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防范与化解的机制构建 |
范文 | 陈丽维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首要任务就是研究社会矛盾的防范与化解之策,关键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积极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社会矛盾防范与化解的体制机制,实行规范的社会管理。 关键词:社会矛盾 防范机制 化解机制 当前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只有更新管理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管理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顺利的度过矛盾凸显期。具体来说,社会矛盾防范与化解的体制机制构建包括社会矛盾的防范机制与社会矛盾的化解机制两个方面。 1.社会矛盾防范机制的构建 “再好的治疗,也比不过提前预防”,社会矛盾的化解也是如此。社会矛盾的爆发会对国家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破坏,提前化解社会矛盾产生的各类诱因,避免社会矛盾爆发后给社会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这才是社会管理的最高水平。而要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管理水平,需要社会管理工作不断进行创新,在整个社会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社会矛盾防范机制。 1.1更新观念、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 思想、观念和认识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对行动、对实践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甚至是决定性的,社会管理创新也是如此。新理念、新认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思想上真正实现了转变,才能在具体行动中有所创新。社会矛盾防范机制的构建,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更新观念,在具体工作中牢固树立新的社会管理理念。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理念,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社会管理而言,管理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进行必要的社会管理,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管控”的思想观念,时刻牢记温家宝总理所说的“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样一种理念。只有真正树立起了这种理念才能够在具体的各项工作中提前为人民服务到位,使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站在一边,做到了这些,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消除引发社会矛盾的土壤和隐患,做到提前预防。 1.2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机制建设 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机制的建设,就是要使社会管理的关口前移,由事后处置转向提前预防。对于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事前预防才是根本,事后处置相当于“亡羊补牢”,损失已经造成,处理的再好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在日常的社会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建立科学的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机制,加强对一些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各类问题的日常信息监测工作,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提前把社会管理当中的一些漏洞堵住,尽量避免一些小问题日后演变为大的社会矛盾。 1.3构建顺畅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传统的社会管理有个观念:认为只要把社会管住就可以了,只要政府说话社会听就可以了。这种管理理念曾经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使建国初期的中国在减少社会摩擦成本、集中精力快速发展经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不再是把社会管住这么简单,而是要着眼于增强社会的活力,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让政府能够及时听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话,了解人民群众的内心真实想法,倾听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社会矛盾消解在未发生之前,避免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 1.4积极构建多元参与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格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已经很难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因此在社会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引入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在政府、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协商,共同进行的社会管理,才能够得到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在这种多元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下,各参与主体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在这种社会管理格局的构建中,政府要勇于承担领导责任,各类社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为政府分忧,适当承担一些服务功能,全体公民也要积极参与,为实现社会发展献言献策,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管理格局更加民主和开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预防社会矛盾的爆发。 2.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构建 建构起科学合理的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将各类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是我们建立社会矛盾预防机制的初衷,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即使是我们的社会矛盾预防机制非常有效,也不可能阻止所有社会矛盾的爆发。在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转型使得原有的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这些结构性的变化导致人们在整体的社会生活转变中出现了难以适应的矛盾状态,从而形成了各种社会矛盾丛生的外部决定性环境因素。因此,在建立科学地社会矛盾预防机制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建立社会矛盾的化解机制。 2.1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矛盾分类机制 当前引发社会矛盾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有不同群体间利益纠纷引发的社会矛盾,原因不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也相应不同,因此,建立科学地社会矛盾处置机制,首先就要建立一套科学地社会矛盾分类体制。按照社会矛盾的诱发因素的不同,将社会矛盾分为若干大类,从而为后续的社会矛盾处置工作打好基础。 2.2针对不同的社会矛盾分类,建立相应的处置机制 从根本上说,利益矛盾是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社会矛盾的处理涉及到对社会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协调处理。不同种类的社会矛盾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也不尽相同。因此,社会矛盾的分类处置机制要按照规范的流程体系来建立,比如对事件的原因追踪、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利益诉求、矛盾的关键点以及该类矛盾处置的一般流程和方法等等都要涵盖在内,形成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长效的体制机制。在具体实践当中,天津法院系统针对不同的纠纷类型,构建不同的解决模式,将纳入诉前调解的四类纠纷,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建立了不同的工作流程,并分别引入不同的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参与纠纷调解。在调解中不仅解决利益纠纷本身,而且注重情、理、法并用,努力从思想、感情层面上化解心结。 2.3推进以法院为主体、以基层组织为依托的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一个世界性的司法改革课题,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实践中有不同的做法。 建立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可以采取以法院司法调解为主导,法院附设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参与的纠纷解决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表现在可以充分利用法院的审判经验和审判资源,以司法调解带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处理纠纷的法律质量高,与诉讼环节衔接紧密,收到的实际效果较好。 人民法院应联合基层组织做好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组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水平。法院在依靠基层组织预防化解涉诉矛盾纠纷过程中,也使基层组织自身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法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及时反馈、预警社会矛盾热点问题,增强了基层组织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司法的保障为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更为强力有效的手段。经过实践磨合,司法与行政机制、民间社会机制的衔接日趋完善,多元化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将在今后的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人民法院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最后防线而不是前沿阵地。一味的把问题推给法院,法院每天疲于处理一些简单的纠纷调解,很多复杂问题无暇顾及,既造成了整个社会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进一步引发了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的防范与化解是全社会的责任,各级政府、各类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不断加强和创新我们的社会管理,最终形成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让社会矛盾远离我们,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4建立健全利益公平分配和补偿机制 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由于多种所有制并存,人们财富获取方式的不同等原因,人们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不尽相同。这种利益分配的不均就成为导致社会矛盾的内在根源。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使得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的社会利益矛盾,物质利益的差别是造成我国当前社会矛盾频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健全利益公平分配和补偿机制就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一项关键举措。 2.5建立良好的“政府—民众”双向互动机制 社会矛盾的化解不是依靠政府单方面努力就能解决的。社会矛盾既涉及到政府也涉及到社会中的某些群体和个人,因此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需要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努力。建立社会矛盾的化解机制就要求建立起良好的“政府—民众”双向互动机制。政府对民众的利益诉求有所反应,民众也应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评价和信息反馈,通过政府与民众之间连续的沟通与协商,最终实现社会矛盾的成功化解。 3.结语 当前的社会矛盾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长期累积的集中爆发,虽然近些年来表现的更为剧烈和频繁,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认识到这些社会矛盾的解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在内的全社会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顺利的度过当前的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防范与化解的机制构建既包括社会矛盾防范机制的构建也包括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构建,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在具体的社会管理实践中,两者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够达到有效消解社会矛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志远.我国基层社会矛盾预防与化解机制创新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14(2) [2]张帆.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 [3]赵丽琴.社会转型期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201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