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营销策略研究 |
范文 | 花文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跨国经营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在国外开拓市场,开展营销活动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文探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企业 ?跨国经营 ?营销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国内很多企业开始跨出国门,寻求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作为跨国经营的主体,中国的企业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制约着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舞台,如何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促进国内企业的长足发展,是目前国内跨国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跨国营销概述 跨国营销是指一国企业跨越本国国境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与国内经营营销相比,跨国经营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因为跨国经营不仅要适应国内市场,还要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在国际市场上,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竞争也更加激烈。跨国经营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 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可以进入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发展空间更大。跨国经营的形成是在国内分工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开始,再到企业到国外投资参与国际分工,最后发展到建立跨国公司。因此,跨国经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部分参与国际分工到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关于跨国公司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理解。从初级阶段来看,一些企业的涉外经营活动,比如对外贸易可以理解为跨国经营;从高级阶段来分析,跨国经营又是指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直接参与生产和经营的活动。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问题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投资规模小,海外经营多集中在贸易领域,在经营的地理范围上多选择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海外企业普遍盈利水平较低,盈利企业只占海外企业的55%左右,其中大多数为非生产性企业,亏损的企业占17%,收支基本平衡的企业占28%。这种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动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经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讲,还存在诸多问题。 2.1营销理念受传统思维束缚 受我国传统经营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制约,有些企业的领导者只注重当前利益,一心只想搞同行竞争,在海外打价格战等,极不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经营空间变大了,但是传统思维方式并没有消除,营销理念比较落后,这些无疑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在海外市场的营销策略上,中国企业要不断创新营销理论和经营模式,重视海外营销体系的建设和培育。 2.2政府缺乏足够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在政府管理方面,我国海外投资还没有建立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对跨国经营的管理比较混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国内企业要投资海外市场,国家的外汇部门、经贸部门、计委和财政部门都要管理,但却没有一个机构来负责统一的协调和指导。在跨国经营方面,政府缺乏对企业的战略性指导,办事效率低下,缺乏总体的统筹规划,严重妨碍了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由于没有成熟的导向政策,国家的宏观信息系统不完备,企业只能根据各种非系统化信息进行决策,使我国海外投资企业的投资方向、发展规模和行业重点等随意性太强。 2.3企业经营机制不够灵活 在我国现有的海外企业中,跨国经营活动不是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然延伸,而在直接照搬国内的经营模式。海外企业虽然面对的是国际市场环境,但是一些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还是按国内的方式来进行,在经营机制上未能实现与国际贸易的惯例接轨。很多企业普遍缺乏长远规划,对于市场机会的把握缺乏应有的敏感和果断决策机制,不适应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律,致使企业缺乏应有的竞争力,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2.4融资能力有限,资金匮乏 企业要开展跨国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一些大的跨国公司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在境外有密切关系的金融合作伙伴。而我国的企业在经营时需要的海外资金仅靠自身来筹措,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企业只有通过融资才能扩大经营规模,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下才能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我国的海外企业受资本流出、资产规模、海外融资权限等因素的限制,筹集资金很难办到,资金不足成为障碍,导致许多海外企业难以发展壮大。 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对策 总体来说,我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应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布局,有重点、有步骤、有目标地推动境外投资事业。 3.1转变经营理念 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环境是日益复杂多变,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只有转变经营理念,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才能立足于国际市场。 3.2加强政府的政策性服务,完善制度保障 政府应该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进行政策性的指导,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企业在海外投资创造环境。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对独立的对外投资政策或与贸易相关的对外投资政策;在法律建设方面,要增强对外投资政策的独立性,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制度;另外政府要减少对海外企业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尽快成立海外市场信息服务中心,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3.3建立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瓶颈 政府要开拓融资渠道,通过银行、投资公司、政府专项基金等方式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鼓励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的信贷力度,同时对适合企业需要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建设和发展出口保税区的自由贸易区,使更多的企业享受到外贸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面向企业的出口信贷担保制度,通过专业公司投资、政府预算拨款、收益单位扶持等多方渠道募集到的资金,为企业提供信用保证,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 3.4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跨国经营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立足海外市场,必须转变经营机制,加强对跨国经营的管理。企业要实行公司制改造,建立企业法人治理机制,促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具有全球经营观念和竞争战略的新型组织形态,实行母公司、子公司一体化管理,增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力和活力。 4.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我国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从政府还是企业自身方面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为此,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应对,寻求完善的策略并付诸实施,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创造和谐的环境,促进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艳秋、黄超.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5):23-24. [2]夏世娟.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4):31-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