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博物馆的安全风险与措施 |
范文 | 周义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保国力日益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渴求就愈发强烈。这些渴求在了解历史、欣赏艺术、品味文化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博物馆。在人们得到了真正的文化享受的同时,也给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尽管由于各博物馆的类型不同、藏品级别不同、藏品数量不同等差异,使得各博物馆存在的风险程度不一,但在风险的类型与应对方法上还是有诸多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藏品库房的风险与措施 1、库房自身物理防护能力方面 风险分析 博物馆的库房是藏品最为集中的部位,也是藏品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库房建筑多为老式建筑,物理防护较为薄弱,不仅其门、窗较易被破坏而直接威胁藏品安全,甚至墙和底层地板也存在被破坏而导致非法侵入的可能。 就对措施 1)尽量提高库房的自身物理防护能力,是降低风险的根本措施。在现有的库房条件下,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出入通道、安装坚固的护窗和金属防护门等措施提高库房的物理防护能力。 2)设立禁区和防护区,阴止无关人员靠近库房。在有条件的博物馆,应尽最大的可能设立禁区和防护区,使无关人员无法了解库房及周边的详细情况,从而杜绝不法分子的“踩点”。 3)完善技防设备设施,从技术上保障藏品安全。技防包括安防和消防两部分,安防的门禁系统不仅可以杜绝非授权人擅自闯入,而且还可以自动记录被授权人出入情况,有利于库房管理;各类报警控测器的合理搭配,可构成一个立体的空间防护区域,不管是从门、窗、甚至是破墙、掏地等非法侵入都会在第一时间触发报警,提高安保人员的反应速度,将事故制止在初发阶段。 2、库房的安全管理方面 风险分析 库房的出入安全管理,是保障藏品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旦出现疏漏,导致不法人员混入,将给藏品造成安全威胁。由于工作的关系,库房工作人员,尤其是藏品管理人员,可以直接接触藏品,这其中就存在着私用藏品、以假换真、甚至监守自盗的风险。 应对措施 1)建立完善的库房出入安全管理制度,是杜绝无关人员进入库房的有效措施。严格执行凭证出入制度,进入库房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证件。因公务进入库房的外来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应在办理好相关审批及登记手续后,佩戴临时证件进入,并由库房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如需直接接触藏品,还必须有安全人员全程监管。所有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外来人员不得将任何私人箱包带入库房。 2)完善库房钥匙(或门卡)管理制度,是杜绝私用藏品、以假换真、甚至监守自盗的有效方法。库房的钥匙(或门卡)必须坚持两人或多人共同开启制度,进入库房至少是两人以上,任何人不得享有独自进入库房的权利。 3)充分利用门禁及电视监控系统,是查清事故的最有力证据。门禁系统能自动记录进入库房人员的身份、进库时间、出库时间等信息,同时电视监控系统还能自动记录现场视频资料,一旦发生事故这些都将成为有力的证据。 二、藏品展厅的风险与措施 1、展厅自身的物理防护能力方面 风险分析 展厅是展示藏品的场所,由于展示的需要,大多将藏品放置于展柜、橱窗之中,其物理防护能力相对较弱,安全风险相对较大。木质展柜加玻璃橱窗,是目前博物馆使用最多的藏品展柜,但是这种展柜的自身防护能力十分有限,使用普通的工具即可较轻易的破坏。 应对措施 针对木质展柜从材质上无法提高其自身的防护能力,但是可以在保持展柜完好的同时,从展柜的门锁安装位置、锁具质量上着手,尽可能的增加破坏难度,延迟入侵时间。玻璃橱窗使用的玻璃应使用自身防护能力较好材质,如防弹、防砸、夹胶玻璃。不论使用何种材质的玻璃,必须保证即使玻璃被破坏,玻璃也不会全部垮塌,因为如果玻璃垮塌,就算展品未被不法从员破坏,也会被玻璃砸坏,造成不必要有损失。因此如果受资金投入的限制,只能使有普通的玻璃或钢化玻璃,必须进行贴膜处理,防止被玻璃损坏时垮塌,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损坏展品,而且可以避免对观众造成伤害。 2、观众方面 风险分析 博物馆开门纳客,无法去选择和判断观众孰好孰坏,总难免有不怀好意的人混迹其中,不论是进得踩点,还是蓄意对展品实施破坏、偷盗、抢动等,对展品都构成极大的威胁。另外展厅中难免有“裸陈”的藏品,普通观众也有可能因为喜爱、好奇等因素,有意或无意的去碰触展品,从而造成藏品的损坏。 应对措施 1)实行实名参观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不法人员进馆参观。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在免费的同时可以采取“免费不免票”的操作模式,即前来参观的观众必须在博物馆指定的地点,凭骨效身份证件无偿领取参观券,工作人员在发票的同时对每位观众进行身份信息录入,谢绝无身份证件的观众入馆参观。这样那些不法人员因担心入馆时留下身份记录,而不取贸然入馆。 2)实行严格的入馆安全检查制度,可以杜绝所有违禁物品带进展厅。在观众入口处设立安检门和安检机,每位观众必须通过安检门的检查,其随身携带的物品必须通过安检机的检查,这样任何违禁物品都无法带进展厅,就算是有人企图在展厅实施破坏、偷盗甚至抢劫展品,都会因为没有作案工具和武器而无法实施,从根本上保障展品安全和观众的人身安全。 3)加强现场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观众触摸展品。现场管理涉及展品布置、现场人员、安全提示等多个方面。从展品布置开始就应和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尊重安全管理意见,尽可能的减压少“裸陈”展品。现场安全人员的配备应首先保障“裸陈”展品的需要,然后兼顾人局。在足额配备“裸陈”展品安全人员的同时,应加强安全人员的岗位培训,确保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完成安全管理任务。安全提示应全面、简约、醒目,明确地向所有观众告知在参观时博物馆的安全要求。安全提示包括告知安全要求的各种提示牌,以及提示安全距离的隔离墩、安全护栏等。 3、展厅管理方面 风险分析 展厅管理包括展品使用管理、展厅安全管理、设备设施维护维修管理等方面。在展厅对观众开放期间动用展品、维修设备设施都有可能使藏暴露在观众面前,造成安全隐患。虽然观众通过安全检查无法将工具带进展厅,但是维修使用的工具如果因为管理不善,落入不法人员手中,同样会威胁展品安全。 应对措施 1)规范的展品使用管理程序,是保障展品安全的基础。展品在展厅开放期间不宜动用,这是因为:首先,展品一旦从展柜取出就暴露在观众面前,由于好奇心理很可能导致观众围观,容易造成碰撞、剐蹭、甚至跌落事故而损坏展品;其次,如果现场有不法人员,极易发生偷盗、抢夺事故。如果必须在展厅开放期间动用展品,应用严硌的审批程序,实施现场操作时必须有展厅管理部门、藏品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同时参与,并作好展厅内观众的解释和疏散工作。展品一旦从展柜中取出应由安全人员全程监管和保护,杜绝事故发生。 2)落实展厅的安全管理规定,是展品和观众安全的保障。展厅的安全管理规定,是工作人员和观众在展厅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博物馆应通过各种方式反复向所有观众告知。展厅安全人员的工作状态是落实展厅安全管理的关健,他们担负着监督落实展品使用程序、安全管理规定、维修管理制度的责任。只有展厅安全人员切实履行职责才能使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展品及观众安全。 3)完善展厅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制度,是消除安全隐患的有力手段。展厅有照明、空调、演示、保护、安防、消防等各种用电设备设施,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不仅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的需要,更是消除安全隐患,尤其是消防隐患的需要。应合理制定维护维修计划,避免在展厅开放期间进行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特殊情况下必须在开放期间进行抢修工作,应有周密的安全保障预案。在实施设备设施抢修时,应有安全人员全程监管安全情况,并作好观众的解释和疏散工作,确保展品及观众安全。 三、安全管理部门存在的风险与措施 风险分析 博物馆的安全管理部门,是实施所有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是整个安全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的治安状况,以及藏品、展品的安全。在人员配备、技防设备、消防设施、安全监督、隐患整改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将造成极大的隐患,危及整个安全工作。 应对措施 1)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首先应足额、合理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不在人员配备上留下安全漏洞。其次应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监督工作的依据,有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才有可能有效的实施安全监督和落实隐患的整改工作。 2)完善的技防设备,是博物馆安全的技术保障。技防设备可以长年累月的不间断工作,弥补了人防和物防的不足,是安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配备相应的维护人员和备用设备,做到随坏随修,保证技防设备的正常动行。 3)消防设施是扑灭火灾、隆低损失的保证。消防设施不但要足额配置、合理布局,而且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整、有效。 总之,安全工作涉及到博物馆的各个方面,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好安全工作。以积极预防各类安全事故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物防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将人防、技防、物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达到一种最佳的防范状态,将各类危及藏品及展品的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再仅仅只是若干年以前认为的看门护院,而应该是涉及犯罪心理、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反恐防爆、物理、化学、建筑、材料应用等等,多个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博物馆的安全管理部门,要以全新的姿态应对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适时、科学地调整工作思路以适应工作需要,在实践中总结成功经验,尽最大的努力保证博物馆的安全。◆ 作者单位:江西省博物馆技术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