月经来潮及乳房胀硬;兼症:情绪抑郁与烦躁不安、胸闷、胸肋胀痛及小便赤短。b、阴虚火旺型。主症:舌红绛、舌苔少、脉象细数、月经来潮及乳房生长发育异常;兼症:夜寐不宁、潮热盗汗、烦躁易怒大便干结及小便黄短。c、脾虚痰结型。主症:舌淡红、舌苔白腻、脉象濡数、月经来潮、乳房胀痛及白带增多;兼症:形体肥胖、身体乏力、口中粘腻且淡、大便溏薄及易咳痰多。患儿有3个以上主症和2个以上兼症则可纳入相应证型。 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西药药物为曲普瑞林(IPSENPHARMA,批准文号H20140298),前3个月初始剂量为一次100μg/kg,一个月进行一次肌肉注射;第4个月起,给予患儿调整注射剂量,一次剂量为80—100μg/kg,一个月进行一次肌肉注射,根据患儿的实际发育情况进行合理剂量注射。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论进行治疗,中药组方均由本院制剂室配备。肝郁化火型选丹栀逍遥散加减组方:柴胡15 g,郁金15 g,当归12 g,白芍8 g,香附8 g,黄柏8 g,牡丹皮6 g,甘草6 g;阴虚火旺型选知柏地黄丸加减组方:黄柏12 g,生地黄12 g,知母8 g,地骨皮8 g,青蒿8 g,山药8 g,牡丹皮6 g,泽泻6 g,茯苓6 g;脾虚痰结型选二陈汤加减组方:黄芪20 g,太子参15 g,半夏12 g,茯苓12 g,生麦芽8 g,当归8 g,薏苡仁8 g,甘草6 g,牡丹皮6 g。2组患儿治疗疗程均为六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FSH、E2和LH等激素水平以及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儿的FSH、E2和LH等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 1.4 疗效标准 显效:患儿在治疗后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明显缩小,经过检查相关指标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儿在治疗后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明显缩小,经过检查相关指标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儿经过治疗后病情无变化,甚至呈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并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的FSH、E2和LH等激素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FSH、E2和LH等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的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均有所缩小,且观察组的缩小情况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儿童性早熟为临床儿科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中儿童特发性性早熟较为常见[5-6]。当发现儿童患上该疾病时,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导致患儿的生长发育异常,进而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心理健康。由于目前临床采用的西药治疗存在价格昂贵、药物单一且有不良反应的弊端,多数不被患儿家属所接受,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患儿的病情。 据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FSH、E2和LH等激素水平以及左侧乳核直径、右侧乳核直径和卵泡直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在治疗儿童特发性性早熟中采用中医辨证论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儿的激素水平与临床症状。中医学认为儿童特发性性早熟发病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缺乏调养等有关,肝、肾与脾为主要的涉及脏腑,儿童的肝常有余、肾常不足及脾常不足等都会引发儿童特发性性早熟[7-8]。而中医辨证论能根据患儿的病症情况来区分发病证型,进而对症下药,中医辨证论主要把儿童特发性性早熟分为三类发病证型,主要有肝郁化火型、阴虚火旺型及脾虚痰结型。肝郁化火型主要通过丹栀逍遥散加减组方起疏肝解郁与清热泻火等功效;阴虚火旺型主要通过知柏地黄丸加减组方起滋补肾阴与清泻相火等功效;脾虚痰结型主要通过二陈汤加减组方起健脾利湿与化痰通络等功效。采用不同中药组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情况,同时内调脏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中医组方治疗具有价格低的优点,能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容易被患儿家属所接纳,进而使患儿能及时接受治疗,进一步加快患儿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论治儿童特发性性早熟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针对性的中药组方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患儿的病情,在临床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叶雨,陈燕子.中医辨证论治儿童特发性性早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6):170. [2]孙凤平,韩雪,葛国岚.知柏地黄丸化裁方治疗特发性性早熟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8,46(2):86-89. [3]杜玉琳,马伟明.中医药治疗特发性性早熟的探索及其优势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4):357-358. [4]杨运,茹锦岩.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有效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6):1278-1280. [5]黄蓉,汪永红,俞建.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辨证用药规律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347-349. [6]刘毓,江超,杨莹,等.487例儿童性早熟病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3):1835-1836. [7]胡盼,刘建忠,林连美.儿童性早熟中医辨证用药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8):1602-1605. [8]祁荟桔,张学源,项蓉.中西医结合治療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36例临床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2):88-91. (收稿日期:2019-06-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