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手术室急诊患者开展循证护理的价值评定 |
范文 | 赵会杰 刘涛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诊;手术室 急诊科为医院不能缺少的科室,急症科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一定要尽早治疗。急诊科护理工作同患者的治疗效果息息相关,还同医患关系有莫大联系。近些年,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研究逐渐增加。相关文献显示,手术室急诊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有极高的价值,既能满足患者护理需求,还能控制并发症,为此,本文选择我院中进行治疗的急诊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具体疗效,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择从2018年4月到2019年6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手术室急诊患者90例,依据治疗时间分为分析组与参照组,前者男女分别是23例、22例,年纪介于35~55之间,平均年龄45.16±1.25岁;后者男女分别是24例、21例,年纪介于34~56之间,平均年龄44.56±1.41岁。所有分析主体都满足研究标准,具有代表性,且两组资料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术前,应用肌电图机、心电图机以及脑电图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利用氧气机给予患者呼吸支持。构建手术仪器专柜,依据科室进行分类存储,安排专人管理。手术仪器包依据手术中所要用药的仪器组合,包内设置仪器物品基数卡,以便清点,防止丢失。而对于择期手术仪器,手术前一天由专门護士依据手术通知单进行准确。术前,护士对术中需要应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手术中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帮助医生传递手术仪器与患者摆放体位。 分析组给予循证护理,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全方位收集同其有关的护理治疗,且从文献数据库中找出最佳的解决办法,以提升循证护理实行的有效性,且把手术有关信息告诉给患者。术中,需保证手术室安静,防止影响医生操作。术后增强对患者随访,且加强沟通,便于充分掌握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1_3评定标准第一,对比分析组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第二,对比分析组与参照组的手术指标,其中包含手术时长与恢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对比分析组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前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对比分析组与参照组的手术指标分析组手术时长、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相比来讲,分析组的治疗效果更甚,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手术室急诊患者类型较多,患者病情都十分紧急,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加大死亡几率,在医院诸多科室内,急诊室患者病情最为严重,基于此,急诊室医护人员有重大责任。急诊科护理工作同患者的治疗效果息息相关,还同医患关系有莫大联系。近些年,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研究逐渐增加。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对护理提出了新要求,常规的护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循证护理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急诊室,既能保证护理工作的系统性,还能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分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前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手术时长、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相比来讲,分析组的治疗效果更甚,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手术室急诊患者开展循证护理的价值更甚,既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又能减少手术时间,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