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常规雾化湿化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在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疗效观察
范文

    陈庆亮 康斌辉 王小燕 谢玉英 叶志方 谢静霞 王耀兴

    

    

    【摘要】 目的 观察常规雾化湿化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在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卒中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 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湿化, 试验组采用常规雾化湿化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 干预7 d后, 干预14 d后的咳痰情况、呼吸困难情况。结果 干预前, 两组咳痰情况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4 d后, 两组咳痰情况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干预14 d后, 两组咳痰情况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7 d后;且试验组干预7、14 d后的咳痰情况评分(2.06±0.27)、(1.05±0.12)分均低于對照组的(2.75±0.48)、(2.14±0.3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 两组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4 d后, 两组mMRC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干预14 d后, 两组mMRC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7 d后;且试验组干预7、14 d后的mMRC评分(2.15±0.35)、(0.74±0.1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43±0.49)、(2.15±0.3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常规雾化湿化联合气道廓清技术能更有效的排除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中肺部的痰液, 减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感染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雾化吸入;气道廓清技术;卒中相关性肺炎;呼吸困难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7.020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致残和致死原因, 卒中相关性肺炎 (S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脑卒中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1], 如卒中后脑损伤所致的免疫功能下降, 吞咽功能障碍所致的误吸性肺炎均属于相关性肺炎的范畴, 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卒中相关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也是影响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延迟患者住院天数的高危因素, 本文就常规雾化湿化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在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0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40例, 按照数字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各20例。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

    南》[2];②参照《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3];③生命体征平稳, 无认知功能障碍者;④签署《康复知情同意书》者。

    1. 2. 2 排除标准 ①存在人工气道的患者;②伴有胸廓畸形、间质性肺纤维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③病

    情不稳定者;④肺部肿瘤或肺结核、肺水肿等造成与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表现相近的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组后均由同组医生管床及康复治疗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湿化治疗, 试验组采用常规雾化湿化联合气道廓清技术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

    1. 3. 1 雾化湿化方法 两组患者选用的雾化器均为恺得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面罩式喷雾瓶组-大人, 型号M-0701, 给予0.45%氯化钠液, 湿化液雾化不添加任何药物, 进行持续雾化治疗, 患者采用端坐位或床头摇高>45°坐位, 嘱患者尽自身能力进行深呼吸。保持中流量为3~6 L/min, 2次/d, 20 min/次, 9:00 a.m.、

    15:00? p.m.各1次。

    1. 3. 2 气道廓清技术 气道廓清技术[4]包括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叩击、体位引流和咳嗽训练。①雾化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是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和用力呼气技术交替进行的过程[5], 治疗师嘱患者采取床边坐位, 放松患者上胸部和肩部, 保持平静呼吸。维持后进行胸廓扩张运动, 深吸气, 尽量提高膈肌参与度, 2~3次后进行用力呼气, 深呼吸后维持声门打开, 腹部收紧, 快速地进行2~3个快的呵气动作, 为完成一组动作。可循环5~10次。②体

    位引流:根据听诊得知患者痰液聚集部位, 进行不同肺段体位引流, 左侧肺上叶中内段可以采用右侧侧卧位体位引流, 左侧肺下叶基底段采用右侧侧卧位头低脚高位体位引流, 右侧肺部体位引流呈相反。③叩击:予侧卧位下, 进行胸部叩击, 叩击的顺序依次为由外往内, 由下往上, 3~5次/d, 5~6 min/次, 100~180下/min。④咳嗽训练:嘱患者深吸气, 吸气后关闭声门(患者屏气)3~

    5 s, 然后身体前倾, 收缩腹肌并按压上腹部, 提高胸内压和腹内压, 用力咳嗽, 将痰液排出, 可重复3~5次。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别在干预前、干预7 d后、干预14 d后, 对两组患者的同一指标, 由同一名康复治疗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评定工作。指标:①咳痰情况:采用4分咳痰情况评分法:共4分, 1分:有功能, 可清除痰液;2分:中度失能, 尝试多次才能清除痰液;3分:重度失能, 用较大力气也难以将痰液咳出;4分:无功能, 无法咳嗽。② 呼吸困难:采用mMRC量表进行评定, 0~4级分别对应0、1、2、3、4分, 其中分数越高表明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咳痰情况对比 干预前, 两组咳痰情况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4 d后, 两组咳痰情况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干预14 d后, 两组咳痰情况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7 d后;且试验组干预7、14 d后的咳痰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RC评分对比 干预前, 两组mMRC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4 d后, 两组mMRC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干预14 d后, 两组mMRC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7 d后;且试验组干预7、14 d后的m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6]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发病率>10%, 脑卒后诱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机制有很多, 有部分研究認为脑卒中后可诱导免疫抑制, 使得白细胞介素β1、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下降, 降低患者免疫能力, 继发肺部感染[7];也有研究表明脑卒后持续性交感神经兴奋易降低局部呼吸道的免疫和清洁能力, 引起肺水肿、低氧等情况出现;脑卒中后可常见并发吞咽功能障碍, 保护性反射机制下降,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敏感度降低、以致呼吸运动与吞咽运动的协调性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及吞咽损害, 均可成为诱发肺炎的原因[8], 作者进行相关查阅后, 对病因机制进行干预性治疗, 探求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方法。

    生理状态正常情况下, 呼吸道黏膜组织会分泌少量黏液以保持呼吸道处于一个湿润状态[9], 但在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后, 呼吸道黏膜组织的分泌功能出现明显改变, 痰液明显增多、粘稠度增加, 肺纤毛功能减低, 影响气道分泌物产生和黏液流变学(粘弹性)以及咳嗽反射, 分泌物在气道聚集和滞留, 为细菌定植感染提供了机会, 激发炎症反应。因此尽快将分泌物清除对减少卒中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 两组咳痰情况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4 d后, 两组咳痰情况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干预14 d后, 两组咳痰情况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7 d后;且试验组干预7、14 d后的咳痰情况评分(2.06±0.27)、(1.05±

    0.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5±0.48)、(2.14±0.3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 两组mMRC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4 d

    后, 两组mMRC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干预14 d后, 两组mMRC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7 d后;且试验组干预7、14 d后的mMRC评分(2.15±0.35)、(0.74±

    0.1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43±0.49)、(2.15±0.3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常规雾化湿化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可明显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痰液排出, 改善炎症情况, 提高运动耐力。联合治疗后, 加强了纤毛的清除功能, 促进远端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防止阻塞, 辅助将分泌物移到中央气道, 提高排痰效率, 减轻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程度, 提高肺通气和肺换气。常规的湿化和雾化治疗采用0.45%氯化钠低渗溶液, 水分蒸发后, 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机制[10], 气道持续湿化后, 能较少地引起刺激性咳嗽, 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在雾化后进行手法胸部叩击主要是通过一个从胸部到肺的能量波的传送, 使得末梢支气管内分泌物松动;而有效咳嗽训练能维持一定的气道正压, 预防气道塌陷, 形成爆破音, 促进痰液快速有力的咳出;气道廓清技术能有效进行呼吸控制, 改变气道流速, 将末梢支气管分泌物聚移到中央气道, 通过咳嗽训练, 有效地咳出体外。同时增加末梢肺泡组织间的气体交换, 增强肺的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 提高肺部通气血流灌溉比和肺容量, 缓解呼吸困难, 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 雾化湿化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 可进行临床应用, 但由于样本数较少, 多组常规康复治疗介入影响, 需进行进一步参照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会. 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4, 27(4):300-302.

    [2]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6, 6(3):210.

    [3]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12):1075-1078.

    [4] Frownfelter D, Dean E著, 郭琪, 曹鹏宇, 喻鹏铭, 译. 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物理治疗证据到实践.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288-312.

    [5] 张鸣生. 呼吸康复.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134-144.

    [6] 徐科亮. 神经内科ICU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安徽医科大学, 2018.

    [7] 王勤鹰, 詹青. 卒中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1):29-35.

    [8] Zhao H, Lin G, Shi M, et al. The mechanism of 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in epilepsy.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2014, 64(1):65-72.

    [9] 麦翠芳.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排痰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护理, 2018, 10(3):203-206.

    [10] 刘雪喻. 二种不同浓度氯化钠液用于气道湿化的效果比较. 护理研究, 2005, 19(3A):421.

    [收稿日期:2020-04-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