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论扶贫资金安全运行与监管
范文 任知
摘要:国家财政扶贫是利用公共资源扶持贫困地区人群,用以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加强对扶贫资金安全使用的监督与管理,来规范扶贫项目实施的效率与质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当前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如资金分配、使用以及过程节点监督的问题,因而要使扶贫资金通过合理的分配与利用来增强资金的安全性,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完成。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暴露在扶贫资金使用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确保专项资金安全性的策略分析,以期能有效的在促进扶贫项目管理、资金拨付使用、验收评估等环节中,能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力保将财政扶贫资金的职能与功效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扶贫资金;扶贫资金安全;监督管理
一、扶贫资金的特点及其使用原则
扶贫资金作为帮助经济落后贫困地区群众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存技能的专项资金,一方面要提高被扶持地区的民众收入,另一方面还要起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扶贫资金主要的特征有:第一,指定专用性。扶贫资金的使用要开设专项特有的账户开展管理工作,来保障扶贫资金能切实落实到指定的项目及用途中,规避违规违法的占用、挪用或随意变更用途等行为。第二,无偿性,扶贫资金是国家财政部门划拨给贫困地区,用来改善贫困现象,引导群众们脱贫致富的专用资金,是一种无偿使用的帮扶行为所用资金。
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体现了国家对于贫困地区的物质帮扶,因而过程中也体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原则。第一,及时性。扶贫项目一经审批核定后,项目开展的同时,在预算安排中应确保资金的审核与拨付及时到位。第二,严禁作他用途。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中要杜绝占用、浪费以及改头换面的行为,扶贫项目行为务必要落实在原定的扶贫项目中。第三,注重长期利益。国家的财政扶持资金有限,不能仅仅解决眼前的问题,更要注重扶贫项目实施后长远的效益与利益,不为解决一时的困难,而以提供改善方法与技能为目的。
二、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资金分配的问题
从我国当前的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来看,专项资金的分配方式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效益与公平性上无法兼顾。首先,在目前实施的分配制度下,客观原因评价的权重远高于绩效评价。其中客观因素包括贫困人群及村落的规模、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贫困现象的发生概率等,而绩效评价对于扶贫专项资金的分配上只能处于参考与辅助的地位。这种现象就使绩效评价因素难以实现对扶贫资金的科学合理分配起到促进推动作用。贫困程度高,但扶贫绩效评估值低的地区仍然可以获取更多的扶贫款项;而对于扶贫绩效评价高,但贫困程度相对低的地区却难以获得足额的资金,因此就难以达到既定的激励效果。其次,绩效评估的结果将影响到扶贫资金的分配。在当前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尚未得到完善的情况下,汇总工作的全面性达不到要求,决策能力也相对有限,分析能力也不足。另外,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估的结果都由各个扶贫对象区域自行上报,而作为利益方,部分区域为了获得更多的扶贫资金,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上难以保证。
(二)扶贫资金使用的问题
1.扶贫资金的滞留与滥用。从目前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资金都被投放在地方的产业、就业、两不愁、教育、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社保政策兜底扶贫等方面。但就当前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来说,国家扶贫资金投入力量大,但地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滞留与滥用的问题,例如:在深入某贫困村的调查中发现,村级公路建设项目已经实施,但请款手续相对滞后,资金尚未拨付到位,滞留在乡财政所账务上;某村收到光伏发电项目扶贫资金30余万,前期支付设计费、勘察费后,项目迟迟不予开展,导致资金大量结余;某村利用上级精准滴灌专项扶贫资金,发放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工资补助。
2.受地方人群素质影响,产业项目扶持难以达成预期效果。例如:某地政府结合当地的土质条件状况,培育虾稻共养,食用菌种植、鸡鸭养殖、油茶种植等产业,为贫困户免费发放菌包、提供树苗,提供技术培训,但由于留守农村的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劳动能力与技能缺乏,这些产业扶贫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也使得贫困地区实施扶贫项目在选择上增加难度。
三、根据扶贫资金运行的关键节点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扶贫资金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违规占用、使用,以及不合理的投放,是资金安全运行监管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为了使资金管理做到阳光化,就必须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监管,实施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管控。
(一)对扶贫对象的确定进行充分调查研究
扶贫资金作为专项性且规模有限的公共资源,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更要用到实处,确保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对象享受到国家的优待政策。因此,扶贫资金在事前的监督审核工作要对扶贫项目、对象材料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进行严格的审核,有效避免虚假信息骗取专项资金的情形发生。为此,如何确立扶贫对象,在事前工作中还要做好扶贫资金投用对象的档案与资格核查,结合当前的技术手段,做好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提高扶贫的精准度,重点防范弄虚作假、渎职腐败的违法违规行为,使扶贫资金能切实运用到有需求的人群身上。
(二)突出扶貧资金的事中监管
扶贫资金运用的事中监管主要包括资金到账以及项目过程管理两个方面,可以通过这两个途径及时获取到项目的开展进度与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为了强化事中监管,一方面可以调派专业的审计人员对项目实施进度、详细情况、阶段预期达成等情况进行反馈与监督。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项目中偏离实际与政策要求的情形,要及时做出完善与调整,力保项目按预期计划完成;对未能达到预期的项目,追责到具体个人,最大程度的规避扶贫资金的流失。另一方面,对专项资金的足额到账情况实时反馈,保障项目能顺利进行。尤其要对资金的流向进行重点监督,杜绝非法违规造假、挪用,骗取以及随意变更用途等非法行为的产生。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立即追回资金,并对相关责任人严厉处罚,以此来保障扶贫资金的安全使用。
(三)加强扶贫资金的事后管控
扶贫项目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应重点关注项目结束后,是否能切实改善与提高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与环境。对于扶贫结果的评估就需要扶贫资金的监管机构能加强扶贫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控,尤其是对于项目的验收。因此,要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估系统,设置传统类型的效率、质量达成指标以外,还要涵盖贫困人群数量变化、收入变化、生存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居住的生活环境等衡量脱贫工作的指标。对于验收过程一定要突破由政府内部自我实施自我评价的弊端,积极引进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并充分授权,更加体现出项目的公正与透明性。最后,在扶贫项目的事后监管中还要注重及时、完整的在公示平台上公开相关项目的预算、决算以及项目实施进行与最后验收的评价与监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扶贫资金的运行与管理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以及地方扶贫工作的高效开展,使地方上的脱贫致富实施效果与预期之间产生较大差距。因而,为规避上述情况的发生,就要对扶贫资金的管理更加重视与深入,直面其中的各种大小问题,保障专项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这就需要扶贫资金的管理工作以完善健全资金的管理措施与相关财会、审计制度为根本,强化执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深化执行人的责任担当意识,肩负起国家赋予的重大责任,保障社会大众的利益,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出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海平.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管理观察,2017 (30):181-182.
[2]李世菊.浅议贫困地区乡镇扶贫资金管理体系建设[J].经贸实践,2017 (23):88.
[3]唐洁.建设区块链平台 保障扶贫资金安全[J].民主与科学,2018 (01):59-6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