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
范文 | 严春云 摘要: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的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使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与服务方式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日益突显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图书馆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机制,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进工作流程,创建新的服务模式,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点进行管理创新,包括管理理念的创新、组织的创新、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等方面作出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人性化服务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服务的中心,肩负着直接为生产、科研、教学服务的重任,同时也是社会知识、信息保存与传递、扩散的重要机构之一,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信息,实现思想、知识信息的交流,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社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图书馆管理创新应是图书馆管理者利用新的理念、技术、方法对图书馆系统或系统的某一方面,诸如观念、组织、技术、服务等进行重新策划、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图书馆管理创新不是全盘否定原来的图书馆管理基础和管理模式,而是在保留原有管理方式精华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是图书馆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不断持续发展前进的动力。 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的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使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与服务方式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日益突显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同志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些精辟论断不仅阐明了创新的历史意义,也提出了创新的现实要求。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创新就是淘汰旧东西,创造新东西,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根据人们的认识和需要,目前已形成了多种类型,如有促成物质实物的发明或革新的实物创新与提出解决问题新对策的创新,有设计某种新的制度、体制、管理方式方法的制度创新与提出某种理论构想的理论创新,还有提出观察事物的新角度、新认识、新观点的认识创新等等。 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当今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反过来网络化又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和渗透力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图书馆的社会价值、社会职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对信息的存储、管理、检索、利用等方面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特征,如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方式网络化、信息服务对象社会化、信息服务内容知识化和人性化等。这些新特征的出现对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地位、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管理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人们全方位的需求,一是管理理念较为陈旧、保守,求稳和维护性管理在一些单位中仍然存在;二是馆藏有限,经费短缺,服务内容服务方式陈旧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普遍现象;三是管理者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四是管理手段现代化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管理及管理创新滞后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自身要求,面对科学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环境下,谁能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做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三、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理念创新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同样,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变革也离不开观念的更新和思想解放。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的过程将始终贯彻着观念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是使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 我们要把图书馆管理创新作为管理目标,以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对图书馆的业务管理和文献资源体系进行创新,进一步加强对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思路进行变革,使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提升到新的高度,由职能型文献信息收藏机构变为一个研究型服务机构。 (二)组织创新 高职院校图书馆组织机构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使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能适应信息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在传统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图书馆以文献的管理来设置内部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如采购、编目、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是部门间缺乏双向的沟通,每一个部门都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管理单元。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给读者造成了许多人为的障碍。而且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矛盾更为突出。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信息网络化存取、分布管理和人性化的利用受到图书馆业务机构的限制。这种限制不仅影响信息服务质量,也造成了馆内人员忙闲不均的现象,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就必须对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发展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咨询服务、知识导航、用户培训等工作项目,建立一个有弹性、高效率、能增强彼此的协作,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可迅速回应各种读者需求的组织机构。这种新型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应该是对传统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要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中原有的分工进行优化、整合,缩短中间环节和时差,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 (三)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 以人为本,是指服务要符合“人性”,服务者在服务过程中要认识人性,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包容人性的弱点,考虑人的差异性和多元化。高职院校人性化服务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互动交流服务方式的实现,即实现从“书本位”向“人本位”上的转移。 1、服务理念人性化 “用户第一,读者至上”一直是图书馆秉承的服务理念,也是图书馆管理的灵魂。服务理念人性化,就是要把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和完整的构想融入到馆舍总体设计、功能的布局、部门设置、资源建设的规划以及具体的为读者服务之中。具体来说,就是在图书馆工作中,把读者当作图书馆真正的主人,坚持以读者为本,把读者的所需所感放在首位。人性化服务就是要理解读者、信任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各类优质高效服务,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更富于人性化,真正做到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从以文献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关怀读者,与读者沟通、合作,建立一种亲切、平等、相容的关系,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 2、服务方式人性化 服务方式要实现人性化,主要是图书馆应通过改变借阅方式,延长开馆时间、开展多样化服务等方式来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个性服务和特色服务。现代化的图书馆是实行开放式的大空间格局,实现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藏、借、阅、管一体化。另外,要求服务方式多样化,开展更具特色和个性的服务,如根据读者需要从事网上镜像服务;为读者进行网上资源速递;为读者介绍新书、提供信息、知识服务。图书馆还应通过了解读者的需求、态度、满意程度等给读者以人性关怀,达到相互了解和理解,从心理上接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图书馆服务更加顺应人性,工作更具“人情味”,给读者宾至如归的感觉,最终达到读者满意。 3、服务环境人性化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环境主要指图书馆的物质空间环境,包括图书馆建筑(如书库、工作环境、阅览室等)和人文环境。图书馆在环境设计中应体现图书馆人员对读者关怀的人文色彩,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应采用大开间、灵活隔断的开放式建筑模式,在功能布局上表现人的主体性,充分为读者的需要考虑,注重多样化的服务,注意读者隐私的保护和个性空间,同时开辟休闲空间,增添柔性化情调。 图书馆应特别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图书馆的大厅、走廊等公共场所,可摆放一些盆景、各种花卉,绿意盎然,与图书馆的各种摆设相得益彰。每个阅览室应设有存放书包和学习用具的地方,以解读携带物品无法存放之忧。同时,阅览室还应配以激励读者求知欲的壁画、伟人像或名言警句等,为读者营造一个宁静、典雅、宽松、舒适的环境,使读者能全方位地感受到环境与人的亲和力,体验到舒适、愉快、自信和尊严。图书馆优美的人文环境和极具亲和力的氛围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还能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樊亚非论我国图书馆管理创新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 郑贵榕、陈滨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图书馆学刊,2004 3、 李志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商业经济,2005 4、 阎志华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综述 图书馆学研究,20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