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范文 吕永霞
摘要: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忽视,是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选择。论文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技能大赛为视角大胆剖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科学地提出了改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大赛;高职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此可见,阶段性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为众多技能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工作拓宽了空间。鉴于会计技能大赛在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育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家鼓励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方向,踊跃参与到会计技能大赛中,以此为切入点对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综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培养模式: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会计高职能力培养模式。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当地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人才、区域的优势,首创“县校合作模式”,探索了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的办法新模式。
以上已经进行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都是以上各学院结合各自的办学特色,经过充分调查和精心研究分析之后,再通过严密的制定流程确定下来的,而且已经实施卓有成效了,对社会有广泛地影响和辐射作用。这些说明,随着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发展,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开始进入高职会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而这些变化,都是为了配合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的,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已经不再是一概而论,而是各显其能,进入理性人才培养发展过程。
二、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職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会计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是毋庸质疑的,然而会计技能大赛的开展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技能大赛存在重个体,轻群体现象
很多高职院校片面地只注重提高参赛学生技能大赛的成绩,从而针对比赛内容组建训练队,忽视那些没有设置为赛项的技能,造成技能只是针对学校技能竞赛队学生参赛内容的训练,训练标准要求比较高,无法使该学院全部会计专业学生都受益。
(二)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提升
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形同虚设,当前的实训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实践教学,尤其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更是有待提升。一是校内实训条件简陋,软件设备落后,亟需改进。比如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的《财税一体化》、《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训》等软件需要升级;二是随着会计专业招生的火爆,办学规模的扩大,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急需扩充,否则难以解决高年级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
(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亟需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不仅展现了会计专业基本技能的比赛过程,也反映了会计专业实践的教学过程,更是检验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本无法满足当今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当务之急的一项任务。
(四)专业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出台了一系列职教优惠政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火爆,造成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一大部分一线专业教师队伍由高校毕业生构成,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严重缺乏会计专业方面的实操经验,不能将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亟需“双师型”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三、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措施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一项重大制度改革与创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基本形成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促进了产教融合,使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大增强,使社会不再崇尚“唯学历论”,而更青睐具备一技之长的毕业生。会计技能大赛是高职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高职院校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会计技能素质的新途径,也是连接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就业、理论与实践的新桥梁。会计技能竞赛对于高职院校、指导老师、参赛选手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一)以会计技能大赛为依托,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会计技能赛项设置紧密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故会计技能大赛对于加快明确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强力的支撑功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院校升格而来的,所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参差不齐。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目标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紧密相连的内在关系,因而高职院校可通过承办或参与会计技能大赛,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会计高职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做到校企深度融合,丰富会计专业内涵,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技能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
(二)以会计技能大赛为纽带,改善会计专业实习实训条件
现如今实训教学环节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以会计技能大赛为契机,加大对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投入,不断改善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条件,重视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能够使教学能够更加贴近现实,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仿真教学法和岗位教学法,进而形成竞赛常态化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三)以会计技能大赛为抓手,推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基本都体现了中、高职专业或专业大类的综合核心职业能力要求,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通过专业教学内容的极大丰富,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及竞赛标准得以准确制定,进而对教学也起到了示范作用。高职院校以会计技能大赛为抓手,以赛促教、教研融合,推动会计专业课程实施。高职院校应大胆地将现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会计技能大赛紧密结合,根据技能竞赛能力要求,开设专业知识课程,從会计技能大赛中汲取精华,推动现有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以会计技能大赛为着力点,实现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比如课程开发可以由以院校为主体及时向行业、企业及院校共同开发转变,让行业、企业的专家根据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参与制订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同时确定会计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
(四)以会计技能大赛为载体,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筑底强基,师资先行。大赛指导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实操经验直接决定了参赛学生的比赛成绩。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借助高职技能大赛,和相关行业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起参与到大赛的筹备工作中去,对学生赛前培训及学习共同指导。通过培训学生,教师的实操技能也会相应得到很大提升。因此,通过备战技能大赛,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出一批富有改革精神、具有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研究表明,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意义已绝非赛事本身,而更多的是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推动和促进。为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高职技能的培养,推进高职院校会计技能比赛的制度化建设,必须充分认识会计技能大赛对会计专业技能培养的作用,构建适应于技能大赛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完善适应技能大赛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明宇,刘柏霞.基于高职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高职,2014 (8):33-35.
[2]王莹.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 (11):255-256.
[3]董玉峰,邱硕,周艳海.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 (6):119-123.
[4]王艳玲,李艳花.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7 (09):4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