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煤炭供应链金融研究 |
范文 | 徐建华 张轩溧 张丽华 【摘 要】 供应链金融基于其日益凸显的业务优势和日渐增多的政策支持,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在煤炭行业的应用正成为该行业改革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不容忽视的是,煤炭供应链金融在我国虽得到了探索和尝试,但规模化发展仍遇到诸多瓶颈,致使多数业务浅尝辄止,难以放量。文章通过对应用场景和发展现状的研究,梳理了第三方交易平台主导的煤炭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和业务模式,从产品、资金来源、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了业务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交易平台可依靠其对煤炭供应链的管控优势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共同破解煤炭供应链金融发展瓶颈的理念与对策,以期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进,促进煤炭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煤炭行业; 第三方交易平台; 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 F8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0)03-0132-07 一、引言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全新金融模式,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和突破,具有显著的业务优势。其在授信审查方面弱化了对企业财务报表、可抵押物等资信和担保状况的硬性要求,更多地强调企业所在供应链的信用质量;同时又能根据行业特点和风控手段,联系传统金融模式不断创新,无限贴近供应链运行和产品流通实际,以解决整个供应链的资金紧缺和流通问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能源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率先发力、探路示范,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进程。煤炭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在煤炭行业的应用,在助推能源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扶持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同时,国家及各地方不断出台支持和鼓励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煤炭供应链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以曾经的“煤老大”山西为例,在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供应链金融发展,出台了多项保障政策。但不容忽视的是,煤炭供应链金融一方面优势明显且利好政策密集,另一方面却增长缓慢,发展受阻,因此研究其发展瓶颈及破解之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供应链金融最早在欧美西方发达国家萌芽和发展,它是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与供应链管理的结合,先后经历了物流融资(核心是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等模式,逐步形成为包括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在内的综合性金融业务。 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较为迟缓。在实践方面,1999年,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与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合作首次尝试存货质押融资业务[ 1 ];2004年,国家发改委与广发银行合作推出了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多项物流金融业务[ 2 ];商业银行中平安银行(原名深圳发展银行)最先系统地开展供应链金融尝试,于2006年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远洋物流公司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展开包括应收、预付和存货类融资在内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3 ];浦发银行也是国内供应链金融最早的探路人之一,提出了企业供应链金融系统解决方案,对企业采购支付、存货周转、账款回收等给予资金支持,在船舶出口、工程承包等行业开展贸易融资业务[ 4 ]。 在概念与风控方面,胡跃飞于2009年提出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概念,即供应链金融是在对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模型,通过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监管等风控变量,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提供封闭式授信支持、结算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5 ];马佳研究了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三种模式,提出和构建了“主体评级+债项评级”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6 ];李毅学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估了供应链金融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的风险及其防控办法[ 7 ];牟伟明(2018)提出了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和信用风险防控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在煤炭供應链金融方面,徐建华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提出煤炭供应链金融是指在煤炭流通过程中,供应链管理者通过管理和整合煤炭供应链,以提高其整体信用质量;通过监管煤炭流转所产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以防控风险;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链上的各级参与者提供融资、结算、担保、理财等服务的综合性金融业务[ 8 ]。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供应链金融的引入发展及一般业务模式、应用场景、风险管理的探讨。我国供应链金融虽未经历类似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演变,但在商业银行、大型物流企业等机构充分实践探索和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案例丰富,发展迅速,其理论、技术和风险控制也在学术界扎实的总结中不断迭代、完善。然而,现有研究涉及供应链金融在煤炭行业应用的较少,本文通过比较煤炭供应链金融的几种常见商业形式,着重从第三方交易平台主导的角度,整理出煤炭供应链金融实际应用性较强的业务模式,分析了其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交易平台煤炭供应链管理和金融机构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创新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和发展建议,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供应链金融在能源行业的应用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煤炭供应链金融及煤炭第三方交易平台概述 (一)煤炭第三方交易平台主要功能 煤炭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初始功能是解决煤炭的流通问题。煤炭流通伴随着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的产生,交易平台贯穿其中,通过提供对应交易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促进煤炭及信息流通,活跃市场,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取对煤炭“四流”的监管便利。煤炭第三方交易平台也是煤炭供应链的天然管理机构。煤炭供应链由煤炭生产、储配、贸易、运输、消费等环节的企业构成,交易平台承上启下,通过搭建交易交流平台、投入核心环节软硬件建设、整合和分配相关资源、制定市场规则和标准来服务及管理供应链。 1.交易服务 交易服务是交易平台的核心功能。交易平台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集中煤炭资源和信息,搭建电子交易系统,丰富交易方式,完善交易规则和保障团队,帮助煤炭供需各方发掘交易客户和交易机会,发现价格,提高交流和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促进交易并保障交易的合规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2.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是交易平台的保障功能,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和仓储等方面。在运输方面,交易平台与地方铁路、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合作,利用平台客户和数据优势参与煤炭运力需求的汇总和调配工作,与汽运、船运企业合作,申请公路“无车承运人”资质,建立公路、水路物流平台;在仓储方面,与煤炭生产企业、大型洗选煤厂、铁路站台、港口等合作建设产地、中转和消费型交收仓库。通过以上途径衔接物流需求和服务,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全链条物流运输、库存前移、配套融资等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保障煤炭流通。 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交易平台的基础功能,交易平台凭借对煤炭行业信息的研究和掌握奠定了其在行业内的专业权威地位。交易平台通过深入研究煤炭产品、企业、市场等要素,结合平台沉淀数据,研发包括产品应用及分布指南、政策解读、市场分析、价格指数、物流配置、质量升贴水标准在内的煤炭信息产品,为企业安排生产、组织发运、确定价格、控制库存等提供参考。 4.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交易平台功能的重要提升。交易平台通过提供煤炭供应链金融服务,一方面为煤炭供应链及企业促进资金流转、提升融资机会并节约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促进、盘活平台其他服务和资源。 (二)煤炭第三方交易平台主导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煤炭供应链金融主要有第三方交易平台主导、商业银行主导、核心企业主导、物流企业主导等商业形式[ 9 ]。从市场运行效果看,煤炭第三方交易平台以其独立第三方的公允地位,一方面为煤炭企业增信,帮助其获取贷款;另一方面管理煤炭供应链,帮助金融机构控制金融风险,主导开展煤炭供应链金融,有利于业务的批量复制和推广,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第三方交易平台主导的煤炭供应链金融主要由支付结算、融资等板块构成,业务模式如下。 1.支付结算业务 支付结算业务是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业务,也是交易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一般指交易平台通过搭建账务处理和资金划转系统,与银行资金存管、票据管理等系统连接,为企业提供现金与票据的支付、清结算等服务业务。该业务具备以下功能:一是为银行抓取煤炭业务信息、操控资金等提供便利,有利于银行审核煤炭业务和管理资金;二是为煤炭销售及金融业务提供资金监管服务,实现担保交易、防控资金风险等功能;三是沉淀资金,为地方及行业资金归集做出贡献。 其中,担保交易是针对煤炭销售过程中买卖双方无信任基础的状况,双方与交易平台签订资金监管协议,买方通过平台向卖方支付若干比例货款,由平台冻结货款并通知卖方发货,卖方发运后平台根据买方收货情况释放对应货款,直至交易完成(如图1)。该功能解决了交易双方信任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交易风险。 2.应收类融资业务 应收类融资业务主要有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 应收账款的保理融资与质押融资相似,区别于应收账款的转让与质押,一般分别对接商业银行和保理公司,通常为煤炭供应企业(煤炭生产或贸易企业)在与下游消费企业发生赊销行为并产生应收账款后,将应收账款转让或质押给金融机构,由交易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其提供短期贷款和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如图2)。该类业务以煤炭消费企业为核心企业,配合交易平台对供应链的控制防范金融风险,主要针对煤炭生产和贸易企业应收账款数量多、账期长等资金不能及时回笼现象,变现应收账款,解决资金流困难。同时不要求提供担保和抵押,一次授信全年循环使用,便捷灵活。 3.预付类融资业务 预付类业务主要有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运费融资等。 订单融资业务是指交易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以煤炭贸易企业取得下游消费企业供货订单且定期、连续、穩定的供煤为基础,在其向上游生产企业采购环节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支持随着贸易活动的重复而循环(如图3)。该业务以煤炭消费企业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和核心企业,风控手段与应收类融资业务类似,但更强调交易平台作用。针对煤炭生产企业“先收款后发货”和消费企业“先收货后付款”的状况,为中间贸易企业解决资金的时间差问题,其优势与应收类融资业务相似,但前置了放款环节并弱化了下游的债务转让确认,适用范围更广。 预付款融资业务类同于保兑仓融资业务,一般针对煤炭贸易企业向生产企业批量采购、锁价锁量的行为,以生产企业为核心企业,并以其出具的提货单和签订的回购协议为风控抓手,控制贸易企业的提货权,为贸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运费融资业务类同于订单融资业务,是针对铁路或公路预收运费的情况交易平台与铁路部门及公路运输主体签订相应保护协议控制风险并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发运企业垫付运费的业务。 4.质押类融资业务 质押类融资业务有仓单质押融资、票据质押融资等。 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是指在交易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基础上,企业将其拥有所有权的煤炭存放到交易平台交收仓库,在平台注册生成煤炭仓单并质押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短期贷款的金融业务(如图4)。该业务的实质是权利质押融资,金融机构以煤炭仓单为担保向企业提供贷款,风控抓手为交易平台对煤炭仓单的管理、对质押物的监管和处置,针对因存货占用资金的状况,为煤炭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盘活存货,缓解短期资金紧缺的压力。该业务对融资企业资质要求低、应用简便。 票据质押融资业务建立在支付结算系统和银行授信支持的基础上,平台会员将银行承兑汇票质押给平台合作银行,形成票据池,由银行为企业提供再开票、质押贷款、贴现等服务。该业务以企业银行承兑汇票为质押物,业务背景可控,风险较低,主要为煤炭企业持票变现,帮助其提升资金流动性。该业务应用门槛低、操作灵活,依托平台票据池,融资利率及手续费用更加优惠。 四、煤炭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商业银行要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真实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闭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无需抵押担保的订单融资、应收应付账款融资[ 10 ],鼓励企业依托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等进行融资[ 11 ]。山西省也陆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意见》《关于促进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山西省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提出要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平台系统对接,开展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12 ]。 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4.34万亿元,而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之一的保理业务规模不足3.5万亿元,占比不到25%,具有很大上升空间。同时订单融资、仓单质押融资、票据融资等其他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也存在着发展不足的现象。市场预估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山西煤炭行业供应链金融规模也将超过5 000亿元,潜力巨大[ 13 ]。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是全国煤炭交易量最大、会员最多、供应链金融业务较为全面的煤炭第三方交易平台,早在2014年就开始联合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晋商银行、晋金所等14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推进供应链金融[ 14 ]。目前围绕预付、应收、质押等业务推出了包括煤炭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票据融资、仓单质押融资、铁路运费融资、竞价交易融资在内的多项金融产品,并成功开展了相应试运行工作。 由图5看出,该中心煤炭供应链金融业务虽开展多年但增长缓慢。2018年该中心有效煤炭交易额约3 292亿元,其中预付款交易约2 798亿元,约占85%。贸易背景较好且有融资意愿的预付账款逾千亿元,而2018年中心基于预付账款的供应链金融放款不足6亿元,杯水车薪,大多数企业的融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部分遇到临时资金周转困难的优良企业因此中断业务。 煤炭供应链金融的其他商业形式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一直走供应链金融研究的前沿,各银行相继成立供应链金融部、交易银行部等依托资金优势开展保理、动产质押等融资业务,还有如陕西煤炭交易中心依托大型煤企开展预付类融资业务,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依托港口监管开展煤炭质押融资业务等。以上形式各具规模,但均有一定局限性,很难开展全面业务和大规模推广。 (二)煤炭供应链金融发展遇到的问题 1.供应链金融产品适用性差 首先,产品定位失当。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一般只准进入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则设置资产负债率、抵质押物等门槛,然而煤炭市场最活跃的正是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普遍轻资产、高负债,很难获得资金支持。其次,适用范围窄。在预付、应收类融资业务中,银行对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下游需方企业要求苛刻,资产规模大、经营情况好、回款及时且现汇比例高的国有电力企业才能被核准为核心企業。最后,放款时机把握不准。银行放款的时间节点很难与煤炭业务相匹配,经常使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损失。 2.供应链金融业务办理过程繁琐 首先,授信过程复杂冗长。供应链金融对各银行来说虽不属于新业务,但也不同于传统、常规业务,仍需向分行、总行层层上报,逐级审批,决策链条过长导致授信时间长、效率低且通过率少。其次,放款流程手续繁复。供应链金融放款与具体合同一一对应,放款金额小且循环频率高,而银行体制机制僵化,每笔放款都履行标准、固定的流程,对新兴业务的不适应拖延了放款时间且增加了运营成本,导致煤炭业务时机延误和金融业务不可持续。 3.资金来源局限,银行政策保守 首先,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以银行为主,但银行作为“局外人”缺乏对缺煤炭行业必要的了解,缺少对交易平台供应链管理能力足够的信任,导致其授信政策和业务理念保守谨慎,制约了新业务发展。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但资金成本高,直接推高了企业财务成本,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最后,目前国内交易平台一般不具有自主金融牌照和资金来源,而银行作为风险的直接受害人对风控尤其重视,加之银行地位强势,很难与交易平台密切协作,导致交易平台对资金使用无话语权。 4.煤炭供应链管理水平低 首先,供应链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煤炭行业虽有诸多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等,但主体繁多、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整合和联接,无法实现煤炭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关联和统一,造成货物、信息、资金流通效率低下,监管乏力。其次,交易平台对供应链建设缺位。交易平台金融意识和供应链管理观念落后,对供应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规划和投入匮乏,导致整合及管理能力不足,客观上造成金融业务开展的基础过于薄弱。最后,交易平台与银行系统连接不足。交易平台虽多与银行有系统对接,但仅限于出入资金,缺乏煤炭信息与资金的关联匹配和自动触发,不利于业务效率和人工成本的控制。 5.风险控制手段缺失 首先,金融机构对煤炭业务及供应链缺乏系统的风险认知和直接的风险防控手段,无法进行风险识别和采取对应的风控措施。其次,交易平台对金融风险管理缺乏经验和技术,很难单独做到专业、全面的风控覆盖。最后,目前国内煤炭交易平台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职能不够完善,对煤炭交易背景的审核、业务过程的监控、物流及货权的控制、质押物的监管和处置等,不具有可行的操控手段,致使风险控制无抓手,金融业务难以获得支撑。 五、基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对策及建议 煤炭供应链金融是围绕煤炭流通和供应链运营开展的,是煤炭供应链管理与资金管理的结合,它的业务核心是风险控制。煤炭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创新和业务推广应由交易平台主导,金融机构配合,共同推进:一方面交易平台通过管理供应链及监管煤炭“四流”,监控煤炭业务过程和防控主要金融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并利用传统金融模式以及风险控制技术和经验,参与基础工作。 (一)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授信政策和改进放款流程 商业银行应更多地参考供应链管理状况,配合交易平台进行供应链金融的产品设计、业务办理和风险防控。首先,应主动顺应金融市场发展,直面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理念与体制机制的束缚,开放授信政策、降低授信门槛;其次,在总行层面给予尝试新业务的支持和特许,简化授信过程;最后,根据煤炭行业的业务特点制定放款流程、配备相应人员和系统,提高放款速度。 (二)商业银行应指导风控体系建设,参与防控金融风险 第一,商业银行应宏观指导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并评估其有效性;第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帮助识别和排查风险点,监测风控过程并提出专业化建议;第三,利用自身风控系统,对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核心企业和最后还款保障的融资企业评级授信,补充风控;第四,与交易平台无缝衔接,实现资金从银行到平台的安全过渡,防范出入金风险;第五,在出现风险事件时配合交易平台采取相应止损和保全措施。 (三)交易平台应加强对煤炭行业研究,开发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 交易平台应通过对煤炭行业的研究,结合平台信息,构建煤炭大数据体系和研发信息产品,主导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开发和业务办理。首先,根据行业的业务特点、核心风险点和企业融资需求,综合确定产品的模式、定位和应用条件;其次,评估供应链信用质量和风险承受范围,确定对企业的授信规模;再次,根据煤炭业务进程,确定放款节点和时机;最后,在供应链运行和产品流通全过程寻求动态风控补充,扩宽产品的适用范围。 (四)交易平台应加强煤炭供应链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供应链的健康运行和有效管理,是金融业务效率、成本和风控的保障,但供应链的建设需要长期规划和大量资金投入。首先,交易平台应充分认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主动思考、转变观念,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占据主导位置;其次,应加强与供应链上各主体合作,加强与银行等外协机构合作,整合各方面资源,提高供应链信息化、自动化和信用质量水平,为金融业务开展创造条件;最后,加强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建设,制定行业规则标准,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提高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和对煤炭行业、业务的掌握、监控能力。 (五)交易平台应加强对煤炭“四流”监管,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煤炭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原理如图6所示。 1.通过对信息流的监管控制客户准入和跟踪业务过程 信息流伴随于煤炭流通全过程,是煤炭大数据和信息产品的重要数据来源。首先,交易平台可利用煤炭大数据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评级和分类煤炭企业,控制客户准入,协助金融机构核准授信额度;其次,利用信息流,配合其他三流,跟踪合同履行、物流运输、存货监管、单据传递、资金流转等煤炭业务和金融业务过程,管理贷后风险。 2.通过对商流的监管审核煤炭业务背景 商流贯穿于煤炭业务过程,是金融业务的基础。首先,企业通过交易平台签订交易、运输等协议,交易平台审核并公证,以提高煤炭业务信用质量;其次,交易平台掌握合同内容,对比煤炭大数据,并结合履约保证金、担保交易等制度,审核和确保煤炭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最后,根据金融业务需要,利用交易網络及时处置质押物品。 3.通过对物流的监管控制产品流转过程和货权 物流涉及煤炭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和仓储等环节。交易平台应在原有物流服务体系上赋能,构建全链条物流监管体系,全方位监控物流过程和监管质押货物,并根据金融业务需要在核心节点控制货权,针对风险情况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止损、保全措施。 4.通过对资金流的监管控制资金流转过程 资金流涉及融资收放款、货款支付、保证金存管等,是风险管理的直接抓手。交易平台可利用第三方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对资金的全流程封闭式监管,保障资金安全。在放款和支付阶段,通过资金监管操作,实现定向支付、有条件结算、担保交易等功能,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结算安全和交易完整;在回款阶段,通过对回款企业的实时监控,锁定回款路径,保证向出资方及时和完整还款。 (六)交易平台应积极构建自有金融机构,拓展资金来源 当前,传统金融仍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力量,供应链金融作为补充想要得到规模的突破还需要与市场深度磨合,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时不我待,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是当务之急。交易平台一方面可加紧协调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应申请金融及类金融牌照,成立相关自主机构开展自营金融业务,倒逼银行改革,促进煤炭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共同发展。 1.培养和提升金融意识 交易平台的功能定位不能局限在交易、信息和物流方面,应充分认识金融对实体行业及供应链的输血、活血作用。围绕煤炭产业的供应链金融一方面能促进煤炭流通和供应链运营,活跃煤炭市场,提高交易平台交易量;另一方面将成为交易平台的主要收益来源。在煤炭产业改革和煤炭经济转型发展之际,交易平台应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开放思路、重新定位,培育和吸引金融人才,组建专业化团队,积极筹备、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煤炭供应链金融。 2.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煤炭企业增信,帮助获取融资 首先,交易平台利用其管理煤炭供应链优势,控制煤炭业务过程、锁定风险范畴;其次,利用自身信用质量,为煤炭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为其增信,帮助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最后,结合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展小金额多批次的金融业务。交易平台在帮助资质优、业务好的煤炭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同时,能促进平台交易业务,获取担保服务费用。 3.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保理公司等拓宽资金渠道 基金管理公司方面,交易平台利用自身资源、平台优势和支持政策,发起和成立产业基金、供应链专项基金等,努力推动政府出资引导,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结合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煤炭实体经济。保理公司方面,利用自有资金、银行借款、债券筹资等,开展应收账款保理融资业务,直接服务会员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细分业务,开展再保理业务、代理业务等获取银行资金协助;整理、打包平台应收账款,通过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等,采用定向融资工具(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直接融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通过证券交易所等对接资本市场,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募集资金。 4.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管理煤炭供应链,参与煤炭业务,配套开展金融业务 供应链管理子公司形式灵活、承担有限责任和风险,可参考瑞茂通、怡亚通等商业形式开展多种业务。首先,利用交易平台资源,深耕、整合煤炭行业,纵向管理供应链,围绕大型消费企业需求,打通煤源、加工、物流等煤炭供应全链条,提供资金、咨询等支持,提高供应链信用质量;其次,开展质押物监管和处置等业务,为质押类融资业务提供保障;最后,推动上市,获取证券市场融资,参股商业银行,推动银行改革,促成供应链专项银行,支持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供应链管理公司同时可充分利用交易平台客户、信息、物流等优势,承接金融机构资金、参与煤炭销售业务获取利润,使这些业务成为交易平台主要收益来源之一。 【参考文献】 [1] 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11-14. [2] 李雪梅,陆音.物流企业的衍生服务—物流金融[J].物流技术,2009,28(1):32-35. [3] 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194-206. [4] 忻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胡跃飞,张春.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深圳:山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社,2009. [6] 马佳.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风险控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 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36-41. [8] 徐建华.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视角浅析煤炭供应链金融发展[N].中国矿业报,2018-11-17(003). [9] 黄锐,陈涛,黄剑.中国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比较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27(2):5-12. [10] 朱一梵,李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 这五大亮点值得关注——《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解读[J].杭州,2019(7):30-33. [1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A].2019. [12] 王曉华.政策利好为民营企业发展“清障”[N].山西经济日报,2018-11-13(001). [13] 崔勇.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创新[J].中国金融,2018(6):67-69. [14] 王宇魁.中国煤炭市场发展报告(2019)[R].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