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建设中德创新型园区行动方案研究
范文

    【摘? 要】合理建设中德创新型园区,保证园区的长远发展,可以建立生态、建设、低碳的标准细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园区建设的初衷对园区进行建设:加强与德国合作,发展合作新方向,关注合作教育;明确园区目标定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构建十字型结构,形成一心两线四象的态势;建立系列制度保证园区的运行和发展,主要是长效评估制度和具体的管理制度。

    【Abstract】Reasonable building Sino-German innovative park and ensur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can establish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low-carbon standard rules. On this basi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park construction is combined to construct the park: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Germany, develop new direction of cooperation, pay attention to cooperative education; define the park's goals and positioning, and integrate into the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 rationally planning the industrial layout, constructing the cross structure, forming the situation of one mind, two lines and four images; establishes a series of systems to ensure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mainly long-term evaluation system and specific management system.

    【关键词】中德创新型园区;建设;合作;目标;创新;布局;制度

    【Keywords】Sino-German innovative park; construction; cooperation; goal; innovation; layou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6.44?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6-0150-02

    1 引言

    近些年,随着改革深入,园区作为产业企业的聚集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我国正在进入新常态经济,制造业的大规模扩张进入尾声,甚至有收缩之象,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价值链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且入世后,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了全新的形式,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地球村的形成就在眼前。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产业重要组织形式和对外开放重要载体的工业生态园区,其建设和发展备受关注,如何建设合作生态园区,保证生态园区的长久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2 加强与德国合作,发展合作新方向

    德国在基础研究和科技实力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其高精尖的创造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更是享誉世界,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是久居高位的德国。我国需要学习并借鉴德国的科学技术,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中德创新型园区是与德国交流沟通的新渠道,也是有效渠道。中德创新型园区建设,首先应该加强与德国方面的合作,借德国之力为己用,打造一流项目,发展自己的创新科技,培养尖端创造人才,对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行业和项目,提供尤为有利的条件支撑。

    中德创新型园区应该积极同德国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大量引入德国先进企业,开展与德国合作科技项目。再以此为突破口,对自己辖市区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且与商务、发改、外办等相关部门合作,突出建设教育融合发展项目,打造园区科教城,培养出一流的科技人才,服务合作科技项目,同时也成为科技成果转移的载体,推动产业发展。这是合作的创新,走在了合作前沿。中德创新型园区既是创业孵化集聚区,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引领区和产教融合共进区。中德创新型园区应该成为“国际合作、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集聚、未来产业”六大高地。

    合作教育会是中德创新型园区建设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德合作的精髓。中德创新型园区必须深化和德国的教育合作,探索如何双元制本土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然后建立起教育培训中心,为园区的科技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人才支持。为实现此目的,中德创新型园区可以先成立专门的科教城研究发展中心,制定共同培养的方案细则,然后校企一起努力,合作办学,强化校外实践教育,提高科技创新教育。教育培训中心可以和德国一流院校合作,共同创建办学项目,满足彼此所需,实现共赢共利。

    3 明确园区目标定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中德创新型园区建设需要明确目标,明确中德创新园的目标定位:对标德国创新体系,打造中德合作平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孵化全球创新项目,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智造水平。

    依据目标定位,中德创新型园区先聚焦“技术引进、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三大功能的实现,突出科教创新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经济体系。中德创新型园区将成为国际合作的新高地,为国际合作塑造新的方向。

    在项目孵化方面,中德创新型园区需要大力招标德国高端创新创业项目,如德国BEDO博士项目,促进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并且推动中德产业深度融合,避免外挂,建设园区重点企业,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建设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争取人员成为示范项目的中坚力量,加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方式,不仅仅是资金和能源的支持,也可以有实践检验、出口等方面的支持。在技术引进方面,积极引进德国科技创新资源,和园区教育中心深度合作,大力推进中德科技创新平台能力建设。在成果转化方面,积极鼓励德国著名高校、重点科研院所和知名高科技企业在中德创新园区建立技术转移机构,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弗朗霍夫、史太白、卡尔斯鲁厄理工等技术转移机构落地,实现园区创新水平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一心两线四象构建

    中德创新型园区建设需要依据“绿色建设生产、注重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和城市融合、物以类聚”的原则,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结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可以采取十字型的布局方案,分阶段建设和开展:中间是原点是核心,可以称之为一点驱动,这里主要建设为生活区,包括園区的行政办公、金融商住、文体娱乐等服务设施,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普遍性服务都可以在核心区这里得到保障,方便生活有利生产,是园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区,也是园区产业的起点区,更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服务站;十字横轴和纵轴为交通线,铺设公路轨道,建设交通设施,贯通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区域依据功能的聚集性分类,东北部区域主要是生活区和生活相关服务区,满足园区内工作人员的衣食住,并且配套绿化用地和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建个小公园是为最佳,着力于让工作人员有家的舒适度和归宿感,西北区域主要是新型产业聚集区,可以引进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技术装备、软件开发游戏制作、产品设计和研发,生命健康研究等行业,这些行业不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却是需要高精尖的人才,着力于创新,实现中德创新型园区的建设初衷,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饮食产业,以及建设绿化设施,满足工作人员的高大上的需求;西南部是污染较少传统工业聚集区,但是需要注重产业链的建设,从能源购入到产品输出都可在这个区域完成,这个区域旨在提升产品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能耗;东南部为教育培训中心的设立暂时留置,如此便可形成东北部生活、西北部创新、西南部产业链、东南部教育培训的错位互补,共同促进的布局,集生活、工作为一体,真正做到产业和城市融合,创新发展,低碳生活。

    5 建立系列制度,保证园区稳步运行

    事物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中德创新型园区也是如此,需要建立系列制度来保证运行的顺畅,实现园区建设的初衷。首先是长效评估制度的设立,评估与研究监察不同,主要是整体评估园区运行计划的实现程度,需要建立年常态化评估、两年中期评估和五年长期评估的三级评估层次:年常态化评估主要是评估园区在运行到年终时有没有完成年度计划,如企业入园的数量和质量,企业完成的税收额度,工作人员生活的满意度等,为下一年做年规划提供依据;两年中期评估主要是观察园区的发展重点是不是与初衷规划相一致,对于偏颇及时纠正;五年长期评估主要是对五年内影响较大的事件进行专项论证,在描述—分析—评价的机制下,合理分析,激励成就,避免损失。然后是园区具体管理制度的设立,城市有城市的法律约束,园区有园区的规则约束,无规矩不成方圆,园区具体管理制度在不违背法律条款的前提下制定,包括安保制度、办公制度、物品管理制度、企业与员工的雇佣制度等方方面面。在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下,中德创新型园区定可以长期可持续发展,取得可期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范向伟,杨景.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生态园区产业发展路径探析——以中德生态园为例[J].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2018(05):78-81.

    【2】耿婷婷,刘净慧,曾馨慧.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路径研究——以中德生态园为例[J].现代商业,2019(21):54-55.

    【作者简介】蒋英杰(1981-),女,江苏常州人,讲师,从事中德职业教育,跨文化交流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