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分析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 |
范文 | 王艳燕 摘要: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在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应用了权责发生制,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价值管理进行修改与调整,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其中的新规定。本文先对计提折旧方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新制度下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影响 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全面执行以后,旨在提高核算水平以及准确度。根据新颁布的会计制度要求,对会计核算处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尤其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概述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主要采用两种计提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一是年限平均计算法,二是工作量计算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年限平均计算法 事业单位采用的年限平均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计算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应用非常的广泛,通常称为直线折旧法。在使用年限预计过程中,既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用期限,又要充分考虑因技术工艺进步和技术水平提高而导致的固定资产难以满足使用要求。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能均匀地分摊到预计使用年限的各个会计期间。计算公式如下:⑴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⑵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⑶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⑷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⑸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二)工作量计算法 对于该种方法而言,多应用于运行过程中固定资产损耗较大时,空置时固定资产使用较小以及经济效益不均衡的单位内部固定资产。通常有三种计算方法:(1)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單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进程;(2)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小时;(3)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台班数 虽然上述两种方法的计算方式略有差异,但是本质上来讲都是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只是适用方式不同,目的在于对固定资产价值优化调整。 二、新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产生的影响 新制度下各事业单位应当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不断加强内控管理,基于经济效益提高的视角,固定资产应当进行计提折旧,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如实反映资产总量。对固定资产采取计提折旧的方法,累计折旧对固定资产及其原值进行递减调整,以此来准确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实践中的损耗以及新旧,保持账面与实际两个固定资产价值一致,反映出资产现实价值以及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事业单位在对其固定资产实施计提折旧措施以后,适当对“累计折日”等相关科目进行增设,并将其作为备抵项目,并对固定基金等科目进行取消。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在当前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尤其是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率产生的影响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固定资产保值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运作,使固定资产期末净值、期初数额二者保持基本一致。固定资产增值,则主要是基于生产经营运作使单位期末净资产超过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在当前新制度下,国内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就会减少固定资产、净资产,以致于期末固定资产数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进而对固定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率造成影响。 (二)对财务人员的工作产生影响 就作用来看,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是财政、会计政策的传达者与执行者,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过程中具有重大责任,对财务会计工作具有智能核算以及强化监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财政政策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事业单位必须进行固定产计提折旧,势必增加财务工作量,给财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对财务人员是一种挑战。基于此,在当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应当不断提高个人的认知水平,强化财务方面的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 (三)对绩效考核产生影响 从实践来看,对事业单位相关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时,很大程度上以本单位资产保值增值率为参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过程中资产负债率提高,最终影响单位举债能力以及责任人的绩效考核结果。同时,事业单位实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政策以后,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增值额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问题。举例说明:事业单位起初有市值400万元的资产设备20台,当采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以后,就会造成资产的原值明显下降,原本价值400万元的机械设备数量达不到20台,事业单位的相关责任绩效考评必然会因此而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对管理部门产生影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主要对象是实物资产。固定资产主管单位或部门对固定资产、机器设备进行预算管理以及购置领用和报废处理。新制度下的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在计提折旧时,财务部门需要同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协作对固定资产数据进行优化整理,注重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全面清查和科学处理固定资产折旧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当加强重视,对规定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改革,正视和适应由此而造成的影响,以此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霞.议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J].经营管理者,2016 (05):315. [2]叶钦海.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与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上的区别[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0 (5):15-17. [3]高伟.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及记账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1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