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正交试验法优选青刺尖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
范文 | 夏海梅 周志宏 张菊 赵远
摘要:目的?优选青刺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对青刺尖中黄酮类成分进行鉴别,加热回流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青刺尖总黄酮,芦丁为对照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两种提取方法下青刺尖总黄酮得率,选择提取率较高的方法进行下一步实验。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三个因素对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设计提取条件,筛选最优提取工艺。结果?相同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青刺尖总黄酮得率高于索氏提取法;选择加热回流提取法实验,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0min、乙醇体积分数60%、液固比12 mL/g;在此条件下三次重复实验得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为7.30%。结论?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青刺尖总黄酮优于索氏提取法,在提取时间为40min、乙醇体积分数60%、液固比12 mL/g的条件下青刺尖总黄酮得率高,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青刺尖总黄酮提取工艺。 关键词:青刺尖总黄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獻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1-0080-03 青刺尖,青刺尖(Prinsepia utilis Royle)当年生嫩尖及叶(下同)经烘炒、揉捻和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蔷薇科扁核木属落叶灌木,别名扁核木、枪刺果、打油果(曲靖)、鸡蛋果(云南)等[1]。主要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2]。云南地区主要分布于迪庆州维西县及周边州市,云南省滇西北特色生物资源。青刺尖始载于《滇南本草》,曰:“性散寒,味苦。”[3],《云南天然药物图鉴》记载性味,苦、辛、凉[4],在《贵州中草药》、《中药大辞典》、《云南民族药志》中也有记载。青刺尖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我省纳西族、白族、彝族、普米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嫩叶水煎用于治疗咽喉炎、发热、牙痛、外痔出血、疮痈肿等[2]。目前对青刺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不多,吴小兰[5]以结晶法制备青刺果总黄酮,所得总黄酮含量为33.6%;张济麟[6]以有机溶剂提取青刺尖果中总黄酮,得总浸膏、乙酸乙酯层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3.00%、2.76%,石油醚层和正丁醇层均为0.09%,水层0.03%;刘招娣等[7]以青刺果油粨为原料,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提取率为5.28%;以酶叶提取法提取扁核木茎叶中总黄酮,得1.379 mg/g[8];韩蕾[9]研究结果显示,蕤核叶黄酮的提取量可达到9.1237 mg·g-1;左爱华[10]以芦丁为对照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青刺尖总黄酮,实验以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最终黄酮得率以丽江地区最高,3.10%。本实验筛选青刺尖总黄酮提取方法,再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旨在为产业化生产及药理研究提供参考。 1?仪器及试剂 1.1?仪器?TU-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DZTW调温电热套(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751石英比色皿10 mm(宜兴市中科工业玻璃有限公司光电科析仪器部),UPH-IV-20T纯水机(云南优普科技有限公司) 1.2?试剂?芦丁(上海奥克化学有限公司),产品编号:132390050,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纯水自制。 1.3?试剂的配制?5%NaNO2的配制 准确称取5.0 g亚硝酸钠,再加入95 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即得。10% AL(NO3)3 的配制 准确称量硝酸铝10.0 g放入150 ml锥形瓶中,然后用移液管移取90 ml去离子水,用玻璃棒搅匀即得。 4% NaOH的配制 准确称取4.0 g氢氧化钠固体,加入96 g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即得。 1.4?样品?购于丽江贡合实业有限公司,当年生嫩尖及叶经烘炒、揉捻和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经粉碎成粗粉备用。 2?方法与结果 2.1?青刺尖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 2.1.1?三氯化铝试验?取青刺尖样品溶液在滤纸上滴1滴,待干后加入1% ALCL3乙醇溶液3滴,待溶剂挥干后,观察是否有黄色络合物,紫外灯下观察是否出现鲜黄色荧光。观察实验结果,溶剂挥干后,有黄色络合物;紫外线分析仪下观察,呈鲜黄色荧光,表明青刺尖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2.1.2?盐酸镁粉试验?取青刺尖样品溶液1 mL,加入少许镁粉,振摇,滴入几滴浓盐酸,溶液显红色,表明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5.00 mg于25.00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水浴上微热溶解,加70%乙醇定容至刻度,即为浓度0.2000 mg/mL的对照品溶液。 2.3?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00、1.00、2.00、3.00、4.00、5.00、6.00 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编号0、1、2、3、4、5、6,加70%乙醇至6.00 mL,加5% NaNO2 1 mL,摇匀,静置6 min,加10% AL(NO3)3 1.00 mL混匀,静置6 min,加入4% NaOH 溶液10.00 mL,加入超纯水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15 min后,以0号做对照,在510 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Y为纵坐标,质量浓度X(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f(x),公式Y=K1*(x)+K0,其中K0=0.05382,K1=0.43482,R=0.9983,即Y=0.43482*(x)+0.05382。芦丁0.0081 mg/mL~0.0486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2.4?提取方法的筛选?分别选用索氏提取法和加热回流提取法,以液料比10 mL/g,乙醇体积分数70%,加入青刺尖粗粉,浸泡30 min,提取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结束,每种提取方法下选择三个样品进行编号测定吸光度,计算平均值,选择黄酮得率较高的提取方法进行下一步实验。 C(μg/m L):总黄酮的浓度;V(m L):待测样品体积;D:稀释倍数;M(μg):称取样品的质量。 计算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索氏提取法和加热回流提取法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2.81%、4.06%,加热回流提取法优于索氏提取法。 2.5?单因素试验?考察在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的影响因素下,青刺尖总黄酮的提取率。 2.5.1?体积分数对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精密称取青刺尖样品15 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30、40、50、60、70、75、80%)乙醇溶液150 mL浸泡30 min,连接回流装置,加热回流提取1 h,放凉,倾倒出药液,补足与药液同体积的乙醇,重复以上操作3次。提取结束后合并滤液,过滤,浓缩提取液至0.2 g生药/mL。将滤液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定容至刻度。精密吸取1 mL样品置于25 mL容量瓶中,自“加70%乙醇至6.00 mL”起按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操作进行。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利用公式计算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实验发现乙醇体积分数为50%时黄酮得率最高,为5.94%。结果如图1所示。 2.5.2?液固比对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准确称取青刺尖样品15 g置于圆底烧瓶中,以液固比(8、10、12、14、16)mL/g,加入50%乙醇溶液,浸泡30 min,连接回流装置,加热回流提取1 h,放凉,倾倒出药液,补足与药液同体积的乙醇,重复以上操作3次。提取结束后合并滤液,过滤,浓缩提取液至0.2 g生药/mL。将滤液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定容至刻度。精密吸取1 mL样品置于25 mL容量瓶中,自“加70%乙醇至6.00 mL”起按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操作进行。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利用公式计算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实验发现,液固比为12 mL/g时青刺尖总黄酮得率最高,为7.81%。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2.5.3?提取时间对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准确称取青刺尖样品15 g置于圆底烧瓶中,以液固比 1:10加入50%乙醇溶液浸泡30 min,连接回流装置,加热回流提取(40、55、70、85、100 min),放凉,倾倒出药液,补足与药液同体积的乙醇,重复以上操作3次。提取结束后合并滤液,过滤,浓缩提取液至0.2 g生药/mL。将滤液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定容至刻度。精密吸取1 mL样品置于25 mL容量瓶中,自“加70%乙醇至6.00 mL”起按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操作进行。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利用公式计算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提取时间为70 min时,青刺尖总黄酮得率最高,为6.88%。结果如图3所示。 2.6?正交试验?选取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5结果可知,提取时间40 min,液料比12 mL/g,乙醇浓度60%青刺尖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达7.19%。由极差结果可知,在三个提取因素中,乙醇浓度对青刺尖总黄酮的提取率影响最大,依次为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在以上优选工艺条件下重复实验3次,平均提取率为7.3%。 3?讨论 本实验以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三个因素为考察对象,正交设计优选得到青刺尖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40min,液料比12ml/g,乙醇浓度60%,重复验证最佳工艺的总黄酮类提取率为7.30%,较文献报道3.10%高。据文献研究结果[10],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青刺尖黄酮类化合物准确灵敏,本实验以该方法作為考察方法,可信度较高,所优选提取工艺较为可靠。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降血脂活性,可有效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目前对青刺尖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研究较少,基于青刺尖的丰富资源及富含黄酮类成分的特性,对其进行深入的药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349. [2]朱兆云.云南民族药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193-194. [3]明·兰茂.滇南本草[M].2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5:426-427. [4]朱兆云.云南天然药物图鉴(第一卷)[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30. [5]吴小兰.青刺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效应的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8. [6]张济麟.青刺尖果中黄酮的分离及药理活性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5. [7]刘招娣,刘祥义,张水滔,等.青刺果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20-24. [8]张秀秀,魏学智,赵瑞芬,等.酶液提取扁核木叶片总黄酮的工艺优化[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1):81-84. [9]韩蕾.蕤核叶黄酮类化合物提纯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10]左爱华,韦群辉,曾元儿,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青刺尖总黄酮含量[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6):43-44+84. [11]Kilidhar S.B.,Parthasarathy M.R.,Sharma P.,et al.?Prinsepiol,a lig-nin from stems of Prinsepia utilis[J].Phytochemistry,1982,21(3):796-802. [12]李宁,李宏轩,孟大利,等.蕤仁的化学成分(Ⅱ)[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11):871-873. [13]杨惠,代继玲,张济麟,等.青刺尖果中黄酮的提取及结构鉴定[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3):1-3. (收稿日期:2020-06-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