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物的社会价值实现与文物保护规划与管理 |
范文 | 张丽虹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增长,博物馆文物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这主要是因为文物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共存一体的。当然,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历史的见证,是文明的载体,更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所在,所以,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博物馆 文物保护 社会价值 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是一部无言的史书,其除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科技和文明信息,社会价值非常高。博物馆是收藏文物的主要机构,直接承担着保护与修复文物、防止文化遗产受到损害的责任,因此,作为博物馆管理者和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们有义务确保这些精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传承。 1.博物馆文物社会价值的实现 文物社会价值要得到实现,前提条件是交换,其和商品价值的实现相同,只不过商品价值的交换以等价物、货币为中介,而文物价值的交换则是非物质交换,属于精神的范畴,其本质上属于文化的交换。文物社会价值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这需要主体不断去研究、去挖掘,另一方面,文物社会价值即文化内涵会以精神的形式转移到主体思想中,此时文物社会价值的量在文物客体之外就得以增加,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博物馆文物社会价值的实现可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以专业人员为价值主体进行文物价值的研究,为主客体之间价值交换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其次是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对文物社会价值进行展示和提升,吸引更多受众参与文物社会价值的交换;再次就是文化受众比如参观者、游客等作为价值主体主动或在专业人员引导下认知文物社会价值,从文物的参观实践中和对周围活动的参与中得到精神陶冶,提升自身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在文物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博物馆文物工作者与客体的交换面越广、交换程度越深,文物价值实现的就会越充分、越彻底。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文物作为博物馆文化中具有透鲜明特色的精神产品,直接承担着教育功能,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社会形势发展,积极创新,努力创造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结合的形式多样化的展览,或是通过馆校共建提高国民对文物价值认识,延伸博物馆教育内容,将博物馆的“博”真正体现出来。博物馆文物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所以,我们要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文物旅游的关系,正确认识两者的统一性,可与旅游企业合作,将精品文物或资料作为旅游产品制作的科学依据,让人们通过旅游获得教育、陶冶情操、提高认识,最终促进博物馆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收。 2.博物馆文物保护规划策略分析 2.1重视研究和保护文物的社会、情感价值 博物馆文物社会价值的主体是文物工作者和文化受众,这些主体需要在与文物客体的交换中撷取精神力量,而由于文物社会价值没有精确的量化标准,所以主体职业、文化程度、生活阅历不同,所实现的文物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的质量、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在博物馆文物保护规划中,我们有必要重视对文物社会、情感价值的研究和保护,通过不同方式比如展览、宣传等引导文物价值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在不损害其他价值的同时尽量保留并延续文物社会、情感价值所需的设施及场所,比如壁画、塑像等。另外,博物馆应鼓励与建筑性遗产相关的宗教活动、文化活动比如祭祀、描绘等对文物的再利用,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将文物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2.2根据文物自身特点进行分库分级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条件,博物馆在进行文物保护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文物特点进行分库分级管理,确保账目清晰、鉴定准确、保管妥善。这主要是因为博物馆中具有较大的馆藏数量,受到各种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文物难免会出现损伤,只有建立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科学管理步骤,严格按照文物接收、鉴定、登录、分类、编目、定级、建档、入库、排架、提用、注销和统计等程序进行管理,才能使文物保护工作有秩序的开展。当然,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化管理是不可少的,我们应加大相关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对文物进行科学管理。 2.3处理好基础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 由于社会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尚不足,特别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很多建设工程未走法律审批程序,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文物保护措施,导致文物损坏的情况时有出现,这不仅会延缓工程建设进程,还对文物造成了破坏。基于此,在博物馆努力保护和管理藏品的同时,政府还应给予相应的支持,针对文物保护现状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也使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传承。 3.结语 总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博物馆最能将这个国家的形象、这个地区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展现出来,我们应正确认识文物的特点和社会价值,做好文物保护规划和管理工作,利用文物所具备的特殊价值为社会服务,加强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促进博物馆事业和我国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发明.社会服务:博物馆的价值体现[J].文物世界.2011,(3):67-68. [2]文晓丽;王静.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2):35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