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 |
范文 | 王皓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困扰我们广大公安户籍民警的,人口信息管理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使得原本需要收集的复杂而繁琐的各类信息,变得容易采集了。这一切,缘自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 关键词:人口管理系统公安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经济建设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所以,全国各地劳动力务工人员,特别是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军的庞大的流动人口军团的出现,使得人口管理、统计出的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上上报中央国家机关,最后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的难度增加了。我国人口流动性,很多人跨省、跨市、跨县工作,但是要获得工作的省、市的户籍不是那么的容易,造成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户籍关系还留在农村,人却长期在外打工的人户分离现象,这个问题的出现,使得原本就不够完善的人口管理问题的缺陷与弊端,被暴露出来。会影响国家、省、地区制定政策、法规。所以出现了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落实不到人。原有的人口管理体制,一是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实行城乡分割的人口管理。二是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从出生、就学、婚育、就业到死亡,分别由公安、民政、教育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制约,有些职能交叉。三是总体实行静态的劳动密集型管理,以本、表、册、证为载体,手工操作,面对面查对,管理效率低下。四是人口信息资源部门垄断,开发利用效率低。10多个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人口信息库,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少信息交流与共享,也很少向社会开放。五是人口管理没有从整体上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和服务意识,重管理、限制、监督,轻服务。六是个体特别是流动人口所特卡、证、本、档案繁多。传统的静态人口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新型的、适应现代化人口管理的实时的、信息化、自动化的人口管理系统。 近年来,发达国家依靠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推进,已经在电子网络系统实现了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我国也在2000年,明确了各级中央国家机关,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人口与发展信息化管理,以便中央及各级人民政府还有广大人民群众使用的要求,这也是我国与国际社会,在人口统计与管理的问题上接轨重要表现。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在所难免。除开一些特定因素,比如短期停留的外籍人士,节假日到各地旅游的大量游客等特殊情况,引发的人户分离现象外。延续了多年的入户登记户口信息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随时变化的人口情况,遭成了城市与农村常住人口登记对象的不准确。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流动人口实行的是一种以暂住证为依托 ,其它政府职能部门根据登记的相关信息来实施管理的模式。由此,带来了许多的漏洞,有些用人单位存在侥幸心理瞒报、少报劳动务工人员;有些为了逃避国家计生政策,长期居住在亲朋好友家的人员;一些为了逃避国家税收政策的流动商贩等等。加上,各地区的外来人口的办证积极性不高,对他们的实际管理不到位,还有受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的多主体,实有人口信息共享的局限性等问题的限制,形成了如今的复杂且难以管理的混乱局面。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己进入崭新的信息化交互时代。Intranet这种多平台、网络设施构成复杂的广域互连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上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无异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人口管理系统中,信息化管理信息存储量大、便于管理的问题。使人口管理摆脱户籍、档案等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有效解决人户分离、假证泛滥、人口统计失真、个人信用等问题,真正实现人口管理的智能化、动态化、服务化和高效化。解决现有人口信息采集渠道的不稳定性和信息数据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已经建成并使用的实有人口管理系统,是服务社会基础性工作的,涉及多个国家职能部门、社会不同群体、众多国家调控环节的系统。就公安系统而言,它的出现把常住、暂住、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口一并纳入实有人口管理,使得一般人口常规管理、重点人员重点管理、高危人群跟踪管理的分类管理模式得以实现。该系统可以清楚地实时掌握辖区内的实有人口的具体情况;方便指导民警对辖区内各类场所进行严格管理;根据居住性质的不同,可以在公安系统内部查找到相关信息;分列出辖区内不同的工作对象的数量、位置分布、帮教情况等;对公安民警内部的出勤情况、出警情况、办案情况、巡逻情况等各项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客观公正的反映实际情况;可以自动生成电子台账,以便公安内勤人员和上级有关部门随时调阅、打印、查询,提高了办公的效率。 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项经过实践证明的,能够适应中国国情的人口管理系统。是对原有系统所要完成的信息处理和业务处理,进行了新的定义和调整之后开发的一套新型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田雪原.人口信息化动态管理是人口管理的大势所趋[J].中国城市报道,2001 [2]陆明华.对公安机关建立“服务型”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机制的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于增强.关于现代化人口管理系统的构想[J].山东社会科学,200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