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不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心电图对比分析
范文

    班晓云

    【关键词】健康体检;心电图;不同年龄

    健康体检能够对身体的状态进行检查,心电图作为常规检查项目,简便易行、易于被体检人群接受。心电图能够对心脏功能进行检测,并能够对心脏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例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传导障碍、供血不足等等,能够帮助患者及时了解心脏健康状况,并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方式。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发生率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升,心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开展心电图检查是十分必要的。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3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为调查样本,男性157例,女性143例,所有人员均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我中心体检人员;所有人员既往均无精神类疾病;所有人员既往均无脏器实质性病变诊断;所有人员均无妊娠、哺乳期女性;所有人员均无老年痴呆表现;所有人员均超过18岁。根据患者年龄分组,分为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以及70岁以上,人数分别为33例、42例、47例、57例、59例、62例。

    1.2一般方法患者均在平静状态下开展心电图检验,患者仰卧位,裸露胸部、手腕和脚踝,采用酒精擦拭裸露部位,放置电极,保证患者呼吸平稳。采用十二导同步心电图进行检测,输出压力位10nun/mv,扫描速度为25mm/s,记录时间为60s。所有图像均由兩名专业临床医师进行检查,并对心电图进行诊断,最终结果有主任医师负责审核,检查结束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1.3观察指标对所有人员的心电图表现进行整理,同时对异常心电图进行统计。

    1.4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t、卡方视为检验指标,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

    2.1心电图检测结果:300例患者中有62例心电图异常者,所占比例20.7‰ST-T段改变者19例、早搏13例、房室传导阻滞13例、房颤11例、心室高电压6例,所占比例30.6%、21.0%、21.0%、17.7%、9.7%。

    2.2异常心电图与年龄关系:70岁以上人员心电图异常者27例、60~69岁者19例、50~59岁者15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显著升高,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对老年人群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尽早对疾病进行筛查能够更好的对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降低疾病恶化率。心血疾病的发生与患者饮食、运动等行为相关,而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此类疾病在青壮年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其健康非常不利。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发现,300例患者中有62例心电图异常者,所占比例20.7%。其中70岁以上人员心电图异常者27例、60~69岁者19例、50~59岁者15例,年龄越高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对此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心肌功能也会随之退化,继而出现纤维性改变、缺血性改变、心肌细胞传导异常等表现。而年轻人群身体退化并不明显,因此其心肌功能异常率较低。但有少部分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中过度嗜酒、熬夜、吸烟,严重增加了心脏负担,导致心肌功能发生变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且年轻人员多数健康意识不足,对自身的健康关注度低下,过度透支身体,也是导致其心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

    在结果中显示,ST-T段改变所占比例最高,而后依次为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心室高电压,ST-T段改变多提示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缺氧表现,而心肌缺血、缺氧表现多与动脉斑块、动脉狭窄有关,若不加以纠正会引发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我中心的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心电图检查异常发生率更高,因此,针对年龄大的患者要积极开展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尽早纠正患者心功能,避免疾病恶性发展,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总的来说,不同年龄段的体检人员心电图表现各有不同,年龄大的人员要积极进行筛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