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CT与MR在脑膜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范文

    李屹 杜富猛 左育宏 杨胜碧

    【关键词】CT;MR;脑膜瘤;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

    脑膜瘤是颅内脑外肿瘤中的常见类型,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20%左右,好发于成年人,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则可表现为偏盲、头痛、癫痫、颅内压升高等症,待临床确诊时多以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预后不良。临床实践证实,做好脑膜瘤的初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手段对预后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80例疑似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CT与MR在脑膜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80例疑似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癫痫、颅内压升高、恶心呕吐、偏盲等症,疑似脑膜瘤,自愿接受CT与MR检查,且排除脑肿瘤复发、检查禁忌症、合并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精神病史、相关造影剂过敏史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中男30例,女50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3.62±3.42)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96±0.33)年。

    1.2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机(东芝TOSHIBA Aquilion 64),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260mA,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mm,螺距1.375,患者取仰卧位,先对患者局部肿瘤及颅骨进行平扫,之后再注射碘海醇进行增强扫描,总剂量为80-100mL,注射速度为3.0mL/s。之后行MR.检查,采用东芝EXCELAKT Vantage 1.5T磁共振扫描仪,扫描参数:层厚6mm,层间距2mm,于FLAIR序列上作T1及T2加权成像,T1W1参数设置:TE 89.28ms,TR.3800ms,T2W1参数设置:TE 87.92ms,TR.2500ms,先行轴位平扫,在静脉注射o.10mmol/kg钆喷酸葡胺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由2名资深的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给出诊断结果。

    1.3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a为真阳性b为真阴性,c为假阴性,d假阳性。灵敏性=a/(a+c);特异性=b/(d+b);准确度=(a+b)/(a+b+c+d)。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9.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例数病理结果确诊阳性62例,阴性18例,CT诊断出阳性56例,阴性24例,阳性检出率为90.32%,MR.诊断出阳性59例,阴性21例,阳性检出率为95.16%,CT联合MR诊断出阳性61例,阴性19例,阳性检出率为98.40%,CT联合M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T与MR.单独检查(P<0.05),见表1。

    

    2.2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CT联合MR.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显著高于CT与MR.单独检查(P<0.05),见表2。

    

3讨论

    脑膜瘤主要位于脑膜的中胚层,集中在大脑的鞍结节、小脑区、大脑凸面、蝶骨脊等,有研究表明,仅有少量脑膜瘤存在于脑外、脉络及头颈部,且具有生长速度慢的特点。CT与MR均为临床诊断脑膜瘤的影像学手段,其中CT诊断分辨率高,且可清晰的显示肿瘤内钙化灶及临近颅骨骨质结构,增强扫描后肿瘤明显强化。MR检查肿瘤实质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强化。CT与MR在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相当,但两者均具有一定局限性。有研究表明,CT与MR联合诊断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提高诊断准确率。本研究结果表明,CT联合MR阳性检出率顯著高于CT与MR单独检查(P<0.05),CT联合MR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显著高于CT与MR单独检查(P<0.05)。

    综上所述,CT与MR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在脑膜瘤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