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思考 |
范文 | 吴运高 摘要: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问题倍受关注。本文探析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含义、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主体、目标和路径,并概括了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几个关键点。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领导力 ?基本问题 ?关键点 1.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是什么 对于领导力这一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美国学者库泽斯和波纳斯[1]在其经典著作《领导力》中提出,领导力就是动员大家为了共同的愿景努力奋斗的艺术。领导者的行为是影响员工敬业度的最主要因素。卓越的领导者都具有五种习惯行为: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知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2]认为,领导力本质上就是影响力,领导力有5个层次,从第一层次到第五层次分别是职位、认同、生产、立人和巅峰,领导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动态的,而非一种静止不前的状态。也有学者认为,领导力就是领导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领导力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是带领别人跟自己来的能力。还有学者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率领并引导下属朝目标前进的一种影响力。领导力是当代领导者最需要培养和提高的一种能力;领导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领导者个人的成败,还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兴衰。 对于领导力的构成,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3]于2006年研究提出了“领导力五力模型”,就是由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和控制力等要素能力组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领导力模型。杨文明[4]提出,领导力是由相似的“五力”构成,即由预见和决策力、统筹和平衡力、组织和执行力、激励和约束力、影响和凝聚力组成,它们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一个整体。它们在一个组织或领导者个人身上,是以综合的方式体现的,是一种综合能力。“五力”并举,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说,就有强大的领导力;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形成了强大的执政能力。 领导力分为不同层面。一是个体的领导力。它是各个层面领导力的基础。二是组织的领导力。它是各种社会形态领导力的总和,是现代社会最普遍发挥作用的领导力。组织层面不仅包括一般组织的领导力,在最高形式上也表现为国家和执政党的领导力。目前现代国家都是由执政党来领导的。执政党的领导力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国家的领导力,也影响着一般意义上组织的领导力和个人的领导力。 对于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是什么这一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含义,从本质上看,就是基层党组织自身对该组织中的党员以及周围群众的影响力。它是由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团队领导力、班子成员个体的领导力(特别是班子一把手即党组织书记的领导力)以及基层党组织中每位党员个人的领导力共同构成的一种合力。 基层党组织强不强,突出地表现在其领导力强不强。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从实践上来讲,更多地综合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是否强大。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具体体现在其目标与方向是否正确、是否获得追随者的拥护;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具体体现在其内在运行机制是否合理,是否获得追随者的认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具体体现在其班子的决策力和团队的执行力是否强大;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具体体现在其是否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只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不断提高了,其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才会不断增强。 2.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重要性 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国家的领导力,最根本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上。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有着几十年成功执政的经验,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在本质上是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也是最强大的。加强党的建设,应当与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切实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能力,这是党的领导力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在党的建设中全面贯彻和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党的领导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统计,到2013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8600多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约430万个,其中包括事业单位党组织约50万个,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约19万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约162万个[5]。基层党组织又分为基层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无论是基层党委,还是基层党支部,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要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关键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建设。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强不强,突出表现在其领导班子的团队领导力及其成员个人的领导力强不强,更表现在其每一个普通党员的个体领导力强不强。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首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领导力建设,加强其每位党员的个体领导力建设。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3.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 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与基层党组织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密切相关。党的基层组织类型多样,覆盖面广泛,面对的任务多样。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甚至处于软弱涣散的状态;一些党员的党性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这些问题影响到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增强。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各级基层党组织上下进行深入思考。 3.1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主体 对于某一具体的基层党组织来说,要促进其领导力不断提升,首先要考虑由谁来推动。如果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比较弱,首要原因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问题造成的,如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能融洽配合,班子一把手与副职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或心理隔阂,或者班子一把手即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导力不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关注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解决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问题。需要上级党组织从全局考虑,对基层党组织班子进行调整。因此,选准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第一步。从这一视角来看,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主体是上级党组织。只有上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选准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才使得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有了一个好的起点。 如果一个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基本稳定,班子一把手与其他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合作紧密,班子团队精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就处在一个好的起点。有了这种好的起点,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主体责任就落到了该基层党组织本身。尤其是班子一把手即党组织书记的主体责任更加突出,他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领导力,还要督促班子成员同样努力提高其领导力,同时要特别注重引导基层党组织中的普通党员也同样提高其领导力。 3.2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目标 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对不同的基层党组织,其领导力建设的目标就可能不同。对于同一个基层党组织来说,当处于不同时期,其领导力建设的目标也会不同。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不同的基层党组织,类型不一样,功能定位也有所差异,其领导力建设的起点也不一样;第二,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是一个长时期的动态过程,其领导力建设的目标也是难以清晰地加以描述。第三,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2]将个体的领导力分出了5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其领导力到达巅峰层次。然而,对于一个基层党组织来说,其领导力是由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团体领导力、班子成员个体的领导力以及该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的个体领导力共同构成的。正因为如此,对于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目标,应该说,没有最高目标,只有更高的目标。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尽管如此,但是对于某一具体的基层党组织来说,可以提出其领导力建设的阶段性目标。首先可以根据自身领导力建设的起点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从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团体领导力建设开始,分析团队自身领导力的短板,找出自身领导力的优势,从加强短板,弥补弱项,使其领导力的各个方面大致平衡,到达一个新的领导力层次。如此这样,不断地查找新的领导力短板,加强新的短板,使其领导力的各个方面再次达成新的平衡,到达一个更新、更高的领导力层次。这样通过领导力建设过程的螺旋式发展,其领导力就会不断提升至新的层次。所以说,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目标可以分出近期、中期和远期,但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永远在路上。 3.3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路径 3.3.1要转变对领导力建设问题的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加强领导力建设认识不足。有的认为领导力建设只是事关领导者个人的问题,只有本单位的高层才是领导;中层都是管理者,普通党员和群众都是工作人员,他们不是领导,谈不上领导力建设问题。这其实是对领导力的认识误区。领导力实际上是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的,只是强弱、高低程度不同而已。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也是如此。组织的领导力就体现在该组织对内对外的影响力上。对领导力问题的重视不够,就会造成对领导力建设的态度不够积极主动,对领导力的学习培养也不够主动执着。因此,要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要转变态度,高度重视并持之以恒,才有可能使得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逐渐走入快车道。 3.3.2要选准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使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有一个好的起点。选准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这是上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特别是要选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即基层党组织书记,这是班子的带头人,他的领导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子整体的领导力。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匹配与合作,也很重要。他们与班子的带头人,既分工负责,又集体决策。班子每个人相互之间应该是优势与短板互补,以形成强大的领导班子整体合力。这是上级党组织从组织层面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3.3.3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自身要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加强自身的领导力学习。学习有关领导力的理论知识与经典专著,如库泽斯和波纳斯的著作《领导力》、约翰·麦克斯韦尔的《领导力的5个层次》与《领导力21法则》等等。学习西方经典著作,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迪与借鉴。学习古今中外著名领袖人物的领导经验与领导艺术。还要虚心向身边的领导者学习,吸取他人的领导经验与方法。如果上级党组织或其它专业培训机构能够组织有关领导力提升的短期培训,则更要积极争取参加。只要有利于提升自身领导力的各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都要努力学习并转化为己所用。可以说,领导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然增长的,而是努力学出来的。 3.3.4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力要通过实践不断锻炼提高。领导力的提升,不只是要通过学习的途径,更要通过实践的途径。作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一把手和其他各位班子成员,要自觉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种实际工作中经受艰苦磨练,要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各种活动中百炼成钢;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班子的集体预见力、决策力、创新力和控制力,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加强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意识。实践无止境,领导力的提升没有终点。可以说,领导力的提升,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 3.3.5基层党组织领导力要通过培养锻炼每一位党员的领导力来不断增强。对一个基层党组织来说,仅有领导班子的领导力提升还远远不够,还要自觉培养提升每一位党员的领导力。普通党员虽不是组织中的领导者,但是,党员的先进性作用还要能够积极发挥出来。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在日常工作中更贴近群众,党员在群众中起先锋带头作用,也有赖于党员自身的领导力。因此,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要有长远眼光和开阔胸襟,不仅要使自己行,更要使众人行。作为领导者,要乐于和善于培养出更多的有领导力的党员,特别是要培养更多有为、有担当、有潜力的年青人,他们是未来的领导者。使众人行,是领导者的责任,体现出领导力的更高层次。可以说,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提升,不是少数人行、而是要多数人行。普通党员和年青人的领导力,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有高境界的领导者带出来的。 4.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点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与所在单位行政领导班子之间要密切配合。对任何一个基层组织来说,要把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与单位的科学发展一同谋划、一同推进。该基层组织的党政领导班子要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建设与加强各级班子及党员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与制度建设融合起来,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要举对旗帜,把握正确方向。旗帜对了,方向明了,号召力也有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党全国人民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层组织的党政领导班子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和所在单位的奋斗目标,高高举起科学发展的大旗,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二要坚定信念,构建共同愿景。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有了“钙”,组织就有了坚定不移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共产党员的共同理想。基层党组织所在单位的党政领导班子及所属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同时,要坚持把创建一流机构、实现科学发展作为所属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景。 三要抓好班子,打造优秀团队。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突出体现在各级班子的领导力上。基层组织的党政领导班子要始终坚持在抓好自身领导力建设的同时,着重抓好各级班子、各党总支和党支部的领导力建设,抓好部门团队领导力建设。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出主意,就是制订计划、纲领、路线。用干部就是使纲领、路线得以执行。这两件事都很重要,但其中更为根本的是带好队伍。因为,无论是决策还是实施决策,都离不开人。要坚持把选准配强中层一把手和支部书记作为重中之重,强调一把手和支部书记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善于把握全局,善于沟通协调,要有果断决策的魄力,有较真碰硬的勇气,有追求一流目标的豪情,有争创一流业绩的激情,有严于律己的自律意识。各级班子和党支部团体领导力强了,基层组织的组织领导力就会更强。 四要完善机制,激励创新成才。组织内各种运行机制制度完善了,团队和组织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其凝聚力就会更加强大。首先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凡是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都要提交集体讨论决定。讨论问题时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作出决策。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鼓励和支持班子成员充分履行职责。倡导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与相互支持。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岗位目标责任机制与干部考核机制,加强对各级班子及其成员的业绩考核。三要健全和完善干部公开选拔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注重全方位考察并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四要健全和完善优秀成果奖励与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多出成果,鼓励优秀团队、多出人才。 五要倡导终身学习教育,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教育是人生进步之阶。基层组织的党政领导班子要始终坚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积极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培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党性修养。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培养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要营造环境,弘扬团结和谐合作精神。团结、和谐、合作的工作、生活和文化氛围,是一个基层组织最需要建立和营造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也是能够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组织领导力的重要标志。团结出战斗力,和谐出向心力,合作出吸引力。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怀职工群众的现实困难,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有益于职工群众的身心健康福祉的活动,努力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实现和谐发展。 总之,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建设,必须要突出基层组织的使命、职责和基层党组织的特点、实际。同时,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与加强基层党支部团体领导力、党员个体领导力和组织领导力建设紧密融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詹姆斯·M·库泽斯和巴里·Z·波纳斯著,徐中,周政,王俊杰译.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第5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14:9-294. [2]约翰·麦克斯韦尔著,任世杰译.领导力的5个层次[M],金城出版社,北京,2012:1月-228. [3]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J],领导科学,2006(9)9:20-23. [4]杨文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能力——对领导力建设的宏观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4)4:6-13. [5]人民网,中组部:截至去年底党员总数为8668.6万名。2014.6.3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630/c1001-25218712.html ?2014.11.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