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相互影响 |
范文 | 俞永琼 倪凯 梁志庆 金锦 郭世民 和丽生 摘要:民族文化包括居住环境、膳食、服装、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的内容和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医药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各少数民族在劳动和生活中与自然环境及疾病的长期斗争中,融合了本民族独特的思想,而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自身特色的医药理论、诊疗技术和养生保健积累的总和,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民俗事象中,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混同一体。 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医药文化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0-0066-04 云南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1]。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并有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共25个,分别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朗族、独龙族、满族等,具有丰富的动植物及矿物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是祖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保存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夏季主要是湿润的海洋季风,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气候主要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异常悬殊,最高点海拔6740 m,最低点海拔76.4 m,高低相差6000多米,由于地形复杂和垂直高差大等原因,形成云南山连山,分布有很多的河流湖泊,构成了山岭纵横、湖泊棋布、水系交织的特色,有显著的立体气候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干湿分明,降水充沛,分布不均,气候垂直变化差异明显,是世界罕见的多种植物区系的荟萃之地,为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云南是当之无愧“植物王国”、“天然花园”、“药材宝库”、“香料植物之乡”等美称。 1 云南少数民族聚居情况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总计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66个县,29个自治县。52个民族聚居于云南,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其州内有一个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一个河口瑶族自治县、一个屏边苗族自治县。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汉族、苗族、壮族、傣族、瑶族、回族、拉祜族、布依族等10个世居民族,其中哈尼族和彝族居住的较多。哈尼族主要聚居于滇南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即红河州的红河、绿春、元阳、金平等县,普洱市的宁洱、墨江、镇沅、江城、澜沧等县,西双版纳州各县和玉溪地区的元江县。禄劝、双柏、易门、昆明、峨山、石屏、屏边等县亦有少量分布。云南彝族分布在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哀牢山区、滇西北小凉山一带较为集中。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各民族一般都以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与当地其他民族交错聚居。 2 少数民族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居住环境、膳食、服装、生产工具等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语言是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文学(包括口头文学)、历法、历史、科学技术、医药等,都是用语言和文字表现出来的。云南4000人以上的并有一定聚居区的少數民族有25个,其中22个有自己的语言、14个有自己的文字。 傣族,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使用的文字为傣文。主要节日是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彝族,民族语言为彝语,使用的文字为彝文。主要节日是彝族年、火把节。 纳西族,民族语言是纳西语,文字为东巴文。主要传统节日是祭天、新年、棒棒会、三朵节、火把节、烧包节(中元节)。 哈尼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1949年以前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地方曾刻木结绳记事。1957年,中国政府帮助哈尼族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1958年在哈尼族地区试行。主要节日是苦扎扎、耶苦扎、扎勒特、十月年、嘎汤帕节、新米节、母亲节、老日节。 佤族,民族语言是佤语,无文字。主要传统节日是有新火节、播种节和新米节。 布朗族,民族语言是布朗语,无文字。主要传统节日是考瓦沙”(关门节)、“奥瓦沙”(开门节)、桑堪比迈(新年)、尝新节和以“赕”为中心的各种节日活动。 傈僳族,民族语言傈僳语,文字为傈僳文。主要传统节日是“阔时”节、澡塘会、刀杆节、收获节。 怒族,民族语言是怒语,无文字。主要传统节日是春节、火把节、七月十四、新米节、祭山林节、仙女节等。 各个民族聚居、混居在一起,民族文化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西双版纳、澜沧、双江等地区的布朗族受傣族的影响,信仰南传佛教,有很多宗教节日,如尝新节、“奥瓦沙”(开门节)、“考瓦沙”(关门节)、桑堪比迈(泼水节)(新年)、和以“赕”为中心的各种节日活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使用的文字就是用傣文。施甸布朗族与彝族、汉族杂居,节日多受彝族、汉族的影响,绝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只有较少数节日还保留本民族特点,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靠内地区的傈僳族由于受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主要节日同附近的汉、彝、白、纳西等民族相近。怒江州的怒族、傈僳族、普米族、白族,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但大体相同,相互可以对话。 3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是各民族在劳动生活中,长期与疾病、创伤、自然灾害等的斗争和生存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融合了本民族独特的思想,而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自身特色的医药理论、诊疗技术和养生保健积累的总和。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具有丰富的动植物及矿物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是祖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保存着丰富多样的中医药文化。有文字记载的医药文化,它有医学文献,文献记载有较多的医药知识积累和医学理论。文献记载具有科学性、历史性、真实性特点,文献记录是民族医药思想传承比较有效的载体,能够促进形成完整系统的民族医药文化知识体系。这部分以藏医学、彝医药、傣医药为代表。例如傣医药古籍文献有《旦兰约雅当当》、《档哈雅囡》、《蛾西达敢双》、《解达帕捌答》等多种多样,不胜枚举[2]。这些文献记载了较多的医药知识积累和医学理论,为民族医药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科学的、真实的依据,梳理出了傣医药的“四塔”、“五蕴”,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傣医药理论[3]。 彝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彝文典籍,如《哎哺啥呃》、《宇宙人文论》、《双柏彝医书》、《启谷署》等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彝族医药学领域专家对彝族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归纳出气浊、哎哺、天地五行、宇宙八卦、天干地支、五生十成、十生五成、青线赤线、八方位年等代表彝族传统医药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医药理论体系[4]。 藏族医药,是世界上四大传统医药学之一,带着神秘的色彩走向世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藏经》《四部医典》《五部遗教》《汉公主大医典》等论著,总结出了藏族医药体系的“隆”、“赤巴”、“培根”三因理论。《千万舍利》《珍宝药物形态识别》、《药味·铁矍》、《甘露之池》、《甘露宝库》等论著,总结了瘟疫病的治疗经验[5]。 有的民族有语言,有文字,其文献记载只有零星的记录,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无系统性。如纳西族医药、景颇族医药等,其传承主要是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等方式代代相传。 有民族语言,无民族文字的民族医药文化,文献记载只有零星的片段记录,他们有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经验,为本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和支持下,采用人类学的方法,通过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方法,有少数的民族医药也挖掘整理出了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大部分有民族语言无民族文字的民族医药文化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还是零星的、碎片式的流传在民间。例如哈尼族医药理论,哈尼族医生认为“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付开聪在《哈尼族医药》一书中认为人体结构组成的“二统学说”;对人体致病原因的认识即“土杰毛若,毛若土杰”和“三道,五因”学说[6]。哈尼医药因种种原因,目前,收集、整理、保存下来的哈尼医药,只是一些易流传的和与劳动生活息息相关的哈尼族医药文化,哈尼族传统医药经验大量流失,未形成完整的哈尼族医药理论体系[7]。 普米族有语言无文字,普米族信仰韩规教,韩规经书之多,保罗万象,实为罕见,但是普米族传统医药书籍几不可得,两千多年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只凭心传口授,散在民间[8]。1992年由兰坪县卫生局组织编写的《普米族单方治疗杂病手册》是普米族的第一部医药书籍[9]。 4 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相互融合 民族文化包括居住环境、膳食、服装、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的内容和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医药文化是组成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各少数民族在劳动生活中与自然环境及疾病的长期斗争中,融合了本民族独特的思想,而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特色的医药理论、诊疗技术和养生保健积累的总和,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民俗事象中,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混同一体。 西双版纳这里聚居着傣、布朗、基诺等多个少数民族,像傣族、布朗族他们都信仰南传佛教,在饮食、节日、习俗等有许多相似之處,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饮食上就更加相似;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他们伴水而居,与水为伴,热爱水源,相信水有驱邪治病、洁身健体的神力,把泉水视为吉祥如意,消灾免难的象征物;除饮水、用水外,还用驱病邪,祝吉祥,每年过新年时都要泼水,泼水节就是水崇拜的遗俗[10]。傣医认为“没有水,万物可以枯死,人体没有水,生命就难以存续”,形成了傣医理论的“水塔”[10]。傣医药文化中经常使用药物加口功治疗,如骨折、牙病、皮肤病、风湿病等,傣族民间传统口功治疗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傣族民间医到山上采药,要算时间,在出发前,念祈求平安语,上山前一般要准备两只蜡烛、两朵鲜花、两根棉线;然后,到山脚时,找一棵苍天大树或者一条小河,面对大树或者水流的方向,默念口功,完毕,才上山采药,草药采回来后,在寺庙放置一段时间,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佛祖力量的保佑,在治病时药效能发挥到最好[11]。 布朗族有语言,但是没有文字,布朗族学习、记事等,使用的文字就是傣文,布朗医药的文献资料大部分都是使用傣文记载。在布朗族医药调研中,采访到西双版纳勐海县的一位布朗民族民间医生,他治疗脑梗后遗症的康复,就是利用周边丰富的植物资源,采集周边新鲜的植物,切碎,炒热,让病人躺在上面,再在上面盖上炒热的鲜药,他的这种治疗方法跟傣医的睡药治疗很相似。 怒江州居住着怒族、傈僳族、普米族、独龙族、白族等多个民族交错杂居,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但大体相同,相互可以对话。怒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怒族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医疗经验,只有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未能形成完整的医疗体系。怒族人民对风湿、关节炎、麻木、腰酸腿痛的认识,他们认为这一类疾病是由一种叫“普于”的勒墨鬼造成的,祭祀时,地点经常选在岩洞中,祭语用勒墨话,牺牲用鸡、猪,参已祭祀者只能是病人和巫师,祭祀完毕剩下的牺牲只能由病人和巫师一起吃,吃不完的祭品也要烧掉,不能让其他无关的人吃,病人忌食辛辣怪味之物,祭后的3天内,切忌到脏的地方去,怒族医药始于巫医,祭祀完毕后再外用和(或)服用一些草药治疗[12]。 丽江市居住着纳西族、彝族、普米族、藏族等多个民族,北面与迪庆藏族自治州接壤,纳西族、普米族都有信仰藏传佛教的习俗。纳西民族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思考与善于创造的民族,随着与汉民族交流的不断深入,其与汉民族文化、中医药学相互交融,创造了“卢色学说”、“精威五行”与“金蛙八卦”等学说。在纳西族与藏族杂居时,通过纳西族与藏族的交往中,授政治、文化的相互影响,纳西族医药也融进了藏族医药思想,最终形成了《玉龙本草》,成为纳西传统医药知识体系的代表[13]。 普洱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在普洱盛行的端午节,不分民族,“五月五,吃草根,换肠肚”,普洱人民认为,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最佳时期是在端午节前后。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普洱当地多种民族防疫疾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节日,融合了汉、拉祜、哈尼、傣、彝等原住民族的医药知识,是当地非常有地域民族特色的药食保健文化,根据不同的需求,把多种具有不同功效的新鲜草药和鸡、猪肉、排骨等一起烹煮食用,主要是起到健胃补气、防病治病和调养身体的作用,集食用和药用、食疗与药疗、食补与药补于一体,真正体现了药食同源[14]。 大理白族自治州有13个世居民族,分别是: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壮、藏、布朗、拉祜、阿昌、傣等民族,大理的“三月街”,又称“观音市”、“观音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苍山脚下,大理古城门外举行,一般会赶 7~10 天,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年一度的盛大佳节[15]。“三月街” 期间,各地药农、草医和懂得一方一药的各族人民,都会把平时采集和收集到的各种草药带到“三月街”上来进行交易,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医药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传播和交流。同时,与大理邻近的彝族、藏族等聚居的各民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彝药、藏药等聚集于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上的重要经济贸易地位,使得“三月街”不仅成为一个具有丰富药材资源的交流会,也成为各民族传统医药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平台,更是传播弘扬民族民间传统医药文化的平台[16]。 民族医药与民俗历来有着不解之缘,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民族医药和民俗相互重叠、相互交错,有很多民族医药经验与知识都是以民俗的形式流传并保存下来,在很多民俗事象中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医药文化,这也成为了我们认识和了解不同民族医药思想和医药文化观念的重要媒介。 5 民族医药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医药的原始性、神秘性、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认识,人们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社交圈越来越大。各民族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丰富民族医药文化内涵,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随着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各种交流平台应运而生,如微信、微博、QQ、电子书籍、数据库等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媒介,学习和分享与民族医药相关的文献、信息、经验、药材知识等,不分民族,不分你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医药的发展。民族医药与民族文化相关、相融,推动了民族医药的发展。 总之,民族医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26个民族聚居于云南,各民族之间血肉相连,互相尊重,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各民族传承和保留了本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民族文化,也汲取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饮食、服饰、科学等文化知识,使本民族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民族医药,在本民族独特的思想、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医药思想、理论与技能。各民族医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形成各民族医药具有本民族医药的理论思想,又汲取其他民族医药的优长,使本民族医药更加丰富。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互相融合,不断发展完善,民族医药将走向更大的舞台,为更多的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谢蕴秋.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2. [2]戴翥.试论傣医药文献的文献目录学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1:64-67. [3]张文昊,陈普,张闯.傣医药理论的形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0:16-17. [4]罗艳秋.基于彝文典籍的彝族传统医药理论形成基础及学术内涵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5]丹曲.藏族古代医学教育初探[J].中国藏学,1995(4):107-112+3. [6]付开聪,张绍云,等.哈尼族医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2-10. [7]夏亮,金锦,俞永琼,等.哈尼族医药研究现状及展望[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12):57-59. [8]沈宇明,郭世民,余永琼,等.普米族医药调查及发展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11):81-82. [9]王寅,郑进,杨丽萍.一朵含苞待放的民族醫药之花——普米族医药简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5):71. [10]张超,王志红,陈普.原始宗教对傣医学基础理论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0:17-18. [11]段忠玉.傣族传统口功治疗的医学人类学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 [12]俞永琼,郭世民,粱志庆.怒族防治风湿病的治法方药简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11):80-82. [13]梁志庆,高敏,和丽生,等.纳西东巴医药中的“药引子”管窥[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12):59-61. [14]姜俊玲,周葵,蔡秀江,康国娇.普洱端午节药市文化浅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97:42+47. [15]荣俊明,王茂,徐福荣.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药市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20(1):117-122. [16]段宝忠,胡建勇.大理“三月街”药市的历史考察[J].中国现代中药,2013(8):718-7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