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信息化时代解决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瓶颈”问题探讨
范文 黄乃军
摘要:电影曾经是农村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媒体手段的发达电影也不是过去的鼎盛时期了。如何在信息化的今天解决农村电影市场匮乏、观众不景气的问题,是电影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河市积极采取现代数字化手段,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占领,给广大农民朋友送去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弘扬了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关键词:农村文化阵地 ?电影放映难 ?精神食粮
目前,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得到了全面普及,不仅使农民朋友享受到了“村村挂银幕、人人看电影”的愉悦。也与过去电影兴盛时的景象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是一次与时俱进的技术革命,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享受。但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广大农村形成家家户户有电视,许多家庭有了电脑,许多年青人使用智能型手机,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如何解决农村放电影难的问题,是电影业面临的一大新的课题。
1.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是十分必要的
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村群众在享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面对新形势、新变革,也引发出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未能弥补精神文化生活的缺乏和空虚,各种思潮源源不断地在农村生根发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找准切入点,有效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用现代影视手段积极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作为一名基层放映工作人员,在农村电影放映中感到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同程度影响着放映工作的进行。一是技术保障脆弱。由于现在放映的手段是数字放映技术,其科技含量比较高,虽一般不出毛病,但出了毛病就基本上无法完成当日的放映任务,影响观众的情绪,也影响了放映计划的正常进行。二是电影精品影片少。在放映中,经常出现开始时群众踊跃而至,但电影放到一半,人也走了一半的现象。究其原因,观众反映电影不好看,不吸引人。不少观众问:怎么现在好的影片这么少?那些优秀影片都去哪了?还有观众问,一些商业大片不见踪影,为什么不能下来放映。三是计划落实需多方保障。每年的放映计划到实际落实相脱节,落实中还缺少多方配合。这种现象对放映人员完整准确地执行上级精神,认真负责地实施放映计划十分被动。四是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应提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上述现象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放映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引起电影业界上下的高度重视并创造条件加以克服和解决。
2.1关于技术保障问题
由于现在放映采用的是高科技设备,放映人员基本上是做最简单的程序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放映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当前主要是生产企业要把好技术关和质量关,尽可能的为放映提供技术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并着力实现高科技的简约化。使设备便于操作和一般故障排除以减少返厂维修的车马劳顿。文化管理部门,要负责任的采购经得住考验的过硬产品。同时,各级放映管理部门要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相关技术,成为驾驭高科技放映技术的行家里手。
2.2影片内容问题
用老百姓的话说:“看好的故事片过瘾,看好的科教片发财。”现实是观众普遍反映影片内容不吸引人,这也让放映人员很是无奈。必须承认现在的影片内容比过去丰富多了,采购的渠道也非常通畅。观众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追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影片不少,但让观众特别喜爱的不是很多。首先,建议制片厂家多为农民观众着想,从题材的选用到艺术风格的处理,尽量考虑一下农村的现实,顺应一下农民的思想文化享受和追求。也建议有关部门增加投入,从政策上多扶持和鼓励科教片生产,使农民在达到精神愉悦的同时,学到新的科技知识,并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致富增添技术含量和动力。
2.3寓教于乐的问题
农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有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提供了广阔而又绚烂多彩的舞台,他们的生活和感情也具有了浓厚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应当承认,影片创作有商业价值问题,投资人更喜欢能产生大的经济效益的题材。而农村题材开发好了,照样也可形成商业大片。在过去不同历史时期以《李双双》、《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等为代表的力作,成为既反映传统美德又轻松活泼的农村题材,非常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因此说,具有隽永思想内涵的题材是永不会过时的。近些年来,三河市电影放映公司精心挑选出《建国大业》、《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刘胡兰》、《集结号》、《八月一日》、《举起手来》、《上甘岭》等多部歌颂党和英雄人物的历史题材经典影片,重大节日期间,组织60多组放映队,在395个村街巡回放映,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好评。
2.4加大农村影视宣传问题
县(市)文化广电部门要当好农村电影放映的总管角色,充分整合资源,利用媒体对放映工作、影片内容的宣传引导,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首先是计划落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主动性,加强电影放映工程执行机制的协调性和连动性,多为基层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其次是服务到位。要为电影人提供放映计划、影片采购、影片调度、车辆下乡、人员培训、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统筹管理。并多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做好后勤保障;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农村电影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其最大的特点是公益性。主要的方式是政府花钱买服务。因此,要把着力点放在投入和管理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并自动运转的机制,使从业人员既有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保证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健康、持久地开展。
3.用先进思想文化统领农村文化阵地
在加强农村电影播放的同时,还要做到多措并举,运用寓教于乐的多种形式,实现农村文化思想阵地的全覆盖。一是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农民健身活动”、“农家文化大院”等公共活动场所,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产品。要培育专业文艺队伍,培养科技、法律等专业技术人才,在群众劳动之余把群众组织起来,学习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外出务工知识,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群众素质。要通过镇、村把群众组织起来,自编、自导、自演身边人、身边事,弘扬先进文化,丰富文化生活。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让群众在农闲时节,有事干,有事做,精神充实、愉悦,不空虚。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远程教育”、“党员活动场所”等宣传阵地。弘扬先进文化,引导农民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三是利用各种先进的文化理念,传播“和为贵”思想。让大家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从盲目“信教”寻求精神寄托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倡导民族精神,保护好有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弘扬红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热情,进一步宣传时代精神,鼓舞群众斗志,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2]《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3]《微电影的发展趋势》
[4]《世界电影发展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