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循环战略下连云港智慧物流发展方向及对策 |
范文 | 徐珩 【摘? 要】双循环战略下,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应凭借自身优势,发挥港口物流效应,紧跟建设发展步伐,建立并发展特色智慧物流。论文立足于当前新发展格局,从双循环战略出发,首先提出连云港市发展智慧物流的必要性,其次分别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其当前发展智慧物流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当前连云港市发展智慧物流的方向及对策,以期在双循环战略下为连云港市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建议。 【Abstract】Under the double-cycle strategy, Lianyungang, as a "the Belt and Road" onde city, should rely on its own advantages, give play to the port logistics effec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characteristics smart logistics. Based on the current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double-cycle strategy, this paper firstly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smart logistics in Lianyungang City. Second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smart logistics from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echnical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anyungang City's development of smart logistics,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logistics in Lianyungang City under the double-cycle strategy. 【关键词】连云港;双循环;智慧物流;方向及对策 【Keywords】Lianyungang; double-cycle; smart logistics; dir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F259.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2-0059-02 1 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萌芽、发展到成熟,我国物流业发展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与物流相关的新技术、新模式持续涌现,智能数字化、自动化等物流新理念得到广泛认可,智慧物流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从当前看,智慧物流综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以及作为一般物流的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从而达到物流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新发展业态。 近年来,发达国家制造业持续实施归核化战略,我国原有的竞争优势难以保持,并遭遇到产业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缺乏,区域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瓶颈。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使得全球贸易市场严重萎缩,许多国内制造企业陷入困境。面对当前国内外不确定的经济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该提议在重申国内国际市场互动性重要的同时,更加强调要以扩大和加速内循环为立足点,发展高质量经济,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1]。 2 连云港市智慧物流发展的必要性 连云港市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连云港港口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在“双循环”战略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核心,具有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特点,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与此同时,连云港物流业也由传统物流业逐渐发展到现代物流业,进而向智慧物流跨越的阶段[2]。 连云港市发展智慧物流,首先,是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环节之一;其次,是建设江苏省供应链、产业链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并配合国家“双循环”战略中国内循环发展的环节之一;再次,是促进连云港市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最后,对连云港市中哈物流园及自贸区建设发展且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3 连云港市智慧物流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1 连云港市智慧物流发展的优势 从政治环境看,江苏省政府及连云港市市政府计划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推动连云港市智慧物流的发展。例如,2020年10月,江苏省政府同意《中国(连云港)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批复,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综合实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更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从经济环上看,连云港市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2020年上半年,连云港市开发区获得总投资10元建设连云港·雨润全球直播电商基地项目,海州区获得3.5亿元总投资的康缘智能物流中心项目正式运营。 从社会环境看,新兴起的定制化消费观念催生出对智慧物流的旺盛需求,促进了连云港市智慧物流的发展。中哈物流基地的物流企业坚持为客户进行定制化服务,独创了“媒体+电商+商圈+信息化”的发展模式。东海县根据实际县情,将电子商务和物流协同发展,用好物流完善“红利期”,抢抓电商发展“窗口期”。 从技术环境看,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创新与应用为连云港市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2020年上半年,上合物流园研发上线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把分散的小规模需求,集合成大规模需求,提升物流效率。中哈物流基地攻克了“互联网+集装箱”由于数字相近,容易被智能识别误判的难题,提高了理货准确率。 3.2 连云港市智慧物流发展的劣势因素 从政治环境看,虽然省市政府出台的文件强调了智慧物流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但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此外,当前物流管理主要是通过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有不同部门分别进行不同职能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部门间、地区间为了各自利益而形成部门垄断、行业封锁和地方保护的现象[3]。 从经济环境看,连云港市智慧物流发展质量不高。连云港市物流发展集中于港口地区,物流规模化程度小,成本高。相比物流业发达城市,连云港市城镇化水平低,新兴商贸产业发展层次低,物流市场繁荣度低,无法激发有效物流需求,不能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从社会环境看,虽然民众对定制化服务的消费要求不断升级,但是企业发展智慧物流的观念还未普及,企业尚未重视供应链及上下游产业链管理[4]。从技术环境看,智慧物流不仅是“代替人工”,更加是“机器学习”。当前连云港市大部分物流企业对数字化、大数据、物联网平台的建设及智能化运用过于粗放。现有的智能物流体系多依托其余地区单位的研究成果,当前的智能管理平台无法体现感知与学习的能力,不能处理个性化、多元化、快变化的需求。 4 连云港市智慧物流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综合上述对连云港市智慧物流发展优劣势因素分析,在“雙循环”战略下,连云港市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包括: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快捷、廉价以及海铁联运的优势,打造国内大循环发展体系;另一方面重点打造“一体两翼”的组合型深水大港和区域性国际物流空港,配合国际循环。在此发展方向下提出对连云港市建设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的对策。 4.1 推进政策落实,为智慧物流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建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推进政策落实,协调部门监管与市场运营的关系,激发建设智慧物流市场活力。其次,制定符合连云港物流特色的政策,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为智慧物流体系的融合联动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4.2 提高数字智能化水平建设,为智慧物流体系构建提供基础保障 首先,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为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其次,通过打造运输、仓储、生产、配送智慧化的智慧物流园区,加大对相关技术的自主创新投入,集中利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处理相关业务流程并形成各大物流园区“产业+物流”的互动融合的柔性发展模式。 4.3 加强定制化服务理念,为智慧化物流体系构建提供发展保障 首先,物流企业需了解定制化服务的重要性,通过信息平台加强对当前服务需求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从而满足民众定制化物流需求。其次,加强产业融合,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冷链、新零售、电商物流、商贸物流等新业态加中欧班列、多式联运、物流枢纽等新模式共享、协同、共用培育以新服务产能为主体的智慧物流体系。 4.4 加强高校与物流企业联动,为智慧化物流体系构建提供人才保障 首先,高校应开设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联动的物流课程,从而为智慧物流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其次,高校应与高智能化水平物流企业、园区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动相关科研技术人员、管理者、高校老师相互学习,资金、技术、人才相互流通,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主体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蓉,赵立祥,苏映雪.全球价值链嵌入、区域融合发展与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J].南方经济,2020(10):1-19. 【2】罗本成.加快布局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J].中国港口,2019(04):24-26. 【3】吴海莉.自贸区建设背景下连云港升级发展第四方物流市场的SWOT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0):120-121. 【4】王宇,丁胜,张济桓.“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波特五力浅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2):1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