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世界冠军张尚武现象谈对退役运动员的管理
范文 程亚红
摘要:张尚武的街头卖艺让退役运动员这一不再新鲜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摆在了醒目的位置而不得不正视之。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群体,涉及到方方面面,如若职业运动员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运动,将其仅仅作为职业去奋斗而非作为事业去赌上终生;如若退役运动员能够正视退役问题,将其作为新生活的开始而非辉煌时代的终结;如若运动队能够改进培养模式,从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仅仅盯牢运动成绩;如若体育职能部门能够在管理的基础上树立服务意识,从退役运动员的角度出发,出台一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措施并狠抓落实;如若社会大众都不再是一个个冷漠的看客,则退役运动员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也。
关键词:退役运动员 现象 解决问题 管理
很多人认识张尚武,不是因为他的夺冠,而是从他的街头卖艺开始的。夺冠时,他可能的确小范围地火了一下,但街头卖艺的曝光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却是让张尚武这个词彻底地家喻户晓了。“张尚武”,也似乎从一个人的名字,渐渐地演变成了一群人的代名词。
2011年7月,当“世界冠军街头卖艺”的新闻传播开来时,联想到当搓澡工的邹春兰和摆地摊的艾冬梅,人们的心中充满着同情与感慨,同情自不必说,感慨之中,却是透着某种不满与无能为力。在同情的冲击之下,人们不禁质问:出台个能给退役运动员最低保障的政策咋就这么难?然而随着报道的深入,人们才慢慢了解到,其实就业补助是有的,至于花到哪里去了,也只有张尚武的一面之词了。于是,人们被感慨淹没的头脑开始渐渐清醒,慢慢向着理性走去,于是看到,虽然不完善,但相关的政策是还是有的,但对于从小就进入专业队训练的运动员来说,社会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深不可测的,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捧个饭碗,也是感觉无从下手的。回归理性的人们开始向张尚武伸出援手,实力雄厚的陈光标一马当先,粗壮有力的橄榄枝伸向了张尚武,然而好景不长,两位社会学家的当众羞辱使得张尚武这个某企业慈善部的副部长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后来又出现了张尚武的第二次街头卖艺,退役运动员的问题被再一次推上风口浪尖。
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群体,涉及到方方面面,如若每一个相关的人都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走好每一步该走的路,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则我们相信,类似的悲剧将不会再次上演。
1.职业运动员——运动是职业,不是事业
对于中国的职业运动员来说,小小年纪就要远离父母远离家庭进行专业训练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就是这种有悖于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常态”,使得他们早早与社会脱离,运动训练成为他们每天唯一的内容,运动成绩成为他们生命中唯一追求的目标,除此之外,他们不知道自己还应该追求点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成点什么,运动成为他们的事业,他们会为之流血牺牲,会为之奋斗终生,一旦运动终止,他们便会失去重心,不知所措。其实,即便是奥运冠军,即便是最有天赋的运动员也早晚有退役的那一天,毕竟,运动只是职业,不是事业,尤其是成绩一般的运动员,没有奖杯的荣耀,没有冠军的光环,对他们来说,退役似乎显得尤其可怕。因此,职业运动员要确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提前做好人生规划,避免在退役时两眼一抹黑地进入社会。
2.退役运动员——退役是开始,不是结束
退役,多少都带着些许的无奈,有的是在自己的黄金运动年限结束之后,有的因为伤病等原因,在尚未达到自己的最佳运动状态之前就已经退役,还有一些退役,发生在运动水平的巅峰时刻。如果说因为年龄、伤病等原因,退役是一种无奈之举的话,那些在巅峰时刻的退役又何尝不是?谁都想更多地拿冠军、得金牌,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冠军的光环笼罩下,伴随着鲜花与掌声,巅峰时刻退役的运动员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之中去,于是,他们舍弃了更多的辉煌,在本当绽放的时刻选择了悲壮地转身,是运动员的无奈,也是体育界的悲哀。退役,本不应如此可怕,它虽然是运动生涯的结束,却是新的人生的开始,悲观地认为一切都结束了只会徒增自己的伤感,为以后的生活打下沉重的基调,不若调整好心态,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生活,要看到,生活有苦难,也有欢乐,困难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拿出训练时一半的毅力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已是绰绰有余,要相信,不但不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差,还应该比别人生活的更好,毕竟,运动给了运动员们常人无法超越的意志。
3.运动队——培养的是人,不是机器
作为运动员的“父母”,运动队不能只单纯追求运动成绩,更要注重运动员人格的培养。运动员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能作为运动队的一分子参与训练和比赛,在运动员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运动队都要给予及时、正确、积极的引导,不仅能够提高运动成绩,从长远考虑,对于运动员退役走上社会也是大有裨益的,因为退役不可避免,运动员们早晚都要有迈入社会的时候,片面地追求运动成绩只会培养出一群运动机器,当他们走上社会时,他们会彷徨,会恐惧,会退缩,甚至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既是对运动员的不人道,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4.体育职能部门——职能是管理,更是服务
作为体育职能部门,不能把管理看成唯一的工作职责。目前的职能部门缺乏服务意识,工作的重点在于多出成绩、出好成绩,仅仅是使在役运动员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就开除,对于退役运动员,虽然有的也做到了“扶上马”甚至是“又送一程”,但是没有“授人以渔”作基础,再好的运动员离开运动场以后也多多少少会失去自信。就目前来讲,退役运动员的培训通常时间短、人数少、覆盖面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运动员来说,本身就要求训练时心无杂念,这使得他们在役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退役以后的问题,而一旦退役,周围环境的突变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带来的惶恐又使得他们无法清晰地认清形势,常常因为不了解社会现实,把一些事情考虑得过于简单化而四处碰壁,自尊心和自信心一挫再挫,难免会使他们更加感觉到无奈与无助,甚至对社会生发出抵触情绪,使得退役运动员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建议体育职能部门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树立服务意识,在运动员退役前给他们一个合理的缓冲、适应的阶段,让他们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的心理和技术的双重培训指导,积累必需的社会经验,相关部门在该阶段一如既往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运动员们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步入社会。
5.社会大众——宽容是行动,不是语言
提起运动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种错觉来源于运动员单纯的生活环境,简单的社会关系造就了运动员在为人处世方面简单的思维模式。其实,运动员的头脑一点儿也不简单,每一名运动员对动作的领悟能力都远超常人,只是,离开了运动场,便远离了他们的优势领域,犹如田忌初赛马,他们又怎么可能成为赢家?更有许多的运动员,多年的超负荷训练带来的是一身伤病或肢体异常,无法像常人一样从事普通的职业,难道他们就该受到误解、受到歧视?取得好成绩时是英雄、是楷模,退役之后便一文不值,从此就要遭人睥睨,从此就要仰人鼻息?我们不赞同运动员永远活在冠军的光环里,但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做法也使我们看起来未免有些太过功利了吧?就算是个别退役运动员曾经做了错事,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在他走投无路时给他一个机会呢?更有甚者,非但冷眼旁观,竟然还要质疑援助者的动机!难道非要用冷漠与敌意将他们逼上绝路才肯罢休么?宽容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它需要真心以对,更需要行动的支持。
如若职业运动员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运动,将其仅仅作为职业去奋斗而非作为事业去赌上终生;如若退役运动员能够正视退役问题,将其作为新生活的开始而非辉煌时代的终结;如若运动队能够改进培养模式,从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仅仅盯牢运动成绩;如若体育职能部门能够在管理的基础上树立服务意识,换位思考,从退役运动员的角度出发,出台一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措施并狠抓落实;如若社会大众都不再是一个个冷漠的看客……敢问退役运动员问题的解决岂非指日可待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