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范文

    寇骏

    【摘? 要】技术的进步将加速社会的变革。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将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技术进步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问题,就业尤其将会受到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认识工业革命对就业产生的本质影响,深入了解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冲击,将对我国正确处理就业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提供有力参考和逻辑导向。

    【Abstract】Technological advances will accelerate social change. As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sweeps across the world, it will change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of mankind. Whil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rings convenience to us, it also causes a series of problems. Employment, in particular, will be greatly impacted and challenged by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Understanding the essential impac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on employment and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mployment will provide a powerful reference and logical guidance for China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关键词】第四次工业革命;就业;影响

    【Keywords】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mployment; impact

    【中图分类号】F424;F249.2?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号】1673-1069(2020)12-0088-02

    1 科技进步与就业

    纵观20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进程,都是以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替代手工的高效率生产的发生。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对就业形势产生一定的冲击,科学技术与就业变化成为历史永恒的讨论主题。

    有关科学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和学派都进行了探讨。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科学技术进步与就业问题的关系被称作“补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机器的引进和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会导致部分工人被机器替代,但被替代的工人并不一定会失业,因为通过各种机制,这些工人可能在其他地方从事同样的职业,再或者在不同的生产部门重新就业。所以在他们看来,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只是补偿与取代之间的差额引起的。新古典经济学派从整体均衡理论和要素替代理论出发,认为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可以在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形成一种平衡,所以说失业不可能长期存在,因为永远都会有一种清理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存在并发挥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让学者对技术进步与就业问题更加关注。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和90年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出现,使得关于就业问题和技术进步关系的讨论更加激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问题总体上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派。持积极态度者普遍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部分工人的失业,并不会形成一种严重的失业局面,因为在失去工作的同时也会在另一个地方和领域重新找到工作。而持消极态度者认为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技术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会在一定时期内,让失业者不具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我国学者更多的聚焦于技术进步对实际产业的影响,朱轶利用DEA方法估算我国二、三产业全要素的生产率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整体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第二产业就业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对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则有着抑制的作用。崔友平等人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29省市技术进步对区域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起到了明显的副作用。

    从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研究来看,主要分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促进和抑制两类,着眼于短期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确实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必然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2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的冲击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的影响,主要矛盾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滞后。从各产业来看,首先农业自动化将进一步向前推动,农业也将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农业就业占比将进一步下降;其次,是对传统制造业的就业冲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大部分生产工序将逐步被机器取代,在短时间内,机器替代人的现象将会更加突出,就业挤出效应也更加明显;最后,第四次工业革命助推了产业间更加快速的融合,尤其体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对产业的内部岗位构成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产业体系的重构升级,将直接促进就业结构的更高级化,这就意味着对低端就业岗位的需求将急剧减少。高端就业岗位的高需求,与劳动力自身能力、素质的不适应,构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的主要矛盾,结构性失业压力巨大,“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另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劳动成本的比较。对于企业而言营利是最大的目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各个产业的生产方式将会进行重塑,对于制造业尤为明显,对我国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就业的最大“蓄水池”,同时也是中低端技术型员工最集中的产业,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取代一定数量的简单、重复性的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和生产方式将会得到提高,这将促使减少企业削减人力资源成本,对劳动就业稳定产生冲击,在短时间内存在就业挤出效应。

    在劳动力供给层面,教育改革与职业培训现阶段无法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更,高等教育和专科教育仍然受更多人的重视,相反还无法提高对实践和专业技能的重视度,不仅体现在思想中,也体现在教育体系中,就现阶段而言,技能人才的缺失,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就导致了“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3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冲击的有效应对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对于我国而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不可逃避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当下,内外部环境异常复杂,合理、适度解决就业问题,是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

    3.1 提升对新经济、新业态的支持力度

    新经济、新业态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下产生的全新就业模式,极大缓解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对此各阶层政府应该合理进行资源调配,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从资金、政策、环境、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大对新业态、新经济的投入力度,并且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能力,从法治上、制度上给予基本保障。

    3.2 降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门槛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就业问题是复杂化的、多样化的,以互联网技术为例,会促使一些兼职工作者和向全职工作者转变,一些兼职工作者将向靈活劳动者转变。但目前现有的各项法律、制度并没有对这部分劳动者的规范和保障进行相应的界定,社会保障也没有对明确该部分劳动者的保障范畴。对此,政府和各部门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出台符合标准、符合规范的临时性过渡政策和条例,并降低对该部分劳动者服务和保障门槛,为劳动者提供权益保障。

    3.3 完善就业预测和失业预警机制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不仅造成低端就业岗位的减少,也会带来更多中层白领的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就业机构将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为此,建立有效的就业预测和失业预警机制尤为必要。引导高等教育体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不断优化专业和学科设置,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还应尽快完善就业创业信息跟踪和反馈机制。针对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较大的重点群体及重点行业,及时建立和跟进就业报告制度。加强对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调整完善失业预警方法,将监测重点从传统重点困难群体,提供更加完善、及时的就业服务。

    3.4 加大人力资源建设力度

    成功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制定与产业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相配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规划及政策至关重要。一方面,充分结合企业与高校各自优势,多方面、多方向地引进和培养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形成一支强大的与科技和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在职在岗劳动者和失业下岗人员转岗培训和再就业技能培训,首先从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入手,提高劳动者新知识、新技术的水平,其次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满足企业所需求的各项条件,有力促进传统就业岗位向新就业岗位的有效转换。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挑战更是机遇,从近代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最终结果来看,短期的失业效应是存在的,但长远来看,更多的是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就业形势会持续改善,长期向好。作为劳动者而言,应转变思维,致力于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丁建定.科学技术进步与就业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朱轶,熊思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05):107-119.

    【3】崔友平.利用技术进步增加就业[J].当代经济研究,2001(10):29-3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